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术后肺癌患者并发症之间的量效关系

2016-07-10刘行仁王艳梅杨雁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感染率低剂量盐酸

刘行仁,王艳梅,杨雁Δ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1)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术后肺癌患者并发症之间的量效关系

刘行仁1,王艳梅2,杨雁1Δ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1)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肺癌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等)发生率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 对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1年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3组,每组22例,3组患者分别为低剂量组(200 mg/d)、中等剂量组(500 mg/d)、大剂量组(800 mg/d),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观察不同剂量组肺癌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及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 在高剂量组肺部感染率为9.09%,中剂量组为27.27%,低剂量为45.45%,低、中剂量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肺不张发生率为4.55%,中剂量组为18.18%,低剂量组为40.9%,低、中等剂量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剂量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中剂量组为27.27%,高剂量组为4.55%,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应用高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及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中剂量和低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量效关系较为明显。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肺部并发症;量效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肺癌等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手术治疗仍旧是最显著的治疗方法。由于肺癌患者年龄较大、肿瘤堵塞作用较为严重、肺功能降低、手术创伤面积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以及在手术中需要对不同的组织进行切除等原因,使得在肺癌手术的治疗中许多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时常发生[1-2]。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与普胸术后患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让肺癌患者完成术后对肺部并发症进行防治,是目前胸外科研究的重点内容。关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较多,药物的应用也不尽相同。随着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不断深入,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普胸术后肺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地深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手术后的肺部感染具有着一定的防护作用,在较高的应用剂量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然而,现阶段关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剂量与普胸手术完成后的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确定的关系分析,量效关系还处于探究摸索事情,这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4]。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效成分为溴环乙胺醇,是从鸭嘴花碱中提取获得,其有效成分在肺癌手术中的功效已经得到了证实。鸭嘴花碱起源于印度,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草,对气管中存在的痰液具有化解稀释作用[5-6]。目前,溴环乙胺醇已经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获得,化学合成物也在祛痰方面体现一定的效果,对呼吸道中的痰液具体一定的化解作用,与天然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着相同的作用,从而体现出对呼吸道的清洁作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肺部中痰液化解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消除炎症方面具有消炎作用,在消除自由基方面具有着抗氧化作用[7];能够与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进行作用,从而促进肺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起到抗组胺的功效,与神经元中的钠离子相互作用起到局部麻痹效果,可以加强呼吸道纤毛运动效果起到对粘液的清除作用[8-9];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与其它药物一起起到协同作用;有关的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量效关系较为显著,高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表现出较优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1年间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1.5~81.4岁,平均年龄为(63.8±7.36)岁。66例患者均为本院胸外科同科属医师进行的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方式为通过双腔气管插管方法来进行全身的麻醉,在麻醉时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将6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22例。高剂量组男性16例,女性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3.4±7.1)岁;中剂量组有男性15例,女性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9±7.6)岁;低剂量组,男性15例,女性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2±8.3)岁;这3组患者在手术的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者手术之前的评估中均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手术中未发现手术死亡现象、手术中没有转开胸手术以及患者手术后的死亡等。患者的家属及其患者本身对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获得了知情同意,并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书;研究也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患者入选规则: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0~80岁,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诊断方式包括:细针抽吸活检、痰液细胞学、胸部X线摄影、支气管镜等;患者正手术前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为I-IIIa期;经核素、CT扫描等无远处转移患者,主要为淋巴结、肝、肾上腺、脑等实质性脏器;患者不存在远处的淋巴结转移症状;患者在手术前要进行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以及心脏、腹部彩超等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为患者的肾、心、肝脏等重要内脏的功能不存在异常;最近几个月内患者不存在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或者不具有心绞痛症状,不存在显著的手术禁忌;患者的手术比较顺利,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死亡,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存在心肺功能损伤,患者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等意外的伤害,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观察指标:①肺不张:按照患者在临床中的症状,并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报告、胸片检测报告来分析患者是否出现肺不张并发症;②肺部感染:对患者手术完成后的痰进行培养,并观察痰液的特征,并结合患者的胸片报告来分析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现象;患者痰液特征:对患者的粘液情况进行观察,可以将粘液情况分为稀薄痰液、较稀痰液以及粘稠痰液;患者咳痰难度大小:以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对患者咳痰难易的描述,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可以将其评为容易、较易、困难3个等级;③其它:观察患者的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 方法

低剂量组(200 mg/d)、中等剂量组(500 mg/d)及大剂量组(800 mg/d)应用药物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31314),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方式为持续静脉泵入,其中低剂量组每天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00 mg,连续7 d;中剂量组每天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500 mg,连续7 d;高剂量组每天持续泵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800 mg,连续7 d;泵入速度为1 mg/min。对患者连续的服用药物1 w后,对3组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痰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患者的胸片报告,分析患者的咳痰难易程度以及对患者的体格情况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者的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66例患者执行科学的术后评价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在手术中及手术后,患者未出现死亡,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及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1 不同剂量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 3组患者术后7 d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剂量组为2例,感染率为9.09%,中剂量组为6例,感染率为27.27%,低剂量组为10例,感染率为45.45%。低、中剂量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肺部感染率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之间的量效关系(n)

