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2016-07-10张耕

经济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核心价值观

摘 要: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伴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介的广泛应用,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潮传入中国,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一些腐朽消极的社会思潮泛滥导致一些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基于此,文章试图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49-0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思想上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国社会思潮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1.社会思潮的内涵、特点。在人类社会的历程中,曾出现过很多表征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潮,对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思想家梁启超对社会思潮这样论述,他指出:“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他把社会思潮的演变过程表述为“启蒙”、“全盛”、“蜕分”、“衰落”等四个阶段。其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虽不全面,但他强调指出社会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们思想意识与社会心理的共鸣,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有规律可以遵循。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和现有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把社会思潮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以特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较为直观地方式,反映某一阶级、基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潮流中既有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又有相悖与历史前进方向的错误的社会思潮。它与时俱变,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象,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时代都存在。“当互不认识的人们,面对社会上的疑难矛盾,由于彼此间利益相近,经验与价值取向相似,他们对某种社会现象往往会不约而同的做出同样的反映。于是他们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汇合成一种思想的潮流”。

社会思潮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历史进步性。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以社会存在为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随人类历史车轮不断的变化、发展。第二,阶级代表性。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特定社会阶级维护本群体利益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代表性。第三,多样性或多变性。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等的多样化,相应地会引起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多样性及多变性。第四,传播性。社会思潮采用大众性和流行性的语言方式,易于在特定阶级、阶层中扩散和传播。第五,可塑性。社会思潮由于受到更加强大或者有说服力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可塑性。第六,能动性。一般来说,社会思潮传播流行不依赖强制力量来推动。而其本身“是对社会困境与矛盾的反思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发现,不同思潮之所以不早不晚的在某一时段出现,恰恰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疑难与矛盾存在着对应关系”。

2.社会思潮的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反映形式,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或促进或阻碍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第一,从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媒介和纽带作用,既可以深化社会意识的不同形式的内容,又可以使社会思潮本身的不同层次之间相互转化。第二,从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来看,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各种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波动,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三,在一定意义上,作为一种进发现象,会对社会政治制度等产生重要影响,甚至能够加速旧制度的灭亡以及新制度的产生。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产生原因及表现形态

1.产生原因。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也有其特定的原因。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主义的要求不相匹配。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以吸引国外资金、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等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伴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介的广泛应用,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潮不断涌入,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国内视角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极大变革,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变化,这就促使了各种思潮的产生。与此同时,国外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也随之涌入中国。第二,从国际视角来看。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是多种社会思潮出现的重要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复杂局面。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特别是资本主义滋生的各种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相互碰撞,交互并存。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传播的隐蔽性、快捷性、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为各种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为监管增加了难度。

2.表现形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展示出新的变化和多种表现形式。根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进行的调研显示,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学、伪科学。”既有改革开放以来备受社会关注的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也有新兴起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新儒学等社会思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价值体系。广义上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狭义上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数百年的社会主义价值探索过程中,分为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根据所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马克思竭其毕生精力所完成的对人类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从而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观实现了本质上的差别。正如《共产党宣言中》中所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消极腐化的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的泛滥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偏差,过多关注于经济与物质,在精神信仰层面缺乏积极向上的追求。为我们敲响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抵御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警钟。社会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巩固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注重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社会思潮。在实践中,我党注重进行理论的不断创新。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利益,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对于辨别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也产生关键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历史表明,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必须要有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思潮与观念以及价值观分歧等都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这就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引领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顺应了时代发展,有利于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梅荣正认为:社会思潮的可引领性是“在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思潮能够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引领及其制度管理的规范下,其传播方式、发展方向、社会功能等受到制约,朝着其所指明的方向不断改变。”在实践中,针对意识形态中社会思潮出现的新变化,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探索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展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才能达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1.科学把握内涵本质,善于引领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首先要科学掌握各种社会思潮的深刻本质。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社会思潮的本质、内容、传播规律、存在形式等要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善于引领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其他思潮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要善于接受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对待不合理、不科学的思想内容,要正确引领,引导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创新大众化形式,注重增强引领实效。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大众化形式,丰富宣传载体,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不仅要发挥电视、广播、报纸、主题教育活动等传统传播媒介作用,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实效性。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契机,在民间社会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实现通俗化教育,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遵循的基本准则,逐渐达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3.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共享文化发展成就。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我国经济及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层次,不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构建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充分激发文化的支撑和凝聚作用。

4.构建科学文化发展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要敢于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先进文化。要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加强对文化机构、网络媒体、娱乐空间等的监管力度,按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逐步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M].中华书局,2010(1)

[2] 本书编写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3] 赵翟.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01)

[4]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

[6]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3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J].人民论坛,2014(02)

[7] 秦宣.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J].人民论坛,2012(03)

[8]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时政频道.新华网

[9] 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 安春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J].理论观察

(作者简介:张耕(1981—),山东临清人,男,汉族,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山东聊城 252059)

(责编:芝荣)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核心价值观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为什么要重申“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