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2016-07-25潘霭明郑珊珊麦嘉杰李炳全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贫困生师范生

潘霭明,郑珊珊,麦嘉杰,李炳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潘霭明,郑珊珊,麦嘉杰,李炳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为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采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33所本科院校共1 75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公正因子的均值最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年级、是否师范生、是否贫困生、家庭来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相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业情绪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一种新的理论结构与补充[1]。它强调人性本身具有的积极面,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向上发展的能力[2],注重以积极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尤其是消极事件,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快乐幸福的高质量生活[3]。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大学生是否具有积极心态或积极心理品质,对其生活、成长发展乃至创业就业都非常重要。

众多研究表明,积极心态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由于学业情绪是学生的情绪的重要方面,因此它应当与学生积极心态或积极心理品质有很大关系。

Pekrun,Gortz,Titz和Raymond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4]。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伴随学生学业活动的情绪体验,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考试及其他方面的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5]。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学业情绪的概念、测量和问卷调查,以及学业情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并没有全面研究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通过积极心理品质和学业情绪的相关分析明晰二者的关系,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提高他们的学业积极情绪的建议与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00份,其中248份为无效问卷,1 752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6%。研究样本取自全国19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经济特区的33所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其中:男生738名,女生1 014名;文科生599名,理科生1 027名,术科生126名;大一422名,大二760名,大三521名,大四49名;城镇819名,乡村933名;贫困生580名,非贫困生1 172名;独生子女583名,非独生子女1 169名;师范生457名,非师范生1 295名。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

采用马惠霞[6]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该量表共有88个项目,包括焦虑、厌烦、放松、失望、自豪、羞愧、愉快、希望、气愤、兴趣,共10个分测验;信度检验α系数0.64~0.887之间,重测信度在0.56~0.866之间。

2.积极心理品质问卷

采用自编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该问卷共有52个题目,包括六大维度和17个积极品质:(1)智慧维度,包括创造力、好奇心、洞察力;(2)勇气维度,包括真诚、勇敢、坚持;(3)人性维度,包括社会智商、爱、善良;(4)公正维度,包括合作力、领导力;(5)节制维度,包括持重、谦虚、宽容;(6)超越维度,包括幽默、感恩、审美。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56~0.922之间,采用Likert式5点正向计分的方法,“1”表示很不符合,“5”表示很符合。

(三)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调查从2015年4月开始,笔者将印制好的问卷邮寄到全国各地,由当地负责人员在各大高校随机抽取被试发放问卷,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调查人员收集问卷并寄回,由研究人员进行整理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

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从整体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

表1表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得分为3.43±0.491,而均分为3.43。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

2.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因子均值比较

将积极心理品质各因子的题目得分加总,取其均值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公正因子得分最高,勇气因子得分最低(见表2)。

表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因子均值情况

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检验结果

(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3(不具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未列入表格中,下同)。

表3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比较(M±SD)

表3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勇气因子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别差异(p<0.01),在人性、公正、超越等3个因子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p<0.01),且女生得分皆明显高于男生。

(2)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年级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见表4)。

表4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年级比较(M±SD)

表4表明,大学生在智慧、勇气、人性、公正和超越因子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得分。

(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专业上的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差异(见表5)。

表5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专业比较(M±SD)

表5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人性、公正、超越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多重检验显示,在人性和公正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得分和术科生;在超越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

(4)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上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是否师范生上的差异(见表6)。

表6表明,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智慧、勇气、人性、公正、节制、超越等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师范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师范生。

表6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上的比较(M±SD)

(5)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上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是否贫困生上的差异,结果见表7。

表7表明,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得分。

表7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上的比较(M±SD)

(6)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城乡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城乡上的差异(见表8)。

表8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城乡上的差异比较(M±SD)

表8表明,来自城镇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得分。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关系

将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情绪作双变量相关分析(见表9)。

表9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情绪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表9表明,积极心理品质总分与学业情绪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因子均与学业情绪的兴趣、希望、愉快、自豪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学业情绪的厌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学业情绪的回归分析

以学业情绪总分为因变量,以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10)。

表10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学业情绪的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在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其各个因素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学业情绪19.5%的变异量。其中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对学业情绪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四、讨论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分析

