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2016-07-11杨柳青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中外医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血尿酸

杨柳青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 350001



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杨柳青
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持慢性心衰患者50例为心衰组、正常人群40例为对照组,其中NYHA分级中II级12例,III 级25例,IV级13例,比较各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血尿酸水平,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心衰组及其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与对照组在LVEF、LAD、LVED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心功能II级、III级、IV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05.4±90.2)umol/L、(375.4±75.7)umol/L、(419.5±105.8)umol/L、(493.7±88.3)u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3±78.5)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LVEDD、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水平正相关,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血尿酸;相关性

据统计,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发生率约1.0%~3.0%,而其病死率高约40%,好发于老年人群[1],为此早期及时发现慢性心衰,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慢性心衰对降低其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表明慢性心衰发病机制复杂,与内皮功能紊乱、炎性反应等相关[2]。尿酸作为患者嘌呤代谢产物,近年来有研究证明高血尿酸水平不仅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尿酸本身在慢性心衰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参与作用,被认为是慢性心衰诊治判断、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之一[3]。临床实践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恶化多与高尿酸有关,高尿酸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一项高危因素。基于此,该研究通过前瞻性对照分析,比较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50例的慢性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以为疾病临床治疗、预后改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学分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心功能等相关检查证实;③年龄60岁以上,85岁以下;④肝肾功能正常、沟通能力正常;⑤相关资料完整。将50例慢性心衰患者标记为心衰组,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7.0)岁。病因:冠心病23例,高血压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肺心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II级12例,III级25例,IV级13例。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正常人群40例,标记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70.8±7.3)岁。均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恶性肿瘤、凝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异常、相关资料不全等患者。该研究所有对象知情同意,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50例慢性心衰患者与40例正常人群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Vivid7多功能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生产)完成,探头频率2.5 MHz~3.5 MHz。选择平或侧卧位,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进行测定。另外,所有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4mL静脉血,常规离心提取血清,保存在专业医用冰箱中待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00)测定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参考值:女性在350 umol/L以下,男性在420 umol/L以下,若比上述范围大则判断为高尿酸血症。

1.3统计方法

2结果

2.1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心衰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AD、LVEDD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41、5.118、8.305,P<0.05)。心功能II级、III级、IV级患者LVEF、LA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5、14.251、18.077,2.228、4.192、4.533,5.315、8.059、7.021,P<0.05)。详见表1。

表1 各组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各组血尿酸水平比较

心衰组、心功能II级、III级、IV级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9、3.475、5.813、8.029,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尿酸水平比较[(±s),umol/L]

表2 各组血尿酸水平比较[(±s),u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血尿酸水平对照组(n=40)心衰组(n=50)II级(n=12)III级(n=25)IV级(n=13)286.3±78.5(405.4±90.2)*(375.4±75.7)*(419.5±105.8)*(493.7±88.3)*

2.3 Spearman相关分析

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EDD、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42,P<0.05),血尿酸水平与LVEF负相关(r=-0.25,P<0.05)。

3讨论

慢性心衰主要由各种心脏病致使周围组织器官供血缺乏引起,其发病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及冠心病发生率增多形势下不断上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证实老年慢性心衰合并高尿酸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认为血尿酸水平可作为慢性心衰心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4]。该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以突出血尿酸水平在慢性心衰患者心损害程度、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为临床疾病诊治、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慢性心衰患者基础病理生理特点为心室重构,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在心室重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尿酸作为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物(三氧基嘌呤,弱酸性,氧化应激代谢产物),20%从食物中获取,多由体内嘌呤生物合成而来,主要是在黄嘌呤、次黄嘌呤氧化酶影响下产生,而尿酸排泄主要经由肾脏、消化道,特别是肾脏,剩余则由肠道降解。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其心脏输血量减少,致使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兴奋交感神经致使相关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进而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促使尿酸排除量减少,而血尿酸水平则显著升高。目前临床用于心功能指标、心功能分级常见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其中常见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等。该研究结果显示心衰组患者LVEF明显比对照组低,LAD、LVEDD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衰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LVEF、LA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慢性心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损害症状,且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功能损害越严重,与唐帅[5]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麦海源[6]等人研究表明高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密切相关,加强血尿酸监测能有效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效果。依据NYHA分级,50例慢性心衰患者中心功能II级12例,III级25例,IV级13例,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尿酸水平[(375.4±75.7)、(419.5±105.8)、(493.7±88.3)]umol/L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LVEDD、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25、0.42),而与LVEF负相关(r=-0.25),提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与舒燕[7](r=0.23、0.41、-0.24,对应血尿酸与LVEDD、心功能分级、LVEF关系)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目前临床关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之间关系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包括:①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越严重,心功能分级越高,肾脏缺血缺氧越严重,易出现低氧血症,增加糖酵解,减少三磷酸腺苷生成,进而促使嘌呤降解成尿酸等,而尿酸水平上升则对钙离子通道造成不良影响,加重心肌耗氧症状,致使心肌收缩功能减弱。②尿酸代谢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会生成大量氧自由基,损伤内皮功能,致使一氧化氮水平下降,引发系列炎性反应,进而加重心衰[8]。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尿酸排出减少,而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④慢性心衰病情越严重,肾脏灌注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另外胃肠道壁血管灌注不足也会造成尿酸盐排出减少,致使血尿酸水平上升。该研究结果表明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为此可见血尿酸水平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判断的预测因子之一,但受患者样本例数少、选择标准(如心功能分级II级及以上)等影响,对两者之间关系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扩大研究分析,同时关于血尿酸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该研究尚未涉及,为该研究不足,也是笔者日后研究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EF呈现负相关,与LVEDD、心功能分级呈现正相关特点,血尿酸水平可作为慢性心衰心功能损害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关于其相互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李军,夏玉琨.血尿酸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89-291.

[2]李竹,张蕾,常宏,等.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和血尿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444-4445.

[3]马淑云.慢性心力衰竭及程度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8):29-30.

[4]文书,陈明伟,许乾雁,等.脑钠素及血尿酸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4):1875-1877.

[5]唐帅,李林峪.血尿酸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评估上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1231-1233.

[6]麦海源,黄建明,周祖勇,等.122例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及心功能检查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7):899-901.

[7]舒燕,姜荣建,孔洪,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和尿酸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0):1041-1043.

[8]戴月,王萍,唐静辉,等.尿酸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34):54-55.

A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Detection Results of Serum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YANG Liu-qing
Fujian province hospital of cardiology From green,Fuzhou,Fujian Province,35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serum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CHF).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marked as the heart failure group,40 normal people were mark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12 cases in NYHA grade II,25 cases in NYHA grade III,13 cases in NYHA grade IV among them,echocardiography and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groups,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serum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CHF)was analyzed by using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VEF,LAD and LVEDD between the heart failure group,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Serum uric acid of the heart failure group,cardiac function grade II,III and IV were(405.4±90.2)umol/L,(375.4±75.7)umol/L,(419.5±105.8)umol/L,(493.7±88.3)umol/L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86.3±78.5)umol/L(P<0.05).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LVEDD,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LVEF(P<0.05).Conclusion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and serum uric acid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damage degree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Serumuric acid;Correlation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6(a)-0017-03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5.16.017

[作者简介]杨柳青(1964.9-),女,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哀。

收稿日期:(2016-03-11)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