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降低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申请门槛 以引进外籍人才

2016-07-14许建明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居留证新加坡人外籍

□ 文/ 许建明



中国降低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申请门槛以引进外籍人才

□ 文/ 许建明

为了把中国打造成更具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经济体,中国已于2016年3月1日出台引进更多外籍人才的新举措,以便于外籍人才尤其是华裔更顺利地通过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申请。

凡是外籍华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可能出生在国外的中国人如新加坡人等)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工作满4年,均满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申请条件。

这是中国对外公布的十项人才引进举措之一,其目的是引进外籍人才(包括技能型外籍人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中国公民、外国留学生、企业家以及创新型人才等) 落户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部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这里被称作“中国硅谷”。

北京市将单独实行由上海于2015年7月出台的另一项涵盖10项人才引进举措的“一揽子政策”,该政策旨在降低外籍人才签证、移民申请的门槛,提高他们通过在华永久居留申请的几率。

上海市出台的其中一条政策规定,凡连续4年年收入达60万元,且年缴个税12万元的在沪外籍人才均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上海市将取消其工作签证手续,赋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持证人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中国公安部在其网站推出20项引进外籍人才的政策,但并未针对北京有关方案中的薪酬和缴税要求作出细节说明。

引进华裔及其他外籍人才

1、外籍人才及其家属可携带由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推荐函,通过“专门服务窗口”办理在华永久居留申请;

2、中关村将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负责受理在华永久居留申请以及提供咨询服务;

3、华裔人才在华永久居留申请的审批期限将由此前的180日内缩短至50日内;

4、在中关村创业的华裔人才可申请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5、具有博士学位或在中关村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华裔人才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6、中关村将实施积分制评估制度,为符合在华永久居留申请要求的外籍人才提供便利;

7、外国留学生可到中关村短期实习,以及兼职创业;

8、居住在中关村以外、满足薪资、缴税要求的外籍人才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申请要求参照上海市的相关政策:连续4年年收入达60万元人民币,且年缴个税12万元人民币;

9、凡已成功获得两次2~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的外籍人才,有效期满后,可申请办理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10、部分国家人员可享受144小时过境免签;

11、凡持有中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长期工作居留许可”的外籍人才可聘用外籍家庭佣工。目前,尚未实施。

中国公安部网站称,此举意在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自2013年以来的号召,通过引进外籍人才落户中关村和北京市,来加快中国的创新步伐。这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开展产业升级离不开国际化人才。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难度极高的居住权许可申请之一。自2004年以来,平均每年仅签发248张。

2015年11月,中关村的一位高级官员倡议签发“海外华人身份证”,准许持有人享有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但是,该身份证并不在各项新举措之列。

詹姆斯・陈,现年40岁,新加坡人。从2011年开始就在中关村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作,符合中关村在华永久居留许可的申请条件。出于爱国主义情怀,他对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饶有兴致。

自2010年以来,由于他的工作签证在每年的8月份到期,陈先生须到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有关部门办理续签手续,办理时间达3个星期。因此,他这些年未曾与家人一起庆祝过每年8月9日的“新加坡国庆节”。

“我确实要申请办理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一旦申请成功,我就可以回新加坡过国庆节了。” 陈先生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如是说。

陈扬,现年55岁,信息技术总监。此前是中国公民,后于1997年加入日本国籍,拥有博士学位。他希望能够申请到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拜访中国军事单位的客户了。

陈先生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说:“我上年纪了,而且我的家人都住在中国。申请到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以让我重归故里。”

尼克・宋,现年44岁,新加坡人。他跟别人合伙在北京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表示,倘若成为中国永久居民,其海外收入或将受到中国税率的影响。因此,他对申请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持保留态度。

据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移民法专家刘国富教授介绍,中国出台的各项新举措将把北京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外国人士开放度最高的城市。目前,在京工作的外籍人才在北京劳动力人口数量中的所占比重不足1%。

谈到为什么中关村将外籍华人纳入人才引进范围时,刘教授说:“这是因为外籍华人与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对中国的亲切感最强,最热忱于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许志亮编译

来源:新加坡《海峡时报》

(作者系新加坡《海峡时报》中国区总编)

猜你喜欢

居留证新加坡人外籍
新加坡人不爱做饭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论高校如何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启动
新年“希望球”
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外籍将军——洪水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