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开放课程
——以“小能豆云学园”的应用研究为例

2016-07-28张忠艳

江苏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云平台

张忠艳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开放课程
——以“小能豆云学园”的应用研究为例

张忠艳

【摘要】“小能豆云学园”是基于云平台构建的开放课程,其本质是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它以开放融通的姿态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引入到“云”中的学校,其五大版块(国学经典吧、魔力兴趣园、童眼看世界、名师微课堂和家长大讲堂)的构建与应用,使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转换和深度融合,让学习者在有意思、有意义且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中完成了知识的获取和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云学园;云平台;开放课程

随着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应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悄然兴起,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为开放课程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和环境支撑。那么,什么是开放课程呢?它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可以使学习者有更多学习机会,能够更加自主、独立、灵活地获取知识。

如何回到教育原点,让开放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课程建设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为学习者创造开阔的、多样化的、可选择的适切性教学及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的发展需求和必然趋势。

图1:基于云平台的学习生态系统

目前,基于云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和日渐完善。如图1所示。在该系统中,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同时也把学生与教师、家长、同伴以及其他专家等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生态型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系统从根本上变革了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来源,它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知识建构,也支持学生的泛在学习和交流协作,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能豆云学园”是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构建的基于云平台的开放课程,其本质是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态学习环境,意在使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能够实现无缝转换和深度融合,让学习者在有意思、有意义且有成效的学习体验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和素养的提升。

“小能豆云学园”设有五大版块,分别为国学经典吧、魔力兴趣园、童眼看世界、名师微课堂和家长大讲堂。“小能豆”是青小孩子们最喜欢、最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小能豆”暗示“我能行、我真棒”,饱含着对孩子幸福成长的一种期待。“云学园”中的“学园”二字,源自百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的创始人杨维周老先生所提的“学校是儿童的乐园,儿童是学校的中心”这一教育理念,“云”则指云计算、云平台。“云学园”的思想定位就是“儿童中心”和“学习乐园”,即基于云平台的一个孩子们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乐园。

一、国学经典吧:主题社区——将学习的体验引向深度

学校把国学经典文化作为一种特色,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发构建了“美德树在生长”校本德育课程,在每个学生的心田种下一棵美德树,小树长大的过程也是学生美德成长的过程。德育课程可概括提炼为六大纲目,六大纲目之间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其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如下:

孝:体贴父母、孝敬长辈;信:诚实做人、诚信处世;

勤:勤奋学习、自强自立;俭:生活俭朴、不奢不吝;

仁: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礼:讲究礼仪、恪守公德;

怎样才能使学生、老师、家长产生认同感呢?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学校依次以“孝、信、勤、俭、仁、礼”为主题展开研究,一个学期一个主题。比如,我们确定“孝文化”的主题后,各中队便以此为一级目录进行探究和讨论,班主任和学生建立由此生发出来的各具特色的二级目录,然后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把浅层次的体验向深层次推进。如在“俭”文化主题社区中,刘老师班从三个小小的切入点进行,“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俭以养德——我的行动”;乔老师则带着孩子们温习了“勤俭节约的历史和名言警句”,并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两个主题的研究与辩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生活水平提高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等等。

在这个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仅可以在班级区域里欣赏、阅读他人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一篇感人的故事,一张有意义的照片,一幅发人深思的漫画,一段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都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在这个生态圈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大家在这里自由探究、交流协作,从而完成知识建构和思想的熏染。每个走进这个社区的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目前网站上师生共建共享的小主题资源社区已达579个,这个数据还会被不断刷新。因为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二、魔力兴趣园:社团天地——让乐学的触角伸得更远

魔力兴趣园是学生社团活动开发的一个延伸。

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学校精心设计了“活学加巧用——学科应用系列”“运动小健将——体育锻炼系列”“巧手俱乐部——科学动手系列”“艺海拾珍贝——艺术表演系列”四大系列共40多种套餐兴趣课程。

类别 课程活学加巧用 绘本阅读、笠翁对韵、数字游戏、数学万花筒、七巧板……运动小健将 花样跳绳、弄堂游戏、轮滑、篮球、足球……巧手俱乐部 巧手编织、创意制作、彩泥、纸艺、魔方达人……艺海拾珍贝 儿童画、合唱、舞蹈、古筝、管乐……

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选课的公平公正,学校研发了网上选课系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上网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先到先得”,满额后这门课程将自动关闭,学生只能再选其他课程。因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现实中的课程开设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为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得到保护,或者是使孩子能够关注到其他更多的社团活动,我们将已经开发和实施的兴趣课程的名字、介绍、活动图片、学生的成果在“魔力兴趣园”中予以展示。

