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以芜湖市6所高校为例

2016-07-18赵争王介石丁汪敏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赵争,王介石,丁汪敏

(安徽工程大学 1团委;2学生处;3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 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以芜湖市6所高校为例

赵争1,王介石2,丁汪敏3

(安徽工程大学 1团委;2学生处;3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内容,选取芜湖市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概念认知、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了解情况,具体阐述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的成因,从加强系统性设计、加快资源性整合、加重实践性教育和加大配套设施投入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和以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为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认识,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本文选取了芜湖市6所本专科院校,面向不同年级、专业、学历层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1.3%,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识

数据显示,27.7%的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解为“创立企业或开办公司”,44.3%的学生认为是“开发学术科技上的研究项目”,仅有7.8%的学生理解为“培养最具有创业素养和开创型个性的人”。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片面地理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和贯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

(二)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认识

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方面,从表2可以看出,33.6%的学生表示课程设置“非常单一”,50.4%的学生认为“比较单一”,仅有16.0%的学生认为“比较丰富”或“非常丰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共识,也成为阻碍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地方高校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并没有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内容,也未为教师提供多样的授课渠道,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不利于青年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的活力未得到充分激发。

表1 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识

表2 大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看法

(三)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认识有待提升

关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方法,表3显示,有33名大学生认为“非常创新”,39人认为“比较创新”,两者之和仅占样本总量的17.5%,认为“比较传统”和“非常传统”的共有339人,占样本总量的82.5%。数据充分表明,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相对传统,在仅有的课程环节更是捉襟见肘,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来源广泛,传播迅速,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广泛采用体验参与的方式方法。

表3 大学生对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认识

(四)对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认识

从表4看出,34.3%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非常简单”,48.2%的学生认为“比较简单”,仅有15.3%的学生认为“比较丰富”或“非常丰富”。从中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方面速度缓慢,仍然处于初级甚至是起步阶段,没有达到持续而深入的发展状态,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结构难以优化等问题。

表4 大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认识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成因

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是我国高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汇聚科技人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对现状的调查研究,针对其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四多四不”等方面的原因。

(一)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得多,但正确认识不到位

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对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这与很多高校尚未将创新创业作为整体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高校基本把它看做“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或“精英教育”[2],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适应市场需要、服务地方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创新创业受众对象仅限于部分有志创业的学生,在教育引导方面更多突出的是调动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及氛围的营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不科学不全面,影响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基于此,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论认知会出现偏差,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会受到影响。

(二)教师资源向内挖掘得多,但资源整合不充分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资源都比较紧张,而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更是匮乏,这就造成了广大教师既没有掌握多样的教育方式,也没有获得丰富的教学内容,于是只能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不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层面,其结果是过于零碎化的双创教育拉低了大学生的重视性,也制约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开展。另外,尽管大多数教师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网络教学技术,但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平台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甚至严重忽视了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潜在功能和巨大作用。由于各种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很难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三)创新创业工作做得多,但课程体系不健全

尽管国务院已经先后出台了多份有关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明确要求。但是,这些实施方案终究是从宏观上提出来的,而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将微观上的工作落脚点找好,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单一就是最好的佐证,不能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也就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仅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层面,而淡化了“怎么办”的教授;教育方式侧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另外,我国高校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务和指标,而学生也存在被强制性地去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这种行政权力的泛滥严重约束了创新创业工作的持续推进。

(四)对外宣传动员得多,但配套投入不完备

“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层面的综合应对。但是,当前我国社会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系统性,配套方案不全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种涉及大学生双创方案散见于政府各部门的规章制度或政策意见中,其覆盖面十分狭窄,给出的实施方案也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很多情况下,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都是出于形势逼迫的结果或应付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迫切需要的设备和投入无法得到有效供给。当前社会并没有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之间并未有效衔接,导致了“互联网+”无法充分促进和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从而造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处于高速低质、数量多成果少的发展状态。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当前,“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正在各个领域逐渐铺开,而深化创新创业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地方高校亟需解决的现实性问题。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创新理念,培养多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

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题中之意,也是青年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基于此,高校要重视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明确责任,强化认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加强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校要根据社会需要,打破传统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合理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调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理念,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年学生必须紧跟时代,形成互联网的思维习惯,及时更新知识,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克服创新创业路上的各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知。

(二)加快资源整合,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开展,有没有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关键。针对当前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俨然已成为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师资、优秀创业校友和杰出创业典型资源,构建一支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此外,创业导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方法,适应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创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结互动和由“适应性教育”到“创造性教育”的飞跃[4]。由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再到线上线下两个课堂协同推进,积极整合优化校内外资源,实现教学思想个性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扩大化的目标,最终形成以创新带动发展、以创业实现就业的生动局面。

(三)优化课程设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是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求高校只有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纳入学风管理,才能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普及性课程,针对创新创业意识强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搭建数字化的实践模拟平台以及构建全媒体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同时,围绕“互联网+”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高校多个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教务处要构建多元化的网络课程培养体系,学生处要形成全方位的网络管理服务体系,科技处要促进线上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协同教育,校团委要利用团属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创新创业的活动等。在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需要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估机制,直观地折射创新创业的实施效果,客观全面地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进程,进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潜能。

(四)加大配套投入,搭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基础配套设施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平台更具有强交互性、超时空性、跨地域性等新型传播特征[5],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层次和广泛性的研究,重视对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强力整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搭建平台引导实践,利用“创青春”创业大赛平台,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和师资投入,搭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充实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设施和条件。要借助社会资源,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邀请校外专家和领导开展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借助社会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等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活动空间和坚强保障。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2]邱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6).

[3]徐松美,等.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4]孙庆珠.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董雪.“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

Ways for Local Colleges to Improv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Zhao Zheng, Wang Jieshi, Ding Wangmin

(1YouthLeagueCommittee; 2StudentAffairsDepartment; 3SchoolofHumanities,AnhuiPolytechnic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sample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students from 6 Wuhu-bas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studies how well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concepts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the teaching techniques, the curriculum and about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examines the causes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hrough better systematic design, accelerated resource integration, strengthened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the supporting facility.

Internet plus era;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way

(责任编辑:陈勇)

10.13585/j.cnki.gxfdyxk.2016.03.015

安徽省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Szzgjh1-2-2017-11);安徽省高教振兴计划项目“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体系与实现机制研究”

赵争(1987-),男,安徽工程大学团委干事;王介石(1980-),男,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处秘书;丁汪敏(1995-),男,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G641

A

1674-5337(2016)03-0064-04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