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形傳神匠心大愛

2016-07-18國國

澳门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藝術泥塑木雕

國國

中國文化界每年五月都會聚集深圳,參加在這裡舉行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博覽交易盛會。雕塑家羅清華也連續三年代表江西南昌參加深圳文博會,獲得了很高的榮譽。

2016年5月的《深圳商報》對羅清華作了這樣報道:現場泥塑活人,是本屆文博會的“絕活”之一。在一號館藝術薈萃的龐大展館裡,南昌館把門之位是著名泥塑藝術家羅清華的展位。兩天來,面對面的現場泥塑吸引了不少媒體聚焦。

據悉,人稱“羅泥塑”的羅清華,已經連續三屆應邀參加文博會。去年,一位足球產業的投資商看到他的驚人手藝,當場提出要為已經獲贈的包括馬拉多納、梅西、C羅親自簽名球衣的18位國際足球巨星塑像。真人不在面前,羅先生只能反復播放比賽錄像,最終成功完成,並於今年文博會前夕,將巨星群像安放在東莞的鄉村體育大酒店。

這種現場一個小時塑像的絕活,每每成為羅清華參加各類文化、經貿活動的最佳亮點。羅清華自幼對書法、繪畫、雕刻感興趣,打小就對著字帖、畫本練習,成年後向仰慕已久的民間泥塑大師胡國鈺先生拜師學藝,胡國鈺很喜歡上了這個謙遜好學、辦事細心、頗有悟性的年輕人,收他為關門弟子。

胡國鈺先生擅長雕塑武臣、仕女,在江南一帶很有名氣。羅清華承蒙高人點化,揮汗巧學,進步很快。有一天,他隨師傅做佛像,寺廟住持當著師傅的面誇他“今後定可做個大雕塑家”。羅清華出師後與師父告別,胡國鈺戀戀不捨,將自己一直珍藏於身的《陶澤綿雕塑作品選》、《中國古代神像大全》送給他,並拖著病體送行一裡多地。

之後,羅清華來到了著名的“木雕之鄉”浙江東陽學木雕。在他看來,學雕塑必學木雕不可。石雕、木雕、泥塑等不同材質表現出來的雕刻藝術,在我國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就有很高的藝術性、實用性和裝飾性,並在不同的領域裡發揮著應有的作用,但是木雕與泥塑在刀法刻度、虛實主次、線條分割、層次節奏等表現手法上既不同,又相得益彰。學木雕對泥塑的借鑒意義非常之大。

在東陽學習了一年,羅清華返回了家鄉。他承接的第一單業務是為永修縣長亭寺塑十八羅漢,竟然一炮打響。成為人們街談巷議、樂此不疲的話題。就這樣,既為了生活,也為了藝術,他轉輾南昌、贛州、安徽、湖北等地寺廟道觀,塑了大大小小近百尊的神像和佛像。儘管和尚道士們很滿意,但羅清華卻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如何克服自己作品似曾相識的毛病而苦苦求索。他參學於景德鎮陶瓷藝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拜見了復活國寶的大師葉宏明、中國仿古瓷大師黃雲鵬、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著名畫家王夢湖等藝術泰斗,觀摩了當代中國陶瓷、雕塑藝術的巔峰水準,更全面地瞭解到傳統工藝的精髓和學院派的藝術特徵。

他多次踏入南昌青雲譜區梅湖南岸的程允賢雕塑藝術館。程允賢是中國當代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作品風格卻與青雲譜區的文化傳統似乎有著強烈的反差。藝術館內不僅收藏了程允賢先生100件雕塑精品,還彙聚了國內外40餘位當代老中青雕塑家的精品,其內容豐富生動,風格變化多樣。

通過反復的揣摩練習,羅清華的作品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在人物神態、體量、結構和線條分割方面,以寫實為主,著意突出造型的生動、質樸、飽滿和明快感,精神氣質的深邃和厚重感。在裝飾應用如服飾、物件、襯景、山水等方面兼以抽象表現,適當作些誇張和變化,注入活潑和幽默的氣韻。

羅清華把對藝術精華的吸允和孜孜以求的創新揉合在一件件作品的創作當中,近幾年來,羅清華的作品有了質的變化,品味大為提升。行家看了認可,黎民百姓看了喜歡,甚至還有幾分親切,其中為南昌市法藏寺雕塑高9米的三寶佛,莊嚴慈悲,線條簡潔流暢,雕塑過程中沒有參照任何圖樣,完全按照自己多年對佛的理解感悟塑造而成,得到眾多高僧大德和居士們的一致讚譽。在人物雕塑方面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手法,具象與寫意相結合,神態、意境上放入一些現代的元素,使人物心態展現得精彩豐富,不落俗套。在人物裝飾上,也緊扣時代,盡可能地多採用些貼近、符合現代人審美、觀賞的裝飾形式,從而令觀者無不扼腕驚歎,回味無窮。

在追求藝術的歷練中,羅清華鍥而不捨,時有夢想,他計劃去中央美術學院的神聖殿堂去參悟,能舉辦一次個人作品展;還計劃開拓自己的工作室,最好是有一間寬敞明亮的作品陳列展廳,提供作品給人們鑒賞品玩;興建一所雕塑藝術學校,像程允賢前輩那樣,把城市和生活裝點得更加美麗多姿,為中國雕塑事業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猜你喜欢

藝術泥塑木雕
泥塑玩具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努力創作鮮明的個性書法藝術作品
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
欢迎订阅2019年藝術品鑒证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