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晚期孕妇不同频率吸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6-07-21潘秀红顾建芳

护理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妊娠晚期分娩结局次数

潘秀红,顾建芳



妊娠晚期孕妇不同频率吸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潘秀红,顾建芳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不同频率的吸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产科住院的孕妇209例,随机分为Q6H吸氧组78例、Q8H吸氧组70例、BID吸氧组61例,Q6H吸氧组实施间隔6 h吸氧1 h,Q8H吸氧组实施间隔8 h吸氧1 h,BID吸氧组实施每日吸氧2次,每次吸氧1 h。观察3组孕妇孕期胎心监护评分(NST)、分娩时的羊水分度、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过程中Q6H组有12例选择了剖宫产(15.4%),Q8H组有6例选择了剖宫产(8.6%),BID组有1例选择了剖宫产(1.6%);3组顺产产妇孕期NST评分、分娩时的羊水分度、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不同频率的吸氧对顺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无差异;需每日4次的吸氧频率可能影响了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提高了剖宫产率,是对孕妇的过度干预;每日2次的吸氧频率为最适宜的妊娠晚期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吸氧频率。

关键词:妊娠晚期;孕妇;吸氧;次数;分娩结局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中2/3可延续至新生儿窒息[1],新生儿窒息的本质为缺氧这一病理过程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多脏器损伤,留下严重后遗症,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Willcourt等[2]研究发现:氧疗可增加产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疗不但补充了孕妇生理性缺氧,更重要的是能预防和纠正胎儿宫内窘迫,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目前对于最佳的母体供氧时间很难确定,缺乏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对209例妊娠晚期孕妇给予不同频率的吸氧,观察孕期的胎心监护评分(NST)、分娩时的羊水分度、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探讨不同频率的吸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确定妊娠晚期预防性吸氧安全有效的吸氧频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产科住院的孕妇。纳入标准:①怀孕时间259 d~287 d;②入院时胎心监护评分(NST)5分~7分,复测NST评分8分~10分的孕妇;③单胎头位妊娠;④家属及产妇本人均同意参与试验。排除标准:①入院时即存在重度胎儿宫内窘迫;②出现宫内感染征象;③患其他妊娠合并症;④合并内科疾患。共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209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6H吸氧组、Q8H吸氧组、BID吸氧组,具体分组如下:Q6H吸氧组78例,其中12例因中途剖宫产而退出,实际纳入66例;Q8H吸氧组70例,其中6例因剖宫产而退出,实际纳入64例;BID吸氧组61例,其中1例因剖宫产而退出,实际纳入60例。3组孕妇年龄、怀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3组孕妇年龄、孕龄比较±s)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待产妇入院后常规做胎心监护,以取得基线资料,入院首次NST评分5分~7分,复测NST评分8分~10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待产妇按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按分组频率用鼻导管吸氧,流量2 L/min,每次吸1 h,吸氧操作均由责任护士完成,该吸氧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在入组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孕妇家属同意。其中Q6H吸氧组每天吸氧4次,分别于06:00,12:00,18:00,00:00各吸氧1 h;Q8H吸氧组每天吸氧3次,分别于06:00,14:00,22:00各吸氧1 h;BID吸氧组每天2次,分别于06:00,18:00各吸氧1 h。

1.3结局指标

1.3.1NST评分每日1次,用电子胎心监护仪,于腹壁外监护30 min,观察胎儿基线心率及胎动时的周期性胎心率[2],评价胎儿宫内情况。NST评分结果判断:1分~4分为阳性,5分~7分为可疑,8分~10分为阴性,阳性提示胎儿宫内窘迫,阴性提示胎儿健康。比较分娩前最后1次NST评分。

1.3.2分娩时的羊水分度正常羊水色清,污染的羊水分3度,即1度:浅绿色,质薄;2度:深绿色或黄绿色,提示胎儿急性缺氧;3度:棕黄色,稠厚,提示胎儿缺氧严重。

1.3.3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分~10分为正常新生儿;4分~7分为轻度窒息新生儿;0分~3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1.3.4剖宫产率入组后中途选择剖宫产例数/入组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期NST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3组孕期NST评分情况 例

2.2分娩时的羊水分度(见表3)

表3 3组分娩时羊水分度情况 例

2.3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见表4)

表4 3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情况 例

2.4剖宫产率(见表5)

表5 3组剖宫产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3.1妊娠晚期吸氧的必要性正常分娩的胎儿娩出过程就是一个缺氧过程,所以妊娠晚期增加氧的储备可以预防新生儿窒息。母儿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依赖于母体血液中氧浓度、子宫血液灌注、胎盘转运及胎儿循环系统 4 个环节,任何病因影响到以上环节的异常都可导致缺氧的发生,并进展为酸中毒[3]。 在分娩过程中随着宫缩逐渐加强,特别是在第二产程中,宫缩时胎头、胎体、脐带受压,胎盘绒毛间隙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反复出现引起胎儿一过性缺氧。分娩时限越长,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4]。有研究表明氧疗可直接增加母体、胎盘和胎儿的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组织氧气储备,改善子宫的血流供应,改善全身各器官的缺氧状态,从而改善胎盘的血供及功能,大大增加对胎儿的氧及能量供应,纠正胎儿窘迫[5]。