2.2 不同剂量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 3组患者在术后第7天,高剂量组有1例患者发生肺不张,肺不张发生率为4.55%,中剂量组有4例患者发生肺不张,发生率为18.18%,低剂量组有9例患者发生肺不张,发生率为40.9%。低、中剂量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不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之间的量效关系(n)

2.3 不同剂量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肺癌患者在术后,除了会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外,还会引发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等肺部术后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其中低剂量组有1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中剂量组有6例,发生率为27.27%,高剂量组有1例,发生率为4.55%,不同剂量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术后肺部并发症。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之间的量效关系(n)

3 讨论

随着对肺癌患者有关并发症发病机理的研究不断地深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肺部感染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不断地深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于肺癌患者并发症的保护机制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作用的:首先与肺组织中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相互结合,在应用高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时,能够对肺表面的活性物质起到刺激作用;高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起到抑制功效,还能够防止炎性细胞的趋化及迁移现象,从而表现出抗炎、抗氧化的作用[8];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所体现出的良好的抗氧化功效,对身体组织所产生的氧自由基具有着一定的清除功效,防止氧自由基的产生给生物大分子造成一定的损伤;高永河[9]的研究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显著的增强SOD的含量;另外,陈波等[10]与徐忠能等[11]的研究发现,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能够与抗生素起到协同作用。其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还具有着一定的拮抗组胺的功效,能够显著的降低呼吸道的反应特征,体现出清除粘液的作用,这是因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以增强呼吸道的纤毛运动。

阳文新等[12]研究发现,在高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剂量下,抗氧化、抗炎、加强PS的分泌与合成等功效会更加地显著。罗伟彬等[7]研究了68例肺部进行手术的患者,患者分别使用了高剂量组(150 mg)和低剂量组(30 mg)2种剂量进行实验,患者在应用高剂量组后,痰液严重程度、咳出方便程度和排除痰量的大小都显著优于低剂量组;而本研究发现应用高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及肺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P<0.05),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量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量效关系较为明显,这与罗伟彬等[7]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总之,高剂量组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肺部组织具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对肺呼吸系统疾病、胸部手术、肺组织手术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3-15],关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最佳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 王军宇,李春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与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2):97-99.

[2]邢玉坤,张伟.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产生机制及其炎症效应[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1):1-6.

[3]Wirtz HR.Effect of ambroxol on surfactant secretion and synthesis in isolated type II alveolar cells[J].Pneumologie, 2000,54(7):278-283.

[4]Hartshorn KL.Role of surfactant protein A and D (SP-A and SP-D) in human antiviral host defense[J].Front Biosci,2010,2:527-546.

[5]Su X,Wang L,Song Y,et al.Inhibi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ambroxol,a mucolytic agent,in a murine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1):133-140.

[6]张清,袁世荧.大剂量氨嗅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3): 135-137.

[7]罗伟彬,吴国栋,彭学锋,不同剂量盐酸氨嗅索对肺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药物与临床.2013,10(1):71-72.

[8]Drewa T, Wolski Z, Gruszka M, et al.Uric acid plasma level and urine pH in rats treated with ambroxol[J].Acta Pol Pharm,2007,64(6):565-567.

[9]高永河.大剂量沐舒坦在胸部创伤所致肺挫伤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33):38-39.

[10]陈波,杨晓洪,刘涛,等.近十年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2):3022-3024.

[11]徐忠能,薛涛.沐舒坦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4):468-473.

[12]阳文新,宗晓福,王跃华,等.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性肺炎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2):2195-2198.

[13]刘新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4,8(1):92-93.

[14]张文平,马利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39-41.

[15]强勇,梁贵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4,4(3):212-216.

(编校:王俨俨)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treating mucosolvi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LIU Xing-ren1, WANG Yan-mei2, YANG Yan1Δ

(1.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610072,China;2. Intensive Care Unit, Sichuan Second Hospital of TCM,Chengdu 610031,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betwee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atelectasis rate an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pulmonary edema,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hyoxemia,etc).Methods66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low dose group (200 mg/d), medium dose group (500 mg/d), high dose group (800 mg/d), each with 22 patients.The patients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lung infection rate, pulmonary atelectasis rat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ResultsIn the high dose group, the lung infection rate was 9.09%, the middle dose group was 27.27%, the low dose group was 45.4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dose or medium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P<0.05).For atelectasis, the rate of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4.55%, the medium dose group was 18.18%, the low dose group was 40.9%,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dose or medium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P<0.05).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low dose group was 45.45%, medium dose group was 27.27%,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4.55%, 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rate in high do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low dose or medium dose group (P<0.05).Conclusion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dose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pulmonary atelectasi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edium dose group and low dose group.There is an obviou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osag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7.53

刘行仁,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感染及肺部肿瘤治疗,E-mail:xinrenliu111@163.com;杨雁,通信作者,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肿瘤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E-mail:yanzi18654@sohu.com。

R55

A

猜你喜欢

感染率低剂量盐酸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感染率的系统分析和Meta分析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