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忆电影生活

2016-07-22颜昆赵浩宇

城市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拷贝重庆生活

颜昆 赵浩宇

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电影逐渐地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抹色彩,观影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每个重庆人的记忆里,都有说不完的和电影有关的故事,也许是空坝上那张低矮的小木凳,或是老式电影院里那包可口的零食,再或是与国外大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总有一个场景,生长在你的心里。

70年代:如同盛会的坝坝电影

伟大的爱迪生老爷曾经雇佣一批伙计用以发明创造,而最终的成果也自然由他独享。在众多的发明中就包括1893年被推出的“物动镜”,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认为爱迪生是因为没有在欧洲申请专利,才最终将“电影之父”的名号拱手让给了法国的卢米埃兄弟。

不过,历史最终选择了卢米埃兄弟的原因恐怕并非如此,爱迪生本人始终认为,“物动镜”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西洋镜,所以他的活动影像装置自始至终都以“独窥”的形态呈现在大众视野,虽然窥视孔凸显了一种特权,但却限制了情感的共享。而电影作为一种多重艺术的结合体,所调动的感官超越了以往任阿的艺术形式,所以当卢米埃兄弟发明的可对多人放映的电影机出现时,爱迪生痛失了这场胜利。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曾刮起过一阵露天放映电影的风潮,在重庆,人们管这种露天放映的电影叫坝坝电影。在那个娱乐项目贫乏的年代,去看坝坝电影成为了一件盛事。大人小孩或站或坐,虽然理论上应该从正面观看,孩子们呼朋唤友嬉笑的又跑到幕布后面去,神奇的是同样也有影像。当人们随着影片人物的悲伤而叹息、快乐而微笑时,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所具有的强烈的“共情”效用,也被发挥到了最大。

在乡间,每当人们听说有电影放映,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会奔走相告,而在茶余饭后流传的小道消息,也多是电影队到了哪个乡镇,放了哪些电影。只有当看到装有放映机、音响、影片盒、银幕、幻灯机等放映设备的大竹箱出现时,人们才确信,期侍已久的电影真的来了。

盛夏时天色暗得晚,人们用过晚饭后早早地带着板凳、高椅来到放映现场。彼时电筒还不常见,有人甚至会带上火把,好在归途中照明。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还会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俨然是把坝坝电影当做了一次节日盛会。

电影开始前,人们吸着烟、嗑着瓜子,从婚嫁寿诞、生活趣闻一路天南海北地聊到庄稼收成、时节气象。可一旦电影开始,在场的每一个人又无不被电影的故事所牵引,这或许与时代有关,但却不能不说亦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由于拷贝成本较高,若两地在同一晚放映电影,有时需要将放映时间错开,利用时间差来在两地交换不同次序的拷贝,这也形成了类似于城市影院之间的跑片。当然,跑片当中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而使拷贝延迟出现在放映现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时候,人们会热切地期盼着拷贝的来到,每每在工作人员带着下一卷胶片出现的时候,现场的人群中总会爆发出一阵阵雀跃的欢呼声,这样的景象在今日实在难以想象。

80年代:看电影成为一种湖流

改革开放,压抑许久的民间生活随着开放的浪潮解禁,同时解禁的还有一大批以前被禁的电影,如《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拍片也同样如雨后春笋一样开始恢复生产,《少林寺》的火爆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被称作“中国电影的第二春”。

那时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了重庆市民最新潮的生活。周末傍晚或者节假日里,电影院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复苏的市场经济带动了各种小生意的兴起,所以那时去看电影,不光只在电影本身,影院内外卖的各种小吃也是吸引人的一大诱惑。不管是谈恋爱的年轻人,还是带小孩的三口之家,都免不了要买上点小吃边看电影边享用。炒米、泡糖、麻杆、五香瓜子、水煮花生都是那个年代的必备电影伴侣。

除开小吃,80年代的电影生活里,还有一特色:等电影。所谓等电影,其实是因为当时的电影是使用拷贝进行放映的,由于成本高,一部电影的拷贝往往供一整个区域的几家电影院轮流使用。所以当拷贝没有按时从上一家电影院轮转过来时,大家就只有坐在影院里等着。如果是开头还好,要是看到中间时,下一本拷贝还没到,那整个电影就热闹起来了,吹口哨的,聊天的,重新去买小吃的,嚷嚷要退票的,甚至还有已经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站出来给大家讲后面的剧情先过过瘾这样的事。拷贝一到,大家又一下子全都安静了下来,再次融入电影里的喜怒哀乐去了。

90年代:进口大片登陆荧幕

90年代,电影院陆续增多,影片数量也大大丰富起来,看电影不像以前一样打挤,也不像以前一样“隆重”了。各家电影院也纷纷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来吸引观众。国泰电影院以厅大、设备好出名;劳动电影院除开正片外还开出小厅放些特色影片;最受电影迷欢迎的是实验剧场推出的5元早场连看的优惠,整个上午你都可以在里面不出来,到不同的厅看不同的电影,绝对过足瘾。

1993年《侏罗纪公园》让国人见识了最先进的好莱坞特效;1994年《亡命天涯》开启了中国每年分账大片引进的制度;1995年《阿甘正传》奥斯卡最佳影片可以在国内大荧幕上欣赏到了,同年的《狮子王》带来了迪斯尼的魅力;1996年《勇闯夺命岛》、1997年《生死时速》、1998年《泰坦尼克号》更是掀起了一股全国的观影热潮。

上世纪90年代,电影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了起来,电影成了市民生活中平常普通,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也是在这个时期,重庆有了第一家真正的顶级影院——1998年11月,重庆环艺电影城进驻解放碑大都会,气派的观影大厅、舒适的观影感受,再一次颠覆了重庆人的电影生活。那几年,大都会的6楼,每天都能看到购买电影票的长队,“去环艺看电影”,成为了最潮的娱乐生活。

2000年后:全新的观影生活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地的人口流动急速加大,随之而来的还有各地生活方式和建设的逐渐趋同,而这一切,在网络兴起的千禧年,更是打上了一个新的节点。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产物之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甚至有人戏称“有wifi的地方就是故乡,有4G网络的地方就不算乡下”。作为一项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网络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交往方式。

具体到电影,电影票网络团购几乎成为了人们在购票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网络团购不仅降低了观影的经济成本,也在购票环节上省去了人们去影院购票的时间成本,同时网上选座也大大加强了观影者对于观影习惯和感受的可操作性。

90年代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可以说是在盗版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2000年后,网络电影资源也日益丰富,虽然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对于观影者来说,能欣赏到未引进的、年代久远的优秀影片,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时间行至今日,人们对于版权也愈发重视,许多电影在下档后也开始与一些视频网站进行合作,使观影者可以付费观看。虽然网络曾经长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但无疑大环境正在向着更加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抛开网络,2000年后的观影方式还有着许多源于电影放映技术的革新,4D电影、环幕等技术,都在为人们提供着更加优秀的观影体验。

如今,重庆遍布了上百家顶级影城,重庆人的习惯也悄然改变,从“看哪部电影”变为了“去哪家影院”,而随着民国街、江津白沙古镇等一批电影拍摄基地的兴起,重庆也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影市场和取景城市。

重庆人的电影生活,不仅是观影体验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他们与电影之间第一次变得如此亲密,触手可及。endprint

猜你喜欢

拷贝重庆生活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影子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