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消除的对策

2016-07-10于琳

经济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高校辅导员障碍

摘 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提供益处。高校辅导员对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221-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交往的需要,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的欲望,渴望被理解与尊重。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情绪化色差较重,生活经验也不丰富,给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带来障碍。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管理者在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同时要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肩负起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由于大学生认知、个性特征、家庭教育以及个体适应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交际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低的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大学生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会因为学习不好,总会觉得低人一等。一部分大学生也会因为家庭贫困、父母离异衣着简朴、举止笨拙感到别人看不起他,从而对他人的看法及态度非常敏感总是想要掩饰自己主观上认为的缺点,害怕被与之交往者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能被其肯定。另外还有一部分身体残疾的大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感到不安,在交往中呈现心理防备,甚至充满敌意。

(二)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多数由于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体验强烈模仿与暗示强化了恐惧心理。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时,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紧张、害怕,往往还伴随着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以至于出现手足无措、语无伦次、坐立不安等。在奖助学金的评比、班干竞选、学生会竞选的挫败感也会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恐惧心理。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缺乏自我安全感,不恰当的心理防御也会造成人际交往中的恐惧心理。由于对自己的认识偏见和对他人的消极评价使许多大学生在自己的人际交往中产生自卑、猜疑等不良心理,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他们为了回避交往中的恐惧,通常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大大阻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三)自我中心

自我为中心是由不正当的价值观念而引起的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别人对自己应该承认、理解、接受和尊重,却很少关心他人唯我独尊,自尊心过强,具有明显的嫉妒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交往中只在意自己利益的实现,而忽视甚至损害了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他们只倾向于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忽略他人的想法,不为他人考虑,做事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喜欢指挥他人。另一部分人表现为把自己真正的想法、感觉、欲望隐藏起来。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拒绝与他人的交往。大部分学生都承认在人际关系中,和同学保持和谐关系比较容易,但与他人做知心朋友会比较困难。自我封闭心理的原因,一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愿意把心扉向别入敞开,遇事喜欢闷在心里,不愿将真实的自我暴露给他人。二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加,这些人在进入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能力差等问题。加之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遇到问题后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的心理。三是一部分学生在缺少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父母经常吵架,或有的父母离异,长期不能得到家长的关注与爱护,在人际交往中既不愿主动关心他人,也不接受他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

二、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人际交往障碍,针对这些障碍高校辅导员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做好大学生心理调试

高校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交往,因为交往的能力和交往的艺术只能在交往中形成和提高。对大学生的成绩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总而言之,克服交往心理障碍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决心。在学生入校后引导他们增强结交新朋友,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消除不良心理障碍。深入寝室,发现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谈心、班团活动等方式消除彼此间不良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交往的心理障碍,特别应该明确认识社交是增长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现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必须主动参加社交。与此同时要调整心态,多参加交往活动。引导学生加入社团,在社团活动中不断锻炼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消除障碍。

(二)推广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的巨大资源。朋辈心理辅导是彼此熟悉的朋友、同学对周围年龄相当者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诉、支持、安慰或咨询的服务。朋辈通常会有相似的信念、价值观、人格特征、兴趣、爱好、年龄和经验等,所以朋辈心理辅导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同辈之间的观点和看法。由同辈出面进行指导、说服或教育,许多问题就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产生信任和情感共鸣。朋辈心理辅导可以采取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式。在个体辅导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或朋友提供专注倾听、合理劝导、理性分析、真诚安慰,将心理辅导融于谈心互动等生活细节,对现存的人际障碍进行梳理与指导,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在团体辅导中大学生通过人际交互作用,在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探索自我、帮助他人、解决困扰,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训练

大学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人际交往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与人际交往障碍有关。高校辅导员在做好常规性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辅导,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疏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预警机制,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开展各种团体咨询、辅导训练,通过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团体情景,使大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绪变化,学会赞美从而增进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友谊,使人际关系充满和谐。在团体咨询中使大学生学会心理换位,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获得他人的帮助,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的同时学会主动地、自愿地与他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在无形中变得和谐,体验人际交往的真谛。

总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积极的引导,密切关注学生在交往中出现的障碍,进行分析、解决。同时高校辅导员更要为大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晓明,杨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 林静.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作用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作者简介:于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现任职务:黑河学院辅导员,职称:助教。)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高校辅导员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