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07-10贾洪刚冯建钦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炮制急性期白细胞

贾洪刚,冯建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山东 济南 250031)

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的临床效果研究

贾洪刚Δ,冯建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山东 济南 250031)

目的 探讨复方地榆炭膏治疗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0例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榆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消肿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以及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地榆组术后给予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软组织肿胀。治疗2 w后,对2组患者疼痛积分、肿胀等级以及白细胞数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地榆组疼痛积分显著降低;消肿治疗有效率高,肿胀等级下降幅度大;血液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力度强(P<0.05)。结论 复方地榆炭膏可以有效的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消除水肿,抑制炎性出血及渗出。

复方地榆炭膏;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

闭合性骨折在急性期常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发生,主要表现是组织细胞受损发生出血反应以及渗出性炎症反应。伴随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因其发病具隐密性,即使简单的皮肤挫伤,若不及时处理或治疗,也会容易引发感染,影响闭合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炭药是中医药中一种常用的炮制中药类型,大量研究证明[1-3],中药炒炭后,止血作用显著增强。主要原因是炭药中碳素、鞣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多靶点作用于机体,因而可以抑制机体过量出血。地榆功能凉血止血、消肿解毒,而经过炮制后的地榆炭同样具有消炎止血的功效,且止血效果要优于未经炮制的生地榆[4]。因此,选用地榆、冰片、麻油制成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复方地榆炭膏与对照药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发生的软组织损伤疗效,探讨复方地榆炭膏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应用复方地榆炭膏外敷治疗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闭合性骨折伴有软组织肿胀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地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1.37±11.21)岁;地榆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8.92±10.43)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经当地伦理小组全程监督,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骨折诊断标准[5]:骨折处有疼痛或压痛;局部有出血、瘀斑及肿胀;出现功能障碍,肢体活动功能不全;骨折段处或可发生移位,表现为畸形;肢体无关节处发生异常活动;骨折处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排除标准:陈旧型骨折、开放性骨折、除骨折外尚患有其他骨病、骨折处有皮肤血管神经损伤。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骨折后进行手术治疗,不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给予常规消炎药治疗,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术后消肿手段。对照组:抬高患者水肿患肢,并于术后第二日开始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症治疗,主要药物组成为桃红、赤芍、红花、生地、川芎、当归等,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地榆组:将地榆炭、冰片、麻油制成复方地榆炭膏,将膏药均匀涂抹于患者骨折软组织肿胀处,2~3次/天。若使用膏药时,肿胀处出现水泡、破损,应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并给予杀菌消炎药物治疗。复方地榆炭膏制作方法[7]:使用地榆做为君药,炮制后炒焦为炭,研成细末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并加麻油调和成糊膏状。

1.3 视觉模拟疼痛评定积分 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定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作为疼痛量化依据,将不痛设定为0分,最痛设定为10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定积分具体方法:将1条长度为10 cm的直线画在白纸上,并标注好1~10的刻度,“0”刻度标注“无痛”,“10”刻度标注“最痛”,请病人依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直线的相应点做标记,将标记的点与“0”刻度的距离,作为患者疼痛的强度。分值为0~2分设为“优”,3~5分设为“良”,6~8分设为“可”,8~10分设为“差”。

1.4 肿胀等级 根据临床骨科学[6]的肿胀分级方式,对患者肿胀程度进行观察,将无肿胀的定为0级;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皮纹尚在为1级;患者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无皮纹,温度较高为2级;患者皮肤紧张发亮,无皮纹,温度高,有张力性水疱为3级。

1.5 血液中白细胞数量 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2组患者血液白细胞数量。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与地榆组的疼痛积分比较,T=15.24,P=0.004;2组有效率比较,χ2=2.051,P=0.043。治疗后,地榆组患者自觉疼痛感大幅减轻,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表(n=40)

*P<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2 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肿胀程度均有减轻,地榆组肿胀治疗有效率可达9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使用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可以较好的消除软组织肿胀。见表2,表3。

表2 治疗前后肿胀等级比较表(n=40)

表3 肿胀治疗有效率比较表(n=40)

*P<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3 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后,地榆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之内,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量减少,但仍接近正常水平最大值。治疗后地榆组患者白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白细胞水平比较表±s)

