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问题探究

2016-07-14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李志远

中国商论 2016年31期
关键词:库存供应商管理系统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李志远

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问题探究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李志远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做好库存控制才能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企业库存控制的主要方法——VMI管理系统,以期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

库存控制 问题 方法

在供应链管理中,库存管理无疑是重要一环,库存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供应链中每一个节点企业,对企业成本、效益、战略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行业面临的市场波动越来越多,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库存管理愈加复杂化。在被纳入供应链管理大环境下,企业如何控制库存是当务之急。

1 库存控制的内涵

库存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蓄水池,到底应该存多少水、存不存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选择。在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大趋势下,众多企业及理论学者认为,库存已经不是企业保证供货的唯一选择,而应该是用来调节企业供求平衡的均衡器。库存应该是帮助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一个工具,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库存应该成为一个缓冲器。

1.1库存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库存包括一切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不论这些资源是将来要用到的还是当前需要使用的。对此需要明确:一是资源的闲置问题,只要没有发挥即时作用就是闲置;二是闲置的空间位置问题,不一定只有在仓库里闲置的才叫库存,在任何空间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都叫库存。而行业中狭义的库存主要是指在企业仓库中闲置的资源。

1.2影响企业库存控制的因素

在库存管理中,影响库存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库存控制管理系统自身的各要素,如管理制度、人员安排、设施设备、管理方法等,这些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影响企业库存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九个方面:一是企业服务水平的要求,二是库存补充的提前期,三是仓库储存的产品种类,四是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五是运输的状态,六是信息处理能力,七是库存管理水平,八是资金周转,九是价格和成本。

2 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类问题

一是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很多企业由于订单数量较多,但又没有及时将延迟订单的信息反馈给顾客,导致顾客的不满,对订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库存控制过程中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在供应链的大环境中,每个节点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各类信息量大繁杂,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些信息必然会发生各类错乱和不畅,因此,需要企业之间注重沟通,充分协调,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让信息客观真实、及时快速地进行传递。三是客户服务水平理解上的偏差。客户服务水平不单单只有订货满足率,同时还包括总周转时间、提前交货率、延后交货时间等,这些服务性指标也是不容忽视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一致同样会导致库存控制出现问题。

2.2供应链的运作问题

一是缺乏供应链的系统观念。任何一个系统的高效运转都离不开每一个组成部分作用的发挥。在供应链上,每个节点企业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出于不同的目的,各节点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如果缺乏系统观念、整体意识、共赢思想,必然造成供应链系统运转不畅,也一定会影响整个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效益。如欧洲一家计算机制造商,某种零件的组装作业采用的是每笔订货费作为它的绩效评价指标,企业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在如何降低订货成本上,忽略了这样做对整体供应链上的其他制造商和分销商造成的影响,结果导致了该企业一直维持过高的库存来保证大批量的订货生产,使库存水平近于饱和状态。二是合作与协调深度不够。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出于各自目的,会存在一定的隐私或保护性。特别是在安全库存方面,许多情况下信息并不是真实的或透明的。因此,在供应链整体运行中,各企业间的合作、协调并不完全是真心实意的,由此就会导致企业的交货期延长、库存数据不一致,甚至严重失真,客户满意度也随之下降,库存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是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要以长期、互利为前提。通过合作与协调,可以更好地完善供应链的结构,从而更好的稳定供需合作关系。三是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供应链涉及企业众多,每个企业也都在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外界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库存的变动,而且很多时候外界的不确定因素是企业不能掌控的。企业要全面分析把握,而不能仅靠估计某方面来确定,这样只会造成物品库存的增加或者不足的现象。

3 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方法

在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大环境下,基于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多数企业采用的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是VMI管理系统。

3.1VMI管理系统的内涵

VMI管理系统即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在此策略下,供方为主导,可以对需求方在库存方面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制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库存管理策略。因此,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中供需双方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供需双方合作过程中充分遵守互惠互利原则,合作共赢,不断改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3.2VMI管理系统的优势

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各方库存。VMI管理过程中,主要由供应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利,供应商通过收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分销中心、仓库的相关数据,实现需求和供应相结合,掌握准确的库存数据,最终实现各方库存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库存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牛鞭效应的风险。VMI管理过程中,要求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要加强合作,通过现代化信息工具,实现数据交换,共享生产、销售、需求等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带来的风险,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真实透明、快速传递的各类信息能够让供应商准确掌握相关数据,快速制定正确的库存管理策略,大幅度缓解下游企业的库存压力,从而有效降低牛鞭效应产生的风险。

3.3VMI实施的主要内容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供应商进行组织机构的变革或业务重组。在VMI管理系统下,供应商组织机构的部分职能要发生一定变化,各部门的业务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订货管理部门要增加对下游客户库存相关数据的收集。只有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业务主体,才能推动VMI管理往下进行。二是供应商要建立物流网络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看似相对独立,实际上与运输、配送等物流基本活动密切相关。在VMI管理系统中,供应商要想高效管理库存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网络管理系统,涵盖大部分物流活动,以保证相关物流信息准确无误,为VMI管理系统最大化发挥作用提供保证。三是供应商要建立准确的客户需求数据库。真实、准确的信息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基础保证,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及其变化,供应商才能正确掌握反映市场需求变化的需求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四是供应商与其客户建立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共同协商,真诚合作,达成一致目标,为库存控制方面的共赢保驾护航。

3.4VMI实施的关键因素

供应商管理库存要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第一,供应商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预测分析能力,这是影响供应商管理库存效果的核心因素。供应商要能够根据原材料市场变化及价格走势做出物资价格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同时,供应商还要按照市场预测对库存进行调整,将库存调整结果和物资库存的变化情况及时通报给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第二,供需双方要建立搭建准确的信息平台。准确、及时、顺畅的信息是VMI实施的无形保障,在此基础上供应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三,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双方进行有效制约。要明确界定双方的相关职责,特别是在供应商库存管理过程中,要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估,对其进行监督,促进双方合作共赢。

4 结语

总之,库存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库存控制也是实现价值链增值的重要环节。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库存是一种资产,是维持正常生产,保持连续应付不确定需求的“缓冲器”。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库存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机会成本。因此,明确当前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且用运合理的方法解决,做好库存控制,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第一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炬香,王安麟,胡宗武.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库存[J].制造业自动化,2001(3).

F274

A

2096-0298(2016)11(a)-112-02

猜你喜欢

库存供应商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