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下新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6-07-14新疆大学研究生院朱书敏

中国商论 2016年3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城镇化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 朱书敏

新时期下新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 朱书敏

新疆农村金融在近30年的改革中不断完善,对新疆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出现的问题也很多,资源配置效率依然不高。随着农村经济向“新常态”转变,以及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三农”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疆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新旧两方面问题的考验。为此,本文针对实现新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

农村金融 新常态 城镇化 金融机构

1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新疆农村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形成了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服务于“三农”的发展。其中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及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农信社处于农村金融的基层,与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能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农村中80%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70%的乡镇企业所需资金都是由农信社提供的,但是仍然存在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外,保险机构在新疆农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展的业务中,主要针对非生产性领域,如财产保险、医疗保险等。自2003年,新疆启动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之后经历了试点扩面、全面推进和全面建立三个重要阶段。已开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53个试点县(市)占全疆总县(市、区)数的53.5%;覆盖农牧业人口630.5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总数的49.5%;在53个县(市)中,参合农牧民542.8万人,农牧民参合率达到86.1%。但是保险机构在农村发展中也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首先,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推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定点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差,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农牧区合作医疗总体水平不高,保障程度低;由于部分农民社会医疗保障知识缺乏,导致保险机构筹资难度加大。其次,由于保险机构在农村的业务主要针对非生产领域,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新疆,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而农业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征,农户更需要的农作物保险、养殖业保险却很缺乏。

2 新时期下新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新常态”下,新疆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新疆农村金融要突破现有困境,促进“新常态”下金融发挥的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支农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以下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质量问题,需求主体的质量决定了农村金融的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风险,同时也决定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意愿。其次,要解决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多元化增长,对于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也不断涌现,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存贷款需求,而目前新疆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另外,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农村居民的贷款要求苛刻,农民的贷款需求时常得不到实现,抑制了农村的发展。最后,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建设及监管应有别于一般性的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如何实行经济职能是决定农村金融制度与农村经济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2.2“城镇化”下,新疆农村金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新时期新疆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资金和人力资源会在当地产生集聚效应,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农村“产业”城镇化;另一部分人力要素则会向城市流入,形成“人口”城镇化现象。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金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所以面对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破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同时实现农村金融自身的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新时期下新疆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划清政府职能

财政和金融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政府对新疆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已经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这些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甚至浪费问题。因此,在划分清楚政府支农与金融职能界限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机制将财政投资与金融投资有机结合,形成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主、政府政策扶持为辅的格局。一是要加强政策性扶持,政府应从财政、税收和人才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例如,针对农村金融风险大的问题,政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担保资金库,相当于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再保险,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打消风险顾虑;另外,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引进,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政府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经济的流入,并加强资金运营的监管。例如,引导社会公益机构的涉农资金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引导农村个人闲散资金进入农村资金互助社,参与入股,使得农户能够享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红利。三是划清政府支农与金融机构职能的界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独立。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市场化,适当放宽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时为保证金融机构的营利性特点,政府应依据统一的标准给予其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其在农村提供服务的意愿。最终形成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面。

3.2结合城镇化实际情况,完善金融服务

根据新疆城镇化推进的实际情况来实现农村金融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要走在城镇化的前头,更好地服务于“三农”。首先,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改革紧跟其后,土地流转得到释放。因此,农户可以将土地抵押来取得贷款,此时农村金融机构就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具有公信力的产权价值与担保制度。二是要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的法律赋权,这样才能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信用征信体系,加强农户对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其次,要改变农村资金被用于城市发展的困境。有效运用农村自有资源并积极引入外部资金,为农村城镇化提供金融支持,弥补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充分发挥金融建设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再次,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随着人口集聚效应,农户将会改变原有的收入方式,不再单纯的依靠小农经济。例如,进厂打工、开办个体工商企业等;另外,在离开原有土地时,农民会获得一笔较大的征地补偿。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就会产生闲置资金,对于理财和增加收入的需求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顺应农民需求,开展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在满足农户理财需求的同时,将吸收的存款用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城镇化下,作为农业大省的新疆,农业结构产生变化,逐渐趋于规模化产业化,根据农业收益低,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等为锁定风险,对于相关的农业保险险种和期货产品有极大的需求。所以保险机构应该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完善的期货市场,切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1] 张宁宁.“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6(06).

[2] 吴霞.新疆农村城镇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塔里木大学, 2014.

[3] 张双杰.新疆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

F323

A

2096-0298(2016)11(a)-017-02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机构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家乡的城镇化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