“魔力兴趣园”中的每一个社团都有一个二维码,轻轻一扫,你所关注的内容便呈现在眼前,这些内容界面友好,充满了童趣,适合孩子的阅读。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漫步其中,你会觉得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既有开设课程较为专业的介绍,还有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既有方法技巧的点拨,还有孩子们的体验感受……它独具匠心地把学生的常态学习有机地融合到网络学习中,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能力、兴趣爱好的学习服务,学习成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过程。

三、童眼看世界:探究在线——我的地盘我做主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我的地盘我做主”适切地道出了这个板块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打破固有的结构和边界,创设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网上吉尼斯乐园,把真实的活动、真实的学习空间、真实的生活体验纳入其中,让其成为学生们接触自然、融入社会、畅想未来、自由驰骋的一方天地。在这里,个体间的学习被网络连接起来,正规与非正规的学习方式互补融合,每个共享的资源都会通过云平台向四面八方打开。

课程的发掘力求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策划,因为与学习和教育相关的许多活动都发生在教室围墙之外,真实的生活体验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形态。如“我眼中的春天”摄影比赛、“我笔下的春天”儿童诗比赛,“我与美德同行”的书法、绘画、摄影、美德随手拍等系列活动。如,“我为设计狂”就是为学生策划的一个主题课程活动,各年级可以从“设计”的概念、设计的溯源、著名设计师、设计小故事、著名设计作品等方面选定喜欢的小主题。细化后的小主题有礼品设计、玩具设计、文具设计、动漫人物设计、建筑设计等,学生可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将设计可视化,班级举行设计展,评出最佳作品。最后,学校举办“我为设计狂”大型游园活动,学生可走进魔发屋、炫衣坊、美食家、玩具城、园艺殿、建筑阁、广告苑等主题乐园进行设计体验。

《吃在徐州、玩在徐州》《生肖文化之猴主题文化》是最近学生展开的实践研究,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生活同频共振,在我的地盘中释放学习的潜能,大家边学习、边体验、边分享,并在与其他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协作中实现了更有效的学习。

四、名师微课堂:双重融合——学习陪伴如影随形

在线课程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学校日常教学的常规设置,翻转课堂将成为必然。线上和线下的双重融合是课程转型的亮点所在。名师微课堂中的课程设置目前有两大类:一是各科(语、数、英、科)老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内容录制出来的精彩片段,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学生可以根据需求点击学习;另一种是老师们录制的优课,侧重于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学校每学期都会按照规划补充新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家长和集团兄弟学校及社会进行推送。

名师课堂中的课程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的资料和讲课的录像,基本上还停留在以离线视频的方式供学习者随时点播学习。学习者依然止步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名师在线”栏目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每天有固定的2-3位老师轮流在线答疑1至2个小时,负责该学科学生的在线提问,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甚至可以通过网上开辟的视频小教室,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答疑,一对一、一对多的提优补差都可以实现。此外,每周或者每月各学科教师推送由课本、生活生发出来的、有价值的、适合学生探究或讨论的题目,将其放在论坛里。“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这样一个自由的言论空间将点燃、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在思想的碰撞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家长大讲堂:智慧聚变——家校合力助推成长

信息时代的学校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和封闭的社会单元,它将课堂外的家长后援团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也团结在一起,“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成为大家努力的目标和动力。为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每学期我们都要请有能力而且热心于此的家长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或者是专长、兴趣,录制供学生学习的微视频。学校根据情况梳理分类,放在网站上共享,大家随时随地可以点击感兴趣的视频欣赏。有时,学校也会组织专题的微视频比赛,如,我们以国学经典《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为题举行的比赛,调动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热情,待人、接物、出外、在家以及在学习上应该恪守哪些守则规范,很多家长以家庭为切入点来诠释、再现自己的理解与行动,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家庭在参与、制作、分享的过程中深化了理解,而教育不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吗?

目前,网站上家长做的微视频已达300个,主题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如《消防安全从我做起》《家里的节约监督员》《被困电梯如何处理》《怎样识别假币》《折幸运星》等,学校以微信的形式向家长和公众推送,点击播放量达到了5万多次,其中四(1)班韩傲阳家长制做的《煤的形成》单个点击量就达到了1.3万多次,反响非常好。

在云学园中,每一个个体的数据对于他人而言都是有价值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这些数据将释放出更多的潜力,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活力。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小能豆云学园”五大版块的构建与应用,是开放课程这种新型的智慧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发展。它以开放融通的姿态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引入到云中的学校,在这个“生生协作、师生互动、家校联合”三位一体的平台上,云—网—端一体的智能新技术得到了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可以说,“小能豆云学园”营造了一种关于学习、创造、分享、合作的参与式文化,学生在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与合作,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实践资源的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75-03

【作者简介】张忠艳,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3)副校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云平台
“云平台+大数据”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微课移动云平台设计
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
基于云平台MapReduce的Apriori算法研究
Docker技术在Web服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云环境下混合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体域网的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