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代艺术绘画中空间的认识

2016-08-01李亚南

大观 2016年7期
关键词:认识当代艺术绘画

摘要:只要是绘画,都离不开对空间的表现,不管是西方传统绘画还是现当代绘画,其艺术家毕生都在致力于对空间的探索和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经济文化和艺术思想的影响,艺术家对画面空间的认识和追求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当代艺术思想的影响下,画面空间的呈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自由化。根据自己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认识和探索,笔者认为当代艺术画面的空间是一个自由的、可填充的舞台式的空间;是一种欣赏者可以参与进来和作品互动进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承载空间。

关键词:当代艺术;绘画;空间;认识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对空间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甚至有些画家把对画面空间的探索作为毕生的追求。在西方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绘画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波折与探寻,画面的空间也经历了从三维到二维、多维等的转变。在当代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当代艺术绘画空间也有了其新的特征和面貌。下面笔者来谈下自己对当代绘画空间的一些认识。

一、舞台式的空间

从很多当代绘画创作中,我们可以发现画面不再是一个焦点式的三维空间,而是一个可以填充的、舞台式的空间;换句话说画面的空间就像是一个舞台,画家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舞台上自由驰骋,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取不同的道具或者角色(符号)布局在画面上,这些符号根据艺术家的意图进行布局,它们尽管有主次之分,但在地位上是同等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画面。例如,在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绘画中,都有着表达的主题,他们的画面空间就像一个舞台,艺术家根据其意图选取符号,把它们布局在画面上,这些符号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同时也可以经常看到他们运用同样的符号进行不同的空间自由组合来表达其不同的观念。例如方力钧画面中的光头形象、小孩、云、昆虫等符号。

在创作中一定要时刻牢记我们表现的是一个“舞台”,而不是一个局部、一个角落,这样创作出来的画面会感觉很大很完整。这种舞台式的空间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多方便,不再受焦点式空间的限制,而是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布局和组织画面。

二、想象性的空间

很多欣赏者在展厅中经常会有一种疑问,这是画的什么,表达的什么意思,有这种疑问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在很多当代绘画中,艺术家更多关注于其画面的“象外之象”,画面中的形象符号也不再那么具体可识,画面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余地,或者说画家更加注重画面想象空间的表达。也有人说当代绘画只是画了一半,这样说不无道理,因为很多画家画的东西不是很具体,或者表现的似是而非,让人捉摸不透,让人感觉没有完成,就像一句话没有说完。其实这本身就是艺术家对画面的有意处理,因为这样就可以让观众参与进来和画面进行互动,通过想象来完成画面的另外一半,这就有点象“盲人摸象”的感觉。所以才会有了一位画家经典的回答:“我画的是什么你已经看到了”。画面的想象性空间是当代艺术绘画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当他们面对同一幅画的时候通过联想就会有产生不同的解读。

当代艺术绘画中想象性空间的创造、表现需要对画面进行一种“虚化”的处理,虚包括两方面的处理:第一,画面的符号似是而非,不能明指(画面符号身份的“虚”,也即身份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有些作品中,画家画的东西感觉像沙滩,又感觉象小溪;感觉画的是一堆垃圾,又感觉不是一堆垃圾。又如在一个陌生化或不能明指的环境中出现一个人物,这个人物的身份就会变得不确定,这样就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第二,是画面技巧处理上的方法(画面的模糊化处理),把画面的整体对比关系减弱,处理成朦胧感的效果,这样就可以造成一种虚,可以引发观众的另一种想象。一幅画就是一个窗口,欣赏者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无限大的世界,这就是想象的结果。

三、情感表现的空间

绘画是情感的产物,画面空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支配空间的布局和营造。画面的情感表达从现代艺术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像马蒂斯、毕加索等,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对画面进行自由的变形、夸张,打破或重组,对画面进行自由分割,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如马蒂斯的《红房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蒙克的《呐喊》等。

空间不是概念化的透视关系,不管是具象画还是抽象画,每一寸肌理,每一块颜色,每一个形状都是空间,即画面本身的空间。画面上的笔触、色彩、形状的不同变化都会营造出不同的画面空间,也即能表达的出不同的情感,当你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调每一笔颜色,去画每一笔的时候,在画面上留下来的痕迹也能充分流露出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画得东西才能充满“质感”,例如有的人能画出花瓣的颜色、形状,而有的人却能画出花瓣的温度和湿度。

画面空间的一切分割和布局都是为了情感的表达而进行,为了能够更加自由的进行绘画,能够更加自由的根据自己的情感经营画面,还需要对对象进行符号化处理。一切客观物象出现在画面中就失去了其本身的物理属性和自然属性,仅仅充当符号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自由的把物象组合在一起,或者说不同物象才有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例如松树和丹顶鹤这两个形象,在现实中由于其生活环境不同,不可能组合在一起,但在画面中把它们当成一种长寿的符号来表达一定的寓意就可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有了“松鹤延年”一画的成立。

作者简介:李亚南,(1984—),男,2013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刘沛沛教授。现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认识当代艺术绘画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