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2016-07-19李杰方齐王红菊闵瑞雪赵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

李杰 方齐 王红菊 闵瑞雪 赵赛



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李杰 方齐 王红菊 闵瑞雪 赵赛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和与研究组配对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A型行为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评分,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度、强度及总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负性事件评分越高,脑血管病发病率越高,A型行为类型与脑血管病有关。

【关键词】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近年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1],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人们了解的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酗酒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前有多种多样的诱发因素,例如与人争吵、家庭成员意外、受到惊吓,很多患者性格暴躁、遇事不冷静。对此,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针对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1~2012年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同时有高血压病患者,共60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2]的1周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39例、脑出血21例;(2)40岁以上,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3)目前的检查发现仅有高血压病一种危险因素;(4)无失语。排除标准:(1)有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危险因素;(2)脑血管病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等无法进行准确量表评定者;(3)有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情况。对照组:门诊随机选择4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 调查工具

A型行为问卷采用填表式计分,为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组编制的A型行为问卷[3]。共60题,分为3部分:TH量表(Time &Hurry)为25题,表示有实践匆忙感、紧迫感,CH量表(Competition & Hostility)为25题,表示争强好胜,怀有敌意,缺乏耐心,L量表(Lie)为10题,为掩饰分,用来检测问卷的真实性。根据TH+CH计分对行为类型进行分型:A型≥36分,A-型28~35分,M型27分,B型为19~26分,B-型为≤18分,见表2~3。生活事件量表,采用湖南医科大学杨德森、张亚林编制的50项版本[4],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注明未发生、1年内、1年前、1年以上4级,数量化为0、1、2、3、4分,刺激量计算方法:某事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影响持续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超过半年记为2次,见表4。

1.3 调查方法

组织培训调查问卷人员,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患者的生活事件量表得分,统计A型行为问卷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行为类型问卷得分的比较显示研究组TH分高于对照组,P<0.05,CH分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TH+CH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行为类型问卷得分比较

两组行为类型分布中研究组A型行为人数多于对照组,P <0.05,M、B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行为类型分布

研究组1年内正性生活事件刺激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生活事件刺激以及总刺激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事件刺激量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A型行为类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型行为类型与脑血管病有关,边缘系统是重要的情绪活动整合中枢,同时边缘系统参与自主神经活动,如血管紧张度的变化,呼吸和消化的变化等[5],国内外研究表明,A型行为者植物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较B型者增高[6-7],发现A型行为类型的人争强好胜,热衷于竞争,有时间匆忙感,做事快,效率高,缺乏耐心,爱发脾气,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A型行为类型的人当事件发生时,往往情绪反应强烈,易激动、暴躁,且难以平静,这种应激反应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边缘系统功能失调,使某些血管活性物质或神经递质发生变化,如儿茶酚胺增强,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此外,交感神经兴奋可激活血小板活性,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黏稠度增加,加上血管收缩及粥样斑块,形成了脑血管病[8-9]。

生活事件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10]。研究组患者发病前遭遇的负性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均高于对照组。严重的生活事件可以引起不同个体、不同个性的人群产生不同的认识和应激,如果心理社会应激或情绪应激强烈、持久,就会通过体内的神经分泌系统影响体内环境失衡,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性,正性生活事件的应激与脑卒中关系可能不大,而负性生活事件应激能引起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反应,如离异、住房拥挤、家庭成员患病或死亡,贫困、失业等慢性刺激,发病前愤怒、紧张,引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不稳定,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脑卒中[11]。

综上所述,A型行为类型和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也是急性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所以我们在预防脑血管病的过程中,除对传统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外,对生活事件以及A型行为类型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指导患者对待负性生活事件学会放松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研究表明,乐观能影响个体对环境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做出选择,有助于心理机能,有效地应对压力、适应环境等[12]。对A型行为类型患者指导其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避免过度紧张,应发扬自身的积极成分,有意识的克服消极成分,遇事保持冷静,保持平和的心态。我们在平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工作及生活方式,可能会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俊瑛,高玉林,张鹏,等. 河北部分城镇白领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2):113.

[2] 王新德. 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中英文)[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66-367.

[3] 张伯源. 心血管病人的心身反应特点的研究[J]. 心理学报,1985 (3):31.

[4]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4-155.

[5] 李双成,王磊,张凯,等. 边缘系统的构成和功能[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24(4):248-250.

[6] 张爱华,周力,胡冬梅,等. 健康人行为类型与血浆VWF:Ag含量关系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76.

[7] Arthur E,Jongsma,L Mark Peterson. The complete adult psychotherapy treatment planner[M]. New Jersey:John Wiley&Sons ,2004:185-189.

[8] 孙阳,曹贵方,乔立艳,等. 生活事件、行为特征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 中国卒中杂志,2006,1(3):191-193.

[9] 王征,门晓斌. A型性格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06,4(4):26.

[10]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2-67.

[11] 沈渔村.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2-132.

[12] 温娟娟. 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7:6-7.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5-0033-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5.021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乳山 264500

The Relationship of Type A Behavior and Life Events t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LI Jie FANG Qi WANG Hongju MIN Ruixue ZHAO Sa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Rushan, Rushan Shandong 264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type A behavior and life events t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to study group,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scted to control group, type A behavior scale and the life event scale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sex, educational level. Results The incidence, intensity and tota quantity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score of type A behavior questionnaire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negative factor score,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ype A behavior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Life event scale, Type A behavi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浅析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康复方法与效果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68例临床分析
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