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2016-07-13韩海涛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探究能力

韩海涛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

韩海涛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河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启的心灵之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探究能力。提倡家校共建阅读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关键词:良好氛围;探究能力;阅读方法

阅读始终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表面上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和语文教学质量,而从深层次来讲就是能不能在阅读中擦出思想的火花,让自己的人格魅力绽放光彩。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家校共建自由阅读空间

教师不要让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只为成绩和考试服务,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一点点地被消磨掉。在班级和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更能让学生的情绪在阅读中产生共鸣,陪伴学生度过一段美妙时光,品味出与古今伟人心灵对话乐趣。它会带领学生面对内心,面对生命,更是提供智慧、抚慰和解决问题之道。然而阅读习惯从来不只是在学校教师的督促下养成的,它和学生的家庭环境,父母的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提倡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时,更要倡导家长要做到用心陪伴与引领。一些学生表示他们热爱阅读也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一个家庭如果能在父母的带领下耳濡目染,那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受到极大地促进和尊重。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主题是走进伟大领袖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在教授这组课文时,我提前布置和家长搜集整理并阅读关于毛泽东的故事和诗词,由于学生对毛泽东了解的不是很多,而学生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都参与进来,为学生推荐关于毛泽东的文章和故事,这样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伟人,重温伟人的风采。同时也掀起了一股阅读毛泽东诗词的浪潮。家庭的支持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做能独立思考的个性学生

独立思考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自然就应该把学生的个性释放出来。我们图书馆里收藏了很多浓缩版的名著,也鼓励学生借阅。但是个人认为这些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书籍,只保留了故事框架和基本情节,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学生习惯了看梗概,在阅读课文时也习惯了先总结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如果拿掉了最优美的文字和最值得回味的细节,孩子们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总结中心思想千篇一律,就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真正的思考。长此以往,也就使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个性体验和深入思考。

提升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离不开良好课外阅读的奠基。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以供课外阅读训练所用。在课外阅读训练中,学生应做到多种感官并用,才能在阅读中获取最大效益。这就要求在阅读的时候要对感受独特深刻的语句或者词汇进行简单的标记,并在一旁做出批注,读后的一些所想所感,心灵的触动等,都可以写下来,日后与同学老师交流,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例如,我每次在教学中都会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后谈谈哪些句子对你触动最大?哪些句子感受最深?再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这样增长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多种多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掌握阅读的方法就会事倍功半,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进行阅读的方法、步骤。

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我常指导学生先做到:初读和精读。所谓的初读是指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全文,对课文有一个总体认识,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精读是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要求,深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这两种阅读方法时,我还经常用两种朗读方式达到我所希望的教学效果,那就是朗读和默读。朗读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能集中注意力更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文章最后五壮士跳下悬崖时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在课上我让学生齐读感受口号的壮烈豪迈,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如果说朗读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么默读就是要求学生安静下来阅读思考,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在默读时学生的思绪才会飞扬,才会发现文字的奇妙,才能让学生在安静的思考中与作者的心灵共舞。

总之,阅读的作用在于能打动人心,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塑造自己,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重任。只有经过我们用心的思考和不断地探索,才能寻求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适合教育发展的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反思,但愿阅读教学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发现新模式、新方法。

[责任编辑张景贤]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30-3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15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探究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