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6-07-13杨绘新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杨绘新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总校牛角沟小学校点,河北 青龙 066500)



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杨绘新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总校牛角沟小学校点,河北青龙0665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课堂游戏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质疑,为学生创造质疑、实践、争论的机会,并以积极的评价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兴趣能够持久。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教学的改革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我们的课堂也要逐渐成为学生自由获取知识的圣地。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激发,这种教学上的改革和变化肯定是比传统教学有着更大优势的,也是一个令人可喜的进步。数学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只有入迷了,他们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激发,智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各项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课堂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这个充满了无穷活力与魅力的空间中自由驰骋,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充满热情地去追求数学美。

一、教师要有亲和力,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上数学课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对学生亲和有礼,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这样,学生不仅喜欢教师,还会因此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愿意听教师的话,遵循教师的指导去进行学习和练习。

有的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上,反而对于自身的素质、水平要求不高;有的教师不修边幅,谈吐粗鲁,有的教师将自己隔离在学生之外,与学生没有心灵的沟通,这样怎能让学生喜欢呢?就更谈不上喜欢教师所教的课了。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很难改变,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教师没有好感,即使教师的课再有趣,他们的兴趣也不会高,最终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了。

二、为学生创设教学游戏与活动

兴趣是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的良好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够从新课学习中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激发,就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游戏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还能直接、有效、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游戏中,学生的无意注意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变成有意注意,学生的间接兴趣也会由此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在对新课进行导入时,教师要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些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数学学习,效果自然很高。

三、设计教学疑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心理学上来说,问题是引起人的探究兴趣的最基本的因素,人的思维也会因为质疑而得到激发和拓展。通过提问,学生以往那种只解题不反思的学习状态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思考使学生展开了学习与探究,疑问则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激发。

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一种较为低级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动手实践、创造图形、展示物体等方式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激发,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实践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与实验,在简单的测量、多样的拼摆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就会急速运转,带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与发现数学知识,进而轻松、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动手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它所取得的效果是其他的学习方式难以达到的。

四、为学生创造讨论的机会

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觉非常艰苦,同时,数学不允许一丁点错误,也要求学生能够耐心、细致。如果学生比较懒怠,不想动脑筋思考,他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就没有太大的激情,也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真钻研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能够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对数学知识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让学生同桌讨论或是小组讨论,为他们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得到激发,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每个人都能发言,都能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与概括。

五、多表扬和鼓励学生

当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教师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兴趣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兴趣也不太稳定,一般情况下都是短暂的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当人们体验到了成功和胜利时,便会激发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心理,教师要努力设法消除,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与表扬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志得意满、如沐春风之感,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观点也敢于大胆阐述。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点滴体会,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对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精确的掌控,就能有效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林永荣.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4).

[2]谢文秋.把小学数学课堂还给孩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责任编辑金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8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62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