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东地区黑糯稻—黑木耳轮作栽培技术

2016-07-18何永祥叶万余吴春玲陈小春余永国

广西农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轮作黑木耳栽培技术

何永祥 叶万余 吴春玲 陈小春 余永国 黎淳锋 林志豪

摘要:黑糯稻一黑木耳轮作栽培模式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能有效解决菌林矛盾,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重点介绍黑糯稻一黑木耳轮作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在桂东北地区广泛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木耳;黑糯稻;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2—0032—03

贺州市地处桂东北山区,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从而一定程度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黑木耳营养丰富被称作“素中之荤”,并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也深受当地农户喜爱栽培。随着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不断创新,可结合当地资源、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晚造闲田空间及温光水资源,发展夏季种植黑糯稻,冬春在水稻田栽培黑木耳的轮作栽培模式。此模式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能有效解决菌林矛盾。贺州市黑木耳栽培示范区(信都镇),黑木耳667m2产值一般3.46万元,除去成本1.60万元,净利润达1.86万元;黑糯稻667m2产值2790元,除去成本后,利润达1890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该轮作栽培模式可在桂东北地区广泛推广。现将其轮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轮作原理及茬口安排

黑糯稻收割后,回收水稻秸秆等废弃物生产成菌棒,并把经过消毒、接菌、养菌后的菌

棒排放在闲置的水稻田进行“露天排场”栽培。翌年,黑木耳采收完后,菌棒残料可加工成优质有机肥,还田作为黑糯稻所需的有机肥,改良了土质,肥沃田块,改善农田生态条件,节约资源。该轮作模式可节本省工、减少病虫害、降低劳动强度,做到循环兼顾,实现粮食和食用菌双丰收。

黑糯稻大田栽培季节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黑木耳则被安排在11月一翌年5初进行生产。

2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2.1黑木耳种植流程

配料—拌料—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推垛发菌—开洞摆场—采摘—自然晾干

2.2原种培养

菌丝在室温22-30℃无污染环境进行恒温培养,含水量要求在60%-70%;菌丝在5-27℃均可分化出子实体,以20-24℃最佳,含水量要求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pH 5-5.6最适宜。

2.3菌棒生产

结合本地气候、土地等条件,采用仿生态袋料栽培法生产黑木耳。黑木耳菌棒要求在工厂车间内操作完成,由木屑、木质素、纤维素等原料经过分解后按一定配比压制而成,规格:长45.0cm,直径约9.6cm,形状:圆柱型。

2.3.1灭菌 将已加工的菌棒进行灭菌,常压蒸汽灭菌需恒温100℃持续40h以上。

2.3.2接种、养菌 将已灭菌的菌棒摆放至搭建好钢管结构或简易毛竹养菌棚内进行接种、养菌。当菌棒放置3-4d后,温度冷却至30℃以下,每袋菌棒在夜间接人原种5-10g;接种后的菌棒放置养菌棚内培养45-50d,待菌丝全部发满便可在大田露天排场。期间棚内注意保温、保湿,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2.4起垄种植

菌棒发菌完成后(菌棒变为白色)转移至大田进行生产管理。大田生产要求起垄种植,规格:垄面包沟宽2.0m,垄面平整并铺3cm厚的废弃稻杆。

2.5搭架摆放

大田生产采用“人”字形的搭架方法。田块四角各打人地下一根木桩,用铁线横拉相邻两根木桩,然后纵拉5根铁线,铁线要求离地面约28cm。将菌棒斜立在5根铁线两侧,呈“人”字形,相距7cm,倾斜角度约60°为宜,每667m2田块摆放8000-10000棒。该方法操作方便,并利于散热及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2.6水分管理

科学喷水是出耳后的重要环节。长耳期间,喷水原则为“干干湿湿”,要求雾喷、勤喷,能确保耳片膨胀湿润、鲜嫩,防止温度高于28℃而形成流耳、烂耳。大田栽培的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需视天气情况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喷水,每次喷水10-20min。

2.7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杂菌的侵染,常见的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可用生石灰(1:100倍液)、退菌特(1:100倍液)、氯化锌(1:50倍液)等药剂防治;袋料栽培黑木耳害虫较少,主要为伪步行虫、蛀枝虫、蓟马等。

2.8采收

菌棒田间管理15-20d后,部分木耳可以采收,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促使耳根收缩,以便耳片稍干后采收。采收时要求用小刀沿壁将耳根削平,一般采收后2-3d内不喷水,以防影响菌丝生长。采摘后的黑木耳,经自然晾干。

3黑糯米高产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为保证黑糯米品质,选择生育期135d左右的黑糯稻品种。

3.2播种育秧

播种时间要求适时,一般在4-5月上旬(小满前后)播种。播种采用水播或软盘抛秧方法,用强氯精浸种,锐劲特拌种;采用塑盘+壮秧剂,农膜覆盖方法播种育秧。秧床应选择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按6尺开厢,厢沟和围边沟保持有水,厢面应高出水面10-13cm。播种前先将秧盘摆放在厢面上,并压秧盘人泥中,用壮秧剂按大田0.5kg/667m2量与适量的干细泥或泥浆拌匀撒施秧盘满后,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秧盘上,并把种子压人孔穴内,然后再用稀泥覆盖。本田种子用量为2kg/667m2。或可全程采用工厂化育插秧。

3.3稻田处理

施基肥沤田时进行第一次犁耙,沤田5-10d后进行第二次耙并施足基肥,第二天可进行插(抛)秧。田块要求开环田沟,田块每间隔4m开一条排水沟,沟宽30cm、深15cm,以便排水畅通。

3.4适时移栽

黑糯谷耐旱耐瘠,旱薄地和肥沃的田块均可种植,若田块肥沃应控制长势,以防稻杆倒伏。大田抛栽秧苗要求秧龄15-20d,叶龄2.5-3.5叶,抛栽时间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667m2插2.5-3.0万穴,每穴2-3粒谷,667m2留苗1-2万株,可保成穗3-6万。

3.5菌棒还田,科学施肥

利用废弃菌棒还田作为基肥,基肥667m2需2500-4500棒进行沤田,另需加施过磷酸钙20kg、碳铵20kg;追肥在移栽5-6d后施用.667m2施尿素8kg、氯化钾8kg;穗粒肥在幼穗分化前可根据苗势情况施用,施肥时间在移栽后30d左右,667m2施尿素5kg;叶面肥在灌浆期每隔5-6d连续667m2喷施0.15kg磷酸二氢钾2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6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原则:无水层抛秧立苗,浅水促分蘖,足苗露晒田,湿润养穗,浅水抽穗扬花,齐穗干湿至黄熟。

3.7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做好“三虫三病”,以防为主,防控结合,及时施药,综合防治病、虫、鼠、草、螺等生物灾害。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害虫,可分别用康宽、醚菊酯(稻飞龙)、马拉硫磷、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可用40%稻瘟灵、20%三环唑等防治稻瘟病,用50%多菌灵防治纹枯病,用20%叶枯宁、70%叶枯净等药剂防治细菌性条斑病。

3.8及时收割

防止过熟导致倒伏,主穗、分蘖穗全部黄熟即可收割。

猜你喜欢

轮作黑木耳栽培技术
会“变身”的黑木耳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黑木耳成为扎赉特旗农民致富新产业
黑木耳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