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生命温度的教师教育

2016-08-03白雪峰

教育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培训者生命培训

文/ 白雪峰

做有生命温度的教师教育

文/ 白雪峰

阳光,温暖而平静,洒在大地上,带来生命的温度。有人说:教育是培养未来的事业,是实现理想的事业,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我想说,教师职后教育同样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

白雪峰,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副院长兼任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总支委员、第三支部书记。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导师。

从教20余年,白雪峰获得了全国百名优秀班主任之星、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北京市“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朝阳教育劳动奖章、朝阳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朝阳区教育系统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曾在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有生命温度的教师培训需要尊重的意识

大家都知道,不论开展哪种培训都不可能脱离培训的对象。中小学教师是有着一定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成年人,都有各自鲜活而独特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特别是80、90后的年轻教师,身处当今这个信息化的多元学习时代,获取知识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他们每个人也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与多元化的学习心得。

因此,不论设计什么样的培训内容,不管利用怎样的培训方式,培训要想取得效果,都要重视教师是培训的中心和主体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培训者需要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工具引导教师进行思考,研讨交流,参与监测。培训者会为参与者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使参与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经验是有价值的。这样,在分享这些经验的时候,教师会自然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建立起教育自信。同时,学习者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进行评价,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众多人那里获得启示和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体验。

有生命温度的教师培训需要坚守的精神

人们常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剑客非同一般的潜心、专心和恒心,那豪爽英武之气溢于行间。想一想,我们为农村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所做的专项培训也历经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有多少专家、教师和牵手人,多少次奔赴农村学校,做了多少次需求调研,上了多少节示范课、研究课,安排了多少次专家讲座和指导,这些都可以计数。但在设计和实施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饱含了多少对支持农村学校干部和教师发展的热情和真情却是无法统计的,因为那是一种有生命温度的真感情,感情是难以用数量来衡量的。虽然这真感情无法量化,但确实是可以温暖他人的,就像那每一缕阳光。

君不见,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交通多么拥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是那样的义无反顾,一头牵手专家和骨干,一头牵手学校和教师,频繁穿梭于各个农村学校之间,给他们送去阳光般的温暖。因为做最好的教师教育的理想总能像火炬一样照亮远方的征途,唤醒自觉、启迪智慧的理念总能像火种一样点燃彼此心中的教育梦想。

“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总可以问候。”陈奕迅的歌声里唱出的多像我与农村学校,一次培训,一次指导,一次牵手,成了永远的朋友,砥砺前行。

有生命温度的教师培训需要创新的勇气

如何激活我们的教师培训课堂,让教师培训灵动精彩,充满激情和生命张力呢?笔者认为需要培训者具有勇于自我否定和不断创新的勇气。

动起来让理解更加深刻 在培训中,培训者要善于不断创设互动时空,搭建分享平台,真诚激励,耐心等待,使教师能够真实操作,深度思考,充分交流。同时,要给每位参训者充分的空间,自由地发表独立见解,关键地方还要能提出质疑或给予点拨。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还有效地促进了分享者(输出者)的深度学习,达到了输出促输入的培训目的和学习效果。比如,在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中,培训者展示了一张图片: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并提出问题:从这张图片你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就是这样一张图片加一个开放性问题,就让所有教师绞尽脑汁。大家团队合作,动手动口动脑,有的组织分工,有的上网搜索数据和图片,有的进行计算总结,有的绘制海报,有的撰写发言稿。一个多小时里,每个人全身心沉浸在学习之中,最后,大家各显神通,展现团队风采和团队力量。这样深刻的学习过程,促进了教师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理解。

慢下来让学习更加精彩 教育从来都是复杂、丰富、沉重和感人的。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参与式培训课堂上,同样是一个幽雅而缓慢的过程。当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被唤醒、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快乐学习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培训课堂上的一切就都会变成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培训者就是要成为唤醒者和激发者。当然,慢下来,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一种教学态度、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笔者认为,不论是培训教师还是一线教师,都要有一颗宽容赞赏的心灵,一份静待花开的心情,陪伴蜗牛散步,衷心为每个学习者的点滴成长喝彩,过不了多久,就一定会谛听到花开的声音。

读出来让视野更加开放 正所谓开卷有益,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教育,通过跨学科跨领域阅读分享,可以建立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视野,教育教学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刻。当下,如何做一个善教的老师?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通过培训获得答案,更要从阅读学习和实践反思中自己探寻答案。教师通过博览群书,教育视野可以得到开阔,教育境界也会得到提升。

朱永新老师说:“我是一个行者,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笔者总是会被这样近乎理想主义的言行所感动,因为我知道,职后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样需要艰辛跋涉才能探寻其本质和规律,才能引领学校和教师充满自信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来吧,启程吧!让我们豪迈地走在职后教师教育的大路上,做有生命温度的教师教育。因为,行走的本身,已经充满了无限的幸福!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猜你喜欢

培训者生命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