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6-07-15柴英华

考试周刊 2016年5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柴英华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改的牵引与推动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个性情感 写作欲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那么如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理想课堂呢?下面我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认识与做法。

一、设计课前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获取知识,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得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根据学生情况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我采用了以旧带新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学过朱自清的《春》联系起来,再用多媒体演示“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入,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基铺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直观演示,能把教学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寻求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架起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这种以旧带新法与直观演示法,同样可以激发学生极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尊重差异,发挥特长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低分则劣。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是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将基本的统一要求和多解性、个性化的要求相结合、相统一。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我们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反复诵读,张扬个性

于永正老师曾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阅读是学生对课文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共鸣或质疑。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在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语音轻重与文章的情感变化合拍,促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语悟其神”的目标。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自由读、同桌相互评读、指名读、分组竞赛读等方式,使其情感随认知同步发展,并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语言等自然表现出来。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和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数学知识本身蕴藏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起需要的火花,不断激发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要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五、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中的学习。布鲁纳认为: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的确,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

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实物、模型、图片、影视等直观材料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例如在一次学些亲情的作文训练中,首先一起观看那则感人至深的公益广告:小男孩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幼小的心灵升腾起对母亲深切的爱。许多学生看到小男孩端着热气腾腾的洗脚水蹒跚而行的镜头时都流下激动的泪水。再启发学生联想到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对自己无私的奉献、给予,又怎能无动于衷?学生情感的闸门打开了,作文获得了理所当然的成功。

六、运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渲染情境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本身就极富有感染力。这就为教师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首先接受课文的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统一,讲课时自然就会感情投入,很快进入角色。假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彼此间灵犀相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改革是永恒的话题。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内容、对象而异,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立足课堂,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精讲多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