3.2妊娠晚期选择安全有效的预防性吸氧方法的重要性氧疗是指临床上通过增加血氧分压或者血氧饱和度、纠正或缓解缺氧症状的治疗手段,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6]。氧疗的方法包括氧疗的压力、浓度、频率、持续时间,如何选择适宜的吸氧方法,避免对孕妇的过度干预是对妊娠晚期孕妇护理的重要课题。刘苏等[7]报道:80例接受高压氧治疗后通过胎心监护、B超诊断、产检结果综合评价有效率达100%,孕妇血氧分压显著增加,胎儿窘迫的症状和体征好转或消除,胎心率基线在正常范围,全部新生儿均存活,未发现新生儿窒息。张瑛等[8]对116例孕妇在氧舱内不加压情况下戴面罩吸纯氧,结果显示:使用常压饱和氧疗较普通吸氧或高压氧更为安全,既可以保证孕妇吸入足够氧气,又可避免高压氧可能造成的副反应。Hofmeyr[9]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出现胎儿窘迫时,孕妇吸纯氧时间<10 min的脐血pH值较吸氧时间>10 min的高,提示短时间高浓度给氧更容易纠正酸中毒。Saling[10]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母亲长时间吸高浓度氧虽可提高胎儿血氧分压,但随后会出现胎儿血pH值下降、CO2分压上升,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给氧反而会使胎盘血管收缩,妨碍胎儿的氧供。动物实验也发现:吸入氧浓度越高,产生的氧自由基就越多,对组织的破坏可能就越大[11]。

李金霞等[12]通过3种不同给氧方法(低浓度间断给氧、低浓度脉冲给氧、低浓度持续给氧)建立宫内窘迫肾损伤模型,探讨不同给氧方法对宫内窘迫胎鼠肾小管损伤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间断给氧和低浓度脉冲给氧可以改善肾小管损伤,减轻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而持续低浓度给氧却加重其损伤。提示宫内缺氧早期氧疗干预,低浓度间断给氧疗效肯定。

3.3氧疗不但能补充孕妇生理性缺氧,更重要的是预防和纠正胎儿宫内窘迫本研究结果显示:待产期间3组胎心监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羊水分度也无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低流量间断给氧能够改善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状况。李乃美[13]对妊娠38周90例孕妇,每天用鼻导管吸氧1次,氧流量1L/min~2L/min,每次30 min,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由22.22%降至6.67%,重度窒息由5.55%降至0。提示妊娠晚期主动预防性常规吸氧对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及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3.4过频的吸氧可能会影响孕妇及家属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Q6H吸氧组有12例选择了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占15.4%;Q8H吸氧组有6例选择了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占8.5%;BID吸氧组有1例选择了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占1.7%。过频的吸氧会给母体带来不适,Q6H的吸氧频率在00:00时的吸氧会干扰孕妇的休息,反而对孕妇及家属造成心理压力,使孕妇担心胎儿在宫内缺氧,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而选择剖宫产。

4小结

妊娠晚期低浓度、低频率间歇性吸氧有利于预防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同时也显示过频的吸氧可能会给孕妇带来不适。因为过频的吸氧在夜间睡眠时间也要给孕妇吸氧,会打扰孕妇的睡眠休息,使孕妇和家属担心胎儿在宫内缺氧而选择剖宫产。提示每日2次的吸氧频率是最适宜的妊娠晚期预防性吸氧频率。同时过频的供氧对新生儿可能有潜在的损害,有待进一步采集脐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为妊娠晚期选择最适宜的吸氧频率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9-860.

[2]Willcourt RJ,King JC,Queenan JT.Maternal oxygen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etal transcutaneous PO2[J].Am J Obstet Gynecol,1983,146(6):714.

[3]杨金英,刘慧姝.胎儿宫内复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8):600-604.

[4]朱青,余志豪.氧疗法在妇产科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18.

[5]黄素艳,张丽娟.氧疗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4):577-580.

[6]万婷,潘石蕾,氧疗在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1,1(1):43-47.

[7]刘苏,王梅,黄桂香,等.高压氧治疗胎儿窘迫80例[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3):174-175.

[8]张瑛,薛琴芬,韩迎珊.常压饱和氧疗在孕妇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51.

[9]Hofmeyr GJ.Maternal oxygen administration for fetal distress[J].Coe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2(4):CDO00136.

[10]Saling E.Recommendations for a combined supervision of the fetus during labor by cardiotoeography fetal blood analysis and pulse oximetry[J].Fetal Diagn Ther,1998,13(1):4-7.

[11]刘雪雁,吴捷,薛辛东.高氧致新生鼠肺损伤时肾组织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变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71-74.

[12]李金霞,张丽娟.不同给氧方法对宫内窘迫胎鼠肾损伤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750-1752.

[13]李乃美.妊娠晚期常规吸氧预防新生儿窒息的观察[J].工企医刊,2010,23(3):1-2.

(本文编辑李亚琴)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oxygen inhalation on outcome of delivery in late pregnant women

Pan Xiuhong,Gu Jianfang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Shanghai 201399 China)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项目,编号:FNF201226。

作者简介潘秀红,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01399,上海市浦东医院;顾建芳(通讯作者)单位:201399,上海市浦东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9.02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A-2408-03

(收稿日期:2015-10-11;修回日期:2016-06-13)

猜你喜欢

妊娠晚期分娩结局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依据“次数”求概率
远程监护技术在妊娠晚期胎儿监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房循经按摩配合电动吸乳器对母乳喂养结局的影响
妊娠晚期体重管理对孕前超重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干预作用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