*P<0.05,与对照组相比,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3 讨论

中医药外敷治疗骨折引发的软组织肿胀,对症用药,效果显著。因为中医炭药止血作用更佳,因而临床选择炭药治疗肿胀比较常见。地榆是中药的一种,最早记载可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凉血止血,消毒敛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9]发现,地榆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矢车菊苷、黄酮类、鞣质、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等。将生地榆炮制成地榆炭,地榆炭药物中不仅保留了地榆三铁皂苷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具有炭类药物的吸附性,加强止血的功效。有研究表明[10],地榆在炒炭之前便含有具有止血作用的鞣质,而经过炭炒后,鞣质有效成分增加,止血作用随之增强。也有临床学者将地榆水提取液用于甲醛性足肿胀大鼠,可以明显抑制肿胀,消除炎性反应,说明地榆水提取液中包含降低炎性渗出的有效物质[11]。比较生地榆与地榆炭水提取液的消肿作用[12],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认为生地榆与地榆炭同样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气味芳香,具有挥发性,可“散郁火,透骨热”。麻油据《本草纲目》记载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三味药配伍,可散火消肿,解毒止痛。

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以炎症出血反应为第一反应,因发生骨折造成软组织损伤,使得凝血系统被激活,激肽释放酶、前列腺素、组胺等大量释放,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回流减慢,软组织肿胀程度继续加重[13]。因此减轻软组织肿胀是闭合性骨折治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研究使用地榆炭、冰片、麻油制成的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可以缓解患者骨折处的疼痛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治疗患肢肿胀中,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肿胀等级下降幅度快,有助于闭合性骨折的预后;白细胞数量可以准确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轻重程度,地榆组经治疗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降低至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复方地榆炭膏可以有效抑制骨折处损伤软组织的炎性反应,减少炎症出血及渗出,辅助减轻软组织处肿胀,减轻患者痛楚。使用复方地榆炭膏外用治疗闭合性骨折急性期软组织肿胀,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过程安全有效,临床可以推行使用。

[1] 于冰露.中药炭化炮制及应用机理研究[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20(1): 43.

[2]许腊英,毛维伦,赖先银.控制中药炒炭存性质量标准的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6):323.

[3]钟凌云,龚千锋,张的凤.中药炒炭的炮制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9.

[4]俞浩,方艳夕,毛斌斌,等.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抗炎效果研究[J].中药材,2014,37(1):34-37.

[5]曹建中.骨内科及骨外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5.

[6]高小雁.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9.

[7]严可寅.复方地榆炭膏治疗烫伤32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2):22.

[8]Merboth MK,Bamainon S.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Nut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9]赵崧,郑子春,沈洪.地榆、白芷、白蔹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7):1-4.

[10]俞浩,毛斌斌,刘汉珍.炒炭对地榆中鞣质量及止血效果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6):1317-1320.

[11]叶聚荣,林大杰,张丽华.地榆抗炎作用的药理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1985,6:34-35.

[12]张晓霞.关于地榆炮制前后水提物抗炎效果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22.

[13]Schaser KD,Vollmar B,Menger MD,et al.In vivo analysis of microcirculation following closed soft-tissue injury[J].J Orthop Res,1999,17(5):678-685.

(编校:苗加会)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ound sanguisorba charcoal cream topical treatment of closed fracture cocurrent acute soft tissue swelling

JIA Hong-gangΔ, FENG Jian-qin

(Emergency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50031,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mpound sanguisorba carbon past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losed fracture of soft tissue swelling.Methods80 cases of closed fractures of the soft tissue swelling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anguisorba group. Give the conventional swelling after surgery treatment to control group,including push up limb and oral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drugs.Give sanguisorba group compound sanguisorba carbon paste postoperative topical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swelling. After two weeks about the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in, swelling and white blood cell.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sanguisorba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ain sc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swelling treatment of high efficient, swelling level decreased; th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lood white cell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hibition of strong strength(P<0.05).ConclusionCompound sanguisorba carbon paste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losed fracture acute soft tissue swelling, eliminate edema,inhibiting inflammatory bleeding and leak.

Compound sanguisorba carbon paste; Closed fracture; Soft tissue; Swelling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7.3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YL039)

贾洪刚,通信作者,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伤科,E-mail:lmnbyjy@126.com。

R274

A

猜你喜欢

炮制急性期白细胞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白细胞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