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

2016-07-15郭晓宇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李 红,崔 闯,郭晓宇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综合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

李红,崔闯,郭晓宇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介绍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一综合类课程教学改革所进行的一些有益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采取参与式与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小群体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从而提高了“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保证“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构建了双平台的保障体系,并设计开发了线上评价系统(OES)实时测评与记录教学效果.

关键词综合类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模式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社会所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越来越取决于多学科的协同攻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复合型人才成为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主流方向.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科高度综合,大量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得原有学科间的界限不断淡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1].为适应这种变化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之中综合学科开始兴起,出现了很多综合性专业,并开设了大量的综合类课程.

所谓综合类课程是指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学科课程内容以及其它形式的课程内容统一整合,为了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新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不是哪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解决的.在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今天,大学综合类课程的开设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联系实际应用,增强运用综合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学科高度综合的产物,属于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 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等多个模块,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将各个模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各门课程的简单堆砌,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成为这些模块的结合点,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众多核心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类课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既是一门融合管理与技术于一体的课程,更是一门贯穿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懂管理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仅为今后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对其它专业所开设的综合类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1教学模式的设计

1.1“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思想

教学模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老师将正确的知识用正确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能够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分享知识.基于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研究设计“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本课程抽象理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建模和方法、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以及项目管理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所谓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指的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作为主体的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与教学内容等教学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课堂教学模式[3].

1.2“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的设计

“双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分别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多维度”是指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教学实践、业内快讯的跟踪、先导案例的研讨、开发案例的课堂研讨、课内实验以及独立实验.

按照“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组织课程教学,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业内快讯的跟踪、先导案例的研讨、开发案例的课堂研讨、课内实验以及独立实验的各个维度中去.“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

“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不再是分离的关系,而是紧密互动的关系.教师除了充当传递知识的角色,同时引导学生们一步一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组织学生很好地进行活动,并且监督教学活动质量,及时更正学生自动获得知识中出现的纰漏和错误,使学生们更加正确有效地学习理论知识,获得正确的实践方法,迎合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性强的特点.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或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在采用“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但是学生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成为主体,在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自主收集资料的方式接受知识,并且传授给同学们,充当“教师”的角色.

在“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不再是自己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们沟通、交流、分享的能力,通过对一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思想在碰撞中擦出火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通过大家共享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

为使这门课的教学模式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脚步,学生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去关注、搜集、甄别,整理出最新的、有价值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通过这种方式,适应了本课程内容涉及广泛、科技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把枯燥的理论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4].因此,本课程在每一章教学内容的开始之前设计了先导案例的课堂研讨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可以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同时还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学习的体会,互相促进共同学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系统理论知识抽象、需要充分考虑个案并且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就要考虑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理念准确地用于指导具体的业务流程分析、信息系统构架设计和开发实施.为使学生们对所学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本课程设计了相关的开发案例.学生们在对开发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的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开发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与实践,从而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开发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团队合作和方法过程3个方面的因素.技术技能是指掌握开发信息系统的工具和技术技能,以及掌握应用领域知识的技能等;信息系统开发已是一种群体活动,不是凭一己之力可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合作;方法过程是指开发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上述因素,本着既培养学生个人的技术技能,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构建了“课内实验+独立实验”+“个人实验+团队实验”的立体化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课内实验根据理论教学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主要以验证型和设计型的实验为主;独立实验主要以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为主,需要综合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甚至是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合作完成,独立实验在本课程结束之后单独开设,这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

2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2.1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5].教学方法的挑选直接关系到“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因此,适宜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为保障“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采用参与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其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应用[6].讨论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学习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最终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7].讨论式教学方法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讨论对促进学生参与并使他们积极投入课堂学习特别管用[8].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种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类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能够促进其努力钻研业务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的质量;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使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增强其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强调互助和互补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大量使用丰富生动、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性和教师的专注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课程内容,从而促进课堂内容到知识应用的转化.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多维度教学内容的实施.同时,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从知识里找寻行动的路径,还可以于行动中感受到知识的意义,这样的相互作用,大幅度促进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研究,特别是当学生们在计算机上成功运行自己开发完成的系统时,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提升,主动性得到增强,体会到了设计开发系统过程中的快乐,提高了学生们在日后职场上的自身技能.

2.2小群体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实施综合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群体互动方式进行教学的组织,优化分组结构、分工合作模式,结合小班化教学使小群体互动学习的优势得到更高效的发挥,以高效交互为目的.使用参与式及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人数有一定的要求,而小群体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能够使每位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便于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使教师能够全程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进程,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为保证学生们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课程刚开始就进行班级学生的分组,分组原则为男生+女生,每组3~4人.贯穿整个课程的模式为: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构成一种思维碰撞的氛围,每个人都可以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推进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的显性部分以及隐性部分进行转化并互相补充,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消化.

3双平台及在线评测系统

3.1双平台保障体系

针对“双主体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利用本课程已建设完成的作为省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教学平台和自主开发完成的网络化实验管理与跟踪系统,构建了双平台的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双平台保障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双平台保障体系

教师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发布在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上,学生们通过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了解教师授课的内容以及各个维度的相关内容,然后对知识以及课程的要求有初步的了解,既便于学生预习教师授课的内容,也便于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计划、讨论直至完成小组应该完成的任务.

通过网络化实验管理与跟踪系统,教师可以及时发布课内实验、独立实验、案例开发、课内讨论等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要求,学生们通过登录这个平台来实现团队合作、师生互动.这样不受时间和距离限制的交流方式能够使同学们更加全面地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实验管理与跟踪系统所提供的实验日志功能,跟踪学生项目小组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以及完成情况,监督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障了“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中各维度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因此,以这两个平台为媒介方法,将“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中各维度科学、系统、有效地衔接起来,全方位地保障了教学流程中双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各维度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3.2线上评测系统(OES)

为了保证实时测评与记录学生们在课堂参与式与讨论式教学中的表现,设计开发完成了线上评价系统(OES),该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个人或小组等方式对课程参与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实时评价.系统可以向不同身份的用户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例如,向学生提供同学和老师对自己上课表现的评价和建议;向老师提供学生参与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相应成绩的变化趋势、学生反馈的问题等信息.通过记录教师和学生双方对于不同教学活动的表现的评价信息,给出统计报告,既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程进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追踪自己学习成绩的渠道.

4结语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类课程,同时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核心课,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课程基于“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对相关同类综合类课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也给同类学科的其它综合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注入了新的理念,并引发越来越多的关于综合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 王秋歌.试论综合课程与教师素养的建构[J].科技资讯,2006(10):67-68.

[3] 李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48-551.

[4] 刘庆,王金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12-14.

[5] 张蓉,左晓园.试论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1-163.

[6] 祁昌平,孙克雷.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0,26(2):97-99.

[7] 姜萍.再谈讨论式教学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9(6):85-86.

[8] 孙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讨论式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54-56.

(责任编辑:张冬冬)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LI Hong,CUI Chuang,GUO Xiaoyu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ilian Liaoning 11602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n a comprehensive subject-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We introduce a“double subject and multi-dimensional”teaching method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nd discuss actively based on small groups.To ensure the well implementation of the“double subject and multi-dimensional”teaching mode,we proudly design and create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OES) which is used to evaluate and recor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integrated curriculum;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teaching mode

收稿日期2016-02-21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546).

作者简介李红(1960-),女,重庆人,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6)02-0086-05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