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证据推理的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2016-08-03张乃平姚峣陈龙王喆

物流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急物流证据推理不确定性

张乃平 姚峣 陈龙 王喆

摘 要:针对应急物流具有不确定性、弱经济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证据推理方法的应急物流绩效评估模型。该方法利用专家给出的评价信息构造置信规则库,在确定下层指标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融合评价指标的证据信息来确定应急物流绩效水平所属等级,有效解决了其绩效评价过程中部分指标评价信息不完全甚至没有任何评估信息的情形。给出一个荆江防洪配送应急资源实例,证实了将证据推理方法引入到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证据推理;不确定性;应急物流;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nsidering emergency logistics with uncertainty and weak economy,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of emergency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 In the approach, the belief-rule base is constructed by evaluation information from experts. Based on the assignment of the 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 function of the lower-level indexes, the evaluation evidence information is multiple fused to confirm the level of emergency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ces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ly deals with the issues that the indexes hav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even without any assessment informati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pproach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 are confirmed with a case study of emergency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Jingjiang flood control.

Key words: evidential reasoning; uncertainty; emergency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0 引 言

应急物流是指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相关政企部门或单位对人员、物资和资金等应急资源的不确定性需求进行紧急性保障而形成的特殊物流活动[1]。作为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应急物流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转效率的高低不仅牵涉到应急管理其他工作是否能够协调、有序的展开,更直接关乎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系统已显得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在应急物流系统建设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是如果在建立应急物流系统的同时,实时进行应急物流绩效评价,通过找出并修正其运作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完善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物流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2],如何建立运输路径优化模型以实现时间效益最大化的目标[3]及资源优化配送[4]等方面,而对应急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日常生活中,物流绩效评价的对象更多的是商业物流,客观、科学地评价商业物流绩效,有利于企业认识到自身潜在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其运作流程及方式,以期创造出更多的物流价值和经济效益。目前,对商业物流绩效评价较常见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三种方法应用于商业物流绩效评价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一般来说,商业物流周期性长,决策专家比较固定,而应急物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缺乏合作、临时组成的多个部门或单位共同执行,并且各个部门或单位的专家在绩效评价中,由于专业能力、工作背景和经验的差异,再加之应急物流的复杂性,很有可能无法提供完备的评价信息[5],甚至会出现专家意见矛盾或冲突的情况。因此,运用商业物流绩效评价的传统方法已无法为应急物流建立准确有效的绩效评价机理模型。而证据推理(Evidential Reasoning,ER)是一种处理由未知或模糊性所导致不确定性问题的推理方法,它能够有效解决两个或多个专家意见冲突问题,且能在不需要先验概率的情况下,对不确定性因素给出不确定性度量,通过融合多位专家的意见,突破因单个专家知识和经验片面或多个专家意见不同的局限性而提高最终决策的可信度。对此本文尝试将证据推理方法应用于应急物流绩效评价中,力图减少应急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通过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描述与融合集成,从而确定应急物流绩效水平所属等级。

1 整体架构

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是指在有限时间内,以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为依据,对相关应急物流部门或组织在应急信息确认、应急需求准备、优化整合物流资源等全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进行科学、全面、系统评价的动态过程。应急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各相关应急物流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绩效衡量工具,并应用该工具与行业内优秀的应急物流部门相比较,找出自身潜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自身实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应急物流综合能力。与商业物流相比,应急物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通常情况下无法过于强调物流的效益,而更多地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6]。因此,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特点。杨雪等[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大救援目标,对突发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绩效进行评价。陈惠珍等[8]通过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组成及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从时效性、柔性、质量、成本四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一套适合地震灾害下的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应急物流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决定了节约成本已不是重要的目标,只能作为应急物流的约束条件。因此,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应急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特点,还应以应急物流追求的目标为依据。本文在充分考虑应急物流多方面特点及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工程理论,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信息收集和专家咨询构建出的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相关应急物流部门及时启动应急物流预案,通过组建应急物流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对物流方案到方案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实时协调规划与控制,以保证应急资源在最短时间内被配送至指定区域。在这一过程中,评价专家时刻与应急物流运转各环节进行信息交互与反馈,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对影响应急物流绩效的指标进行模糊评价,应用证据推理方法多次融合各层级指标证据信息以确定最终绩效等级,通过分析并找出应急物流运转的薄弱环节,以便决策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应急物流运作效率。

猜你喜欢

应急物流证据推理不确定性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基于证据推理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实验实践研究
基于实验探究和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培养初探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