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与90后青年的职场管理创新

2016-08-06喻芸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场大学生

喻芸

【摘 要】90后指出生于1990 年—1999 年的一代人。近年来,90后生力大军已经逐渐走入当今社会职场。当前,对于逐渐步入社会的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特定的、越来越多的职场群体的管理工作及其方法创新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依据他们的成长环境及其职场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和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比较分析其职场矛盾与区别,积极探索其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无疑对社会对组织对个人都有着积极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等都极具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管理创新;人力资源;企业管理;90后青年

一、研究综述

对于90后青年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特殊的时代性使得90后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和思想困惑的“三困生”问题成了教育的难点,从意识形态、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入手,分析80后和90后的差异及其本质(伊莉等;杨雄等;胡波等;罗俊;2011),从网络时代、市场经济、全球化元素的影响,提出面向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加强培养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周鼎等;廖国葵,2011)。针对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识、行为特征、世界观、人生观等的评判褒贬不一,认清90后大学生在全球经济、文化信息一体化的复杂成长环境(焦娇,2012),加强其法律意识教育,避免他们在追逐时尚、张扬个性、盲目攀比中对家庭的依赖及其孤独与脆弱(张 淼;陈梅梅等,2012),引导其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张玉华,2012)。还有,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四个大背景对“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王雪,2012),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注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教育合力,多角度完善高校教育,营造家庭、社会的道德环境,切实有效提高90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鸿志,2013)。这些成果,主要都是基于对“90后”大学生具体思想特点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视觉进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在校大学生范畴。目前,对于近年来正逐渐步入社会的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特定的、越来越多的的90后青年职场群体的管理工作及其方法创新的研究,却少有且鲜见。为此,本文不再赘述90后的优势特长,以期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90后职场青年的管理创新。

二、90后职场青年的闪亮登场

1.90后青年逐渐走入社会职场。近年来,90后青年已经渐渐地、源源不断地走入当今社会职场。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变革最多的时期,这种成长环境中经历的诸多社会经济变革因素,决定并影响着90后这一特定的职场群体。对于这一特定的职场群体,不论其是走向机关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都必将在社会各类组织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这是人才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互联网时代的人才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因此,我们要树立人才资产管理理念,因为资源和资本只有经济价值,但资产除了经济价值,还有非经济价值因素,甚至非经济价值有时要比经济价值更大。并且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资产还可能带来其发挥的社会效用及其影响等方面的保值增值。

三、90后职场青年的成长环境特色

1.环境对人的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全方位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如今的管理者认为:90后这群新生代职场新人“不好管”。甚至有人戏言:“60后没钱也加班,70后加班难安排,当今快成80后不加班,90后甚至不工作了”。

2.独生子女代短板的共性。90后大都属于独生子女一代,他们被娇惯、溺爱,使得这个群体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推崇的目标,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同时也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受挫能力的锻炼。根据中国高校联盟学会调查,90后的素质教育训练、个体综合素养和综合自理能力都比较薄弱,普遍存在自我料理能力较差、缺乏爱心和团队精神、发展方向模糊、自我意识强和自我感觉良好等特性。

3.对父母及家庭的依赖。随着经济建设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90后新生代成了离乡又离土、城镇化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和积累工作,不肯把身心放下好好修炼提高自己,不愿意吃苦承担应有的责任义务,不愿意尝试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境界,大多不愿逐渐通过自我奋斗而自强自立,不少人甚至成年后其成家立业、买房购车都仍然在啃老坑爹拼爹。

4.幸福速成的时刻烙印。9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成就巨大、社会结构转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思想观念解放、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时期,他们深受市场经济改革、竞争机制强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同步影响,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种个性张扬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向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从他们的内在到表象、言谈到举止、物质到情形等都明显带着幸福速成的成长烙印。

四、90后职场青年的职场特点

1.独特全新的互联网新生代。90后普遍系独生子女,其生长环境比之前任何代际更自由、更开放、更包容、更发展、更富裕,90后群体比之以往是当之无愧的独特一代、现实一代、自我一代,他们出生在知识经济、成长在互联网普及时代,接触新事物机会多、生活环境优越,但缺乏责任感和感恩之心;他们有一技之长,但内心并不成熟;他们知识丰富,但缺少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现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都显得难以适应他们,因而要求管理者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改进创新其管理工作。

2.信息化民主化的深刻影响。90后生长于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全球化时代,他们通过互联网拥有全球化视野,熟悉信息技术,同时也是生长于中国社会思想更加开放,市场更加规范的时代,他们信息化强、视野开阔、更有创意、更多点子、更易自我、思想比较活跃,但其思维比较分散、系统性较差、执行力较弱、时间管理能力不强,而对信息公开透明和民主公平的意识却要求强烈。

3.有别于80后的职场表现。90后与80后比其在职场中处事更灵活、更圆滑、更世故、更会“站对”,他们注重上司判断,对权威对领导对上司往往并不无条件服从,但也不大与领导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往往自有一套,体现出我行我素行为,追求个性意念,在找出好、较好与不好中加以选用,体现出较“草根”更易融入社会。他们往往不羡慕明星、高官、企业家,他们不是工作狂,价值观更为现实,更重视享受生活的快乐,更关注自已在工作平台上能获得什么,同时也更注重“共赢”。

4.当今社会职场的“华为式”感叹。当今90后职业大军已经源源不断地走向社会职场,可是置身其中我们竟然难以找到既成熟淡定、不浮不躁,又经逆境磨练、寒门出身、心怀梦想、富有团队精神之子了(即“华为式”感叹)。这些,都是当今90后职场青年的共同特点及其相应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与新体现。

