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2016-08-01穆燕卿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对策和建议网络文化

穆燕卿

摘 要:20世纪末以来,以网络化为主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开始步入了以网络文化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而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人心,网络文化的管理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所存在的“网络文化负生态”问题,以及针对此项缺陷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负生态”;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涵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富强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我们精神领域的核心,更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作为一条主线,经过无数祖辈智慧、汗水甚至鲜血的积累与沉淀,贯穿古今,才造就了今日的中国。如果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与否,主要看经济建设,那么文化就是这一切背后的主心骨,起着统筹全局的关键作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现象,主要以电子介质形式进行广泛而快速的传播,不仅包括数字化的网络内容、方式和效果,还包括完全在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完全依靠网络技术而得以产生、交流和传播的全新文化现象,是传统社会文化数字化上网后形成的新文化。

网络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1)开放与自由性;(2)交互与共享性;(3)大众与个性化。

二.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文化主要基于以上三项特征建立管理,然而网络平台的虚拟不可控带来的后果良莠不齐。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为网络发展势不可挡,它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7月份发布的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

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日,我国网络管理正面临着主流文化缺乏号召力,舆论导向低俗,道德建设不足,商业化严重等诸多难题,更因负向网络文化在世界蔓延势头的加剧,如何处理网络文化负生态成为21世纪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网络负文化在形成初期主要依托于网民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事件发布的信息,以及仅代表个人想法的言论为主要途径传播,以此作为话题吸引同道之士的认可甚至产生共鸣。如“反心灵鸡汤”——“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起初很多网友或许只是因为觉得有趣、有“个性”,而纷纷加入讨论,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而随着这种网络交流对人们生活影响日趋严重,如今的网络文化频繁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或目的。

网络负文化看似无规律可循的背后,深入探寻可以发现它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形成:

(1)某些网站借助网络平台有意的去发起一些舆论话题,含沙射影有目的的引发群众的热议;

(2)某些舆论幕后推手借助特定网络传播渠道有目的的调动网民与之互动,诱其误以为自身是以主动意愿产生共鸣,从而甘心被他人利用;

(3)以个别网站为首的前提下,其他网站在利益的驱使下跟风舆论,导致负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往往会掀起网络上的“血雨腥风”。

从形成路径来看,特定网站、特定人士、特定公司、特定媒体很容易在达成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打着“言论自由”和“网络大众化和开放性”的遮护,针对社会发展中焦点问题或现象,发起相关话题来控制舆论导向。因此,我国对网络文化负生态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政府和人大等组织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

三.网络时代文化管理的对策

(一)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现有的网络监管体制

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国家长久治安的必要保障。要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使得网络文化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对和谐正向的网络文化的培养、扶持,面对网络造谣、诋毁等违法事件做到违法必究,使法律法规真正有效地引导网络文化向积极、和睦、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技术层面完善安全监督系统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管理技术是保障各项管理活动得以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手段。“事前防火,总好过事后救火”,网络安全监督系统能够事前预防网络管理失控、群众情绪暴走,及时引导舆论走向、避免负向舆论飞速传播而造成的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惨淡后果。因此,政府在培养技术人员;研制与开发先进的监督系统;鼓励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治安部门加强计算机信息监管等措施的推行中责无旁贷。

(三)掌握文化主导权,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

掌握文化主导权,重点在于把握政府网站、新闻实事网站、文化教育类网站的良好建设,正向引导主要商业网站,杜绝商业化信息泛滥现象,打造具有普及性影响的网络思想文化平台。政府在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部署的信息期间,要及时提供给新闻网站发布,推进政务业务透明公开,及时应对网上相关舆情,以避免有心之士故意歪曲误解散播谣言。

结束语: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日,网络作为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接触各类资讯的媒介,信息的正向或负面影响着每一位人民日常生活的思想、情绪、行为、意识。大多数人会将直观理解成全面,从而忽略掩藏在表现下的原因。怕被边缘化的从众心理会促使我们盲目追随,没有勇气去质疑,没有智慧去探索,他们太相信眼睛,不相信脑袋。网络文化的建设就要针对这一盲区加强管理,在负向网络舆情泛滥的今日,积极创造网络正能量,使每一位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信息技术管理与政府宏观监控共同推进,维护网络的健康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珍珍.把握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解放日报.2010.

[2]杨善明.韩铎.文化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庆锋.网络生态论.情报资料工作.2000.

[4]陈玲玲.构建优秀的网络文化.中国传媒科技.2006.

猜你喜欢

对策和建议网络文化
山西省创业创新促进就业的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思考与对策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研究
关于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探讨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职业学校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