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审视

2016-07-10任毅杨羽

经济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工业化信息化

任毅 杨羽

摘 要:当前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工业的必然趋势。我国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确立了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强调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其中,信息化作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助推器,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各地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并呈现出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文章以信息化的视角探讨地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并从二者之间的关系审视信息化对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化 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20-02

新型工业化,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1}

当前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各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工业的必然趋势。我国早在党的十六大上就确立了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强调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四化”的前提和保障。其中,信息化作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助推器,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信息化对工业化发展的推动效果是明显的,信息化每提高1%,工业化水平就会提高0.184%,可见信息化的显著效应。近年来,国内各地虽然在不断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布局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基层信息基础设备薄弱,社会信息水平化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地制约了当前地方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为此,各地在发展工业的进程中纷纷大力加强和配套信息化设施、整合信息产业园区、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见图1)。同时,各地在原有工业基础的层面上,纷纷探索创新型发展道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建设信息产业园区,并通过政策的扶持和指导,在具体实行时以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发展新型产业等措施来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的新型工业化产业。

一、信息化背景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对传统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通过开发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而工业化的成果又为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两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步、互为补充,逐步形成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升级,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重要的支柱和力量。当前,我国工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工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工业体系和布局上已经日趋独立和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工业发展上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技术对于工业化的助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2}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而发达国家如美国等早就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领先技术。基于此,各地在发展新型工业化时应密切关注信息化的技术进步,在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时全面采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在关键技术领域要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工业体系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体系,以实现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园区科技含量的提升。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两化”关系

工业化与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和发展形态。从现代工业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可以发现,工业化的需求在客观上不断促使新技术的产生,进而导致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了工业化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二者在相互发展中密不可分,充分体现出工业经济新形态的信息化特征。

(一)深度融合,相互渗透

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与工业化呈现出的融合与渗透关系,在发展中要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辅助,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地方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有效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提升工业建设的信息化技术和水平。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念在国外早已盛行。德国政府早在2011年就公布了德国工业4.0的战略计划,并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3}该战略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德国工业4.0作为一种新型工业发展理念,采取信息技术、网络化等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将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这一战略可说是两化融合政策的有力体现。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两者长期影响和渗透的深层次结果,这一相互影响和渗透必将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而作用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并呈现不同于以往工业进程的新特点。地方在发展新型工业中要重点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各个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信息资源与工业资源、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信息产业与工业产业等方面有机融合,才能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持续强劲增长。

当前信息化与工业化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局面,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地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应抓住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进信息化对工业化的融合渗透,引领二者的相互促进,促成两化融合的发展局面,进而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实现地方工业经济的全面提升。

(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而信息化又促进了工业化的进步和变革。工业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化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二战以后,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之所以发展迅速,这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战后主要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经济腾飞,与之相应的是这些国家的信息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原因就是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基础、能源储备、资金支持、人才补充和社会需求,而信息产业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国家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飞跃,而近几十年来信息产业的产值占据这些国家产值的重要份额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信息产业的附加值在1967年就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6%,信息产业劳动力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为45%,接近总就业人数的一半。从理论上说,如果比例达到50%,就意味着工业经济已经开始转化为信息经济。{4}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以工业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进程,通过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变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化技术进步,催生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使生产向技术密集型、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从而有效地发挥信息资源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的强力助推作用。从发达国家在二战后的工业发展进程可以看到,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快递增长带动了整个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地促进。可见,信息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成为了发展的再生动力,工业化和信息化表现出了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水平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工业增加值的160722亿元到2014年的22799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3%,已经超过了8%的增长目标。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近几年都保持在5%以上(见表1)。

201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66.56,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5.86%。其中,网络就绪度指数为60.94,增长了10.05%,增长速度最快;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为69.38,增长了3.05%;应用效益指数为72.19,增长了3.11%(见图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能够保持高速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业的稳步增长。{5}

三、小结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揭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要以信息化为主要推动力,也指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这对于地方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地区经济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提出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充分考虑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战略规划之中,才能确保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实施。各地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应根据本地情况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共同发展的方案,以信息化的技术来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以工业化的飞跃来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渗透、互为促进的大趋势下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

[基金项目:四川省南充市社科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青年课题《南充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优化产业布局研究》(NC2015C026)]

注释: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前进,2002(12):12

{2}张秋莲.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多维审视(二):信息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68-69

{3}蒋洁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J〕中国石油企业,2011(7):16-17

{4}于新东,牛少凤,于洋.美国与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2):84-85

{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估报告[R].2015(1):1-2

(作者单位:1.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作者简介:1.任毅(1980—),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医院管理;2.杨羽(1981—),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新型工业化工业化信息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