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及护理

2016-07-10郭坤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糖尿病足并发症

郭坤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均实施VSD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整体护理)各24例。评估护理满意程度,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23例(95.8%),并发症发生2例(8.3%);对照组护理满意18例(75.0%),并发症发生8例(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足;VSD引流;并发症;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147-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糖尿病足的发病人数[1]。该疾病为糖尿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师和患者关注的重点。对此,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VSD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6月—2015年6月。依据《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2],患者经临床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后确诊;同时排除认知障碍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3例(54.2%),女性11例(45.8%);年龄28~73岁,平均(46.2±1.5)岁。糖尿病病程2~8年,平均(4.3±0.6)年;Wanger分级:2级3例、3级16例、4级5例。在试验组中,男性14例(58.3%),女性10例(41.7%);年龄26~75岁,平均(48.0±2.2)岁。糖尿病病程3~10年,平均(4.6±1.0)年;Wanger分级:2级5例、3级13例、4级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治疗方法

清除患者足部创面上的脓液、渗液、坏死组织,确保可见健康组织,促使陈旧性创面变为急性创面。将VSD敷料覆盖在创面上,使用透明薄膜封闭创面,范围超出创面3 cm以上,从薄膜下方引出引流管,和负压吸引装置连接,打开阀门实现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 -400~600 mmHg之间。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健康宣教,讲解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后效果,告知相关并发症,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改正错误的疾病认知。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变化,做好基础护理操作;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干预指导。

1.3.2 试验组 采用整体护理,具体如下:①引流前护理。第一,心理护理。VSD治疗前向患者介绍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观察重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针对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采用听音乐、看视频、交谈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第二,床上训练。VSD方案一般需要1~2周时间,患者在此期间需要卧床休养,限制了身体活动,不仅会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还容易提高血糖水平[3]。对此,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运动训练方案,例如下肢抬高、上肢拉力练习、关节旋转活动等。指导患者学会正确的运动方式,坚持每日训练,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约束感。②引流中护理。第一,敷料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敷料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干结变硬,则考虑存在密封不严现象(48 h以内),或者渗液完全被吸收(48 h以外)。除此之外,还要观察是否出现引流管堵塞、负压异常等情况。第二,引流管理。合理控制负压水平,一般在-400~600 mmHg之间,压力小则坏死组织吸引效果差,压力大则会增加疼痛感,甚至引起皮瓣坏死、创面延迟愈合等,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4]。如果引流液数量大、颜色鲜红,要考虑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及时告知医师对症处理。另外,引流瓶定期更换,做好消毒工作。第三,异常处理。一是堵管,表现为引流管鼓起、没有分泌物引出,拔管后缺乏吸引感,且管道内的引流物干结。分析堵管原因,例如管道受压、折叠,或者负压停止、压力小等。对此,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翻身活动时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压迫管道;堵管后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确保疏通后继续引流。二是漏气,主要发生在创面大的患者中,以及引流管的接口处、皮肤褶皱处。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并教导患者观察漏气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③引流后护理。第一,营养干预。患者在VSD治疗期间体内流失大量蛋白质,而且血糖水平波动,会影响负氮平衡,不利于创面愈合。对此,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规划,既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又不会造成血糖升高情况[5-6]。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教育,学会简单的血糖监测方法。第二,用药指导。患者在使用血糖控制药物的同时,还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等,护理人员要准确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严格控制用药剂量,确保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同时告知常见的不良反应,学会简单的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第三,便秘防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针对便秘,其一是调整患者的饮食,增加纤维素摄入量;其二是加强患者的床上运动,同时护理人员每日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胃运动,增强消化功能;其三是配合使用通便药物,必要时采取清洁灌肠措施。第四,出院宣教。糖尿病具有终身性,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对于疾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②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③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常见如疼痛、便秘、压疮、营养不良等。

1.5 统计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由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23例,占比95.8%;对照组护理满意18例,占比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疼痛、便秘、压疮、营养不良上共计出现2例,发生率为8.3%;对照组共计出现8例,发生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VSD治疗方案通过将敷料覆盖在创面上,使创面处于封闭状态,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吸除渗液、坏死组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糖尿病足并发症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