五 、90后职场青年的情形与影响

我们要依据90后职场青年的特点,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对当代职场青年浮躁心态的管理,倡导静心学习、思考和工作。

1.个性凸显。对于90后而言,外在的管束、制约、限制效用已经日渐降低,而开放、自由、主动、多元和社会化、个体性等强烈的互联网时代特征,在90后“低头族”中日显突出。

2.自我中心。从性格特征看,90后喜欢标新立异以追求独立;从成长环境看,他们出生便享衣食无忧,信息飞速发展而眼界大开;从家庭环境看,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亲人的关心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但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内心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弱势群体、团队集体和社会层面缺乏关心,甚至表现得较为冷漠。

3.精神缺钙。90后物质生活丰富了,有的精神世界反而变得空虚、乏味、缺少精神信仰,个人理想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性,看待问题敏感却缺乏深度,做事有激情却不能持之以恒,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此,在职业规划和选择上更偏重于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容易脱离社会共同理想,难以确立自身的理想信念,甚至出现道德信仰迷茫、空白而脱离“民族梦”、“中国梦”。

4.消费超前。从消费行为看,90后对于名牌商品、高档物品、奢侈品情有独钟,呈现出多元化、超前化、前卫化等特征,出现了一些盲目消费、非理性消费的行为,普遍存在盲目攀比、追逐时尚、结构失衡、缺乏规划的不良消费行为。

5.功利主义。一些世界观不成熟的“90 后”容易把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尺度直接引入到人生价值观中去,过分注重个人眼前的利益,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风起云涌。

六、90后职场青年的互联网思维管理创新

1.针对特质,因材施教。时间管理决定了一个人将是否成功和富有。一个不会管理时间的人终究不是个成功者。对待工作任务,80后会尽力做好再给上司看,90后往往会投机取巧先做个大概看看后再调整。对其圆滑世故的伪装,虽较难看出与上司的矛盾冲突,但这种貌合神离较顾自我的行为容易掩盖矛盾和问题。90后由于时间管理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和工作执行力较弱,往往使组织目标任务难以贯彻落实。因此,对待90后的管理工作,需要更多地了解、过问、细化、呵护、追踪、指导。

2.学而不倦,助益一生。好习惯的养成将使人助益一生,90后同样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互联网是90后新生代走向社会之后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阵地,是其个人与社会外界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有研究结果表明:在职人员所用到的在校所学知识只占20~30%,新毕业生更具有不确定性为5~15%,依靠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更新与继续教育占70~80%,技术性技能性工作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倡导继续教育,引导终身学习,让人终身受益!

3.网前网后,公开透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时效性等特点,网络的迅速普及,拓展了思政工作的新渠道、新方法和新手段,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成效显著的信息时代,他们具有开放的思想、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善于表现的自我意识。但由于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是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观点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增加了他们辨别真伪、善恶、好坏的难度。同时网络的虚拟特性容易使人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逃避现实。针对90后职场青年民主平等公开意识强的特性,管理者更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民意,从关爱他们出发,树立信心取信于民,重视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民主管理和政务企务公开,加强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

4.互动互通,达成共识。90后开放自由的思想特点与我国的政治民主化不断深入推进密切相关。90后出生于手机、电脑迅速普及、网络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从网络中寻找快乐。他们生长在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到可持续发展的时期,生活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显著丰富,经济影响力逐步扩大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他们追求新鲜时尚,对于信息的需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为此,可多通过网络、微博、博客、微信、Q群等互联网沟通渠道,多了解他们在这些平台上所流露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创造更多的感情互动,在休闲式、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的浓厚氛围中探讨工作,恰到好处地似与他们玩在一起,融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沟通“对频”了,才能达成共识,易于接受,实现有效沟通,促进思想文化交流,推进各项工作完成。

5.互来互往,锻炼成才。90后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普遍存在缺乏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和知恩感恩意识这一短板,倘若任其自由发展则会涉及影响到人才的品德与品行的养成问题。对此,管理者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勇气来督促引导他们,要建立相互信任机制,要树立青年典型榜样,要不断引导好发展方向。工作以鼓励为主,适当适时加压,弥补他们先天逆境磨练的不足,逐步把90后锻造成可用之才、完美之才、栋梁之才。

七、结语

90后是较之于以往任何代际都独特的新生一代,我们在工作中,要尊重其特性、肯定其主流、发挥其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会优势与积极作用,加强对其职场的关心和引导,更加注重辩证施教,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做好90后的职场管理工作,以利他们早日锻炼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胡波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9.(11):245-246.

[2]杨雄等.“90后”: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德育[J].2011(7):31-34.

[3]伊莉等.如何加强90后“三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2011(7):103-104.

[4]罗俊.从语篇系统看80后和90后的差异.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11.27(7):47-49.

[5]周鼎等.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法制与社会[J].2011.10(上):240-241.

[6]廖国葵.浅谈面向9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2011.87(4):49-50.

[7]陈梅梅等. “90后”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北方文学[J].2012(6):198.

[8]张玉华.“90后”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塑造与养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J].2012.28(3):140-142.

[9]焦娇.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探寻.黑河学刊[J].2012.184(11):123-124.

[10]张 淼.浅谈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代阅读[J].2012(3):12.

[11]王雪.“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科教导刊[J].2012 .7 (上) :115.

[12]方鸿志.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与对策思考.黑河学院学报[J].2013(2):78-81.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猜你喜欢

职场大学生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谁将职场人逼成了“群众演员”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90后的职场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