研究表明,公正维度的均值最高,与张小艳[7]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合作力和领导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即他们常常积极主动参与团体活动,乐于调动团体成员整体的积极性,形成融洽的氛围。据调查结果,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表现有6方面:

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的差异

女生在勇气、人性、公正、超越因素上得分高于男生。这与张小菊、赵敬[8]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发育的差异,在语言思维以及表达能力方面,女生会更有优势,即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感觉更加敏感细腻,观察更加谨小慎微。

2.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据调查结果,大一、大二的学生在智慧、勇气、人性、公正以及超越方面明显比大三的学生高。本次研究结果与陈志方、沐守宽[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与向往的阶段,在知识获取和人际交往方面拥有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能够以一颗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即将踏入社会的大三学生,他们面对的是社会上的种种要求,在强大压力之下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情感、人际等方面的问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

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专业上的差异

文科生在人性、公正方面较高于理科生和术科生;在超越方面,文科生较理科生高。这一结果与陈志方[9]等人的结果存在差异。由于学科性质的特点,文科生的学习主要是以陈述知识为主,在特定情境的感悟、想象和内心体验中,运用想象思维进行语言文字描述等主观表达[10]。因此,较理科生和术科生,文科生在思维和情感上会更加感性和细腻,他们善于运用丰富的语言信息组织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利于他们在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合作上发挥出良好表现。

4.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是否师范生上的差异

师范生总分显著高于非师范生。一方面,师范生自身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即今后主要往教师方向发展,他们在整个大学生涯中能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与师范方相关的资讯,另一方面,学校十分注重对师范生的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这促进师范生对自己未来的师范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师范生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5.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是否贫困生上的差异

非贫困生与贫困生在勇气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非贫困生总分低于贫困生。该结果与陈磊等人[11]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贫困生成长条件比较恶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相对较多,在艰苦的条件下,其个性、思维以及坚强的意志比非贫困生发展得更成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磨砺的经历,就很难具有抗挫折的意志力[12],换句话说,即当他们经历一定数量的挫折情景,他们会积累相当的挫折经验,进而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当贫困生遇到困难时会更加沉着冷静,能够尽快想出解决难题的办法并采取行动。

6.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城镇大学生总分高于乡村大学生,这和李林英[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城镇的大学生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这一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而乡村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差异和接触的人、事有限,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因素均与学业情绪的兴趣、希望、愉快、自豪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因素均与学业情绪的厌烦具有负相关关系。说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其学业情绪中的兴趣、希望、愉快、自豪也会相应较高,会更热爱学习,在学习中设定奋斗目标,并相信自己能完成。这提示我们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研究显示,在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其各个因素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学业情绪19.5%的变异量。其中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对学业情绪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为当大学生拥有较高水平的积极心理品质,他们将体验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而较少体验消极的学业情绪。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入手,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引导他们形成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信念,这将易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也将正向提高积极的学业情绪。

五、结论

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公正因子的均值最高。

2.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年级、是否师范生、是否贫困生、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4.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

[1]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115-117.

[2]PARK N,PERERSON C,SELIGMAN MEP.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J].J Soc Clin Psychol,2004,23(5):603-619.

[3]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54-57.

[4]徐先彩,龚少英.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92-97.

[5]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5:591-593.

[6]马惠霞.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6).

[7]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17-20.

[8]张小菊,赵敬.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94-95.

[9]陈志方,沐守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2):43-45.

[10]李德芳.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9.

[11]陈磊,何云凤,夏星星.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88-90.

[12]杨丽华,吴家荣,刘剑宇.浅谈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J].教育探索.2011(08).

[13]李林英,赵敬,刘玉利.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5):546-547.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Academic Emotions

PANAiming,ZHENG Shanshan,MAI Jiajie,LI Bingq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academic emotions,1752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College Students'General Academic Emotion Scale”and“positive 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ed:(1)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 the middle level and the average of equity factor was the highest in the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2)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grade,student type,students'financial status,and birthplace;(3)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emotions;(4)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academic emotions.

college students;positive mental quality;academic emotion

B849

A

1009-8445(2016)03-0081-05

(责任编辑:杨怀玫)

2015-12-22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pdjh2015b0573);广东省教育科研特色创新项目(2014GXJK152)

潘霭明(1994-),女,广东佛山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学生。

李炳全(1964-),男,河南沁阳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贫困生师范生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