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及SOX17表达的影响

2016-07-10侯丽红曹芳蕾王爱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司汀尼莫复发率

侯丽红,曹芳蕾,王爱娟

(1.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手术室,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及SOX17表达的影响

侯丽红1Δ,曹芳蕾2,王爱娟2

(1.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手术室,辽宁 锦州 121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妇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究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及SOX17表达影响。方法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三四期宫颈癌患者74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入院检查,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基于每周期第1天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8天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第1、3、5周期的第1天给予注射用盐酸尼莫司汀2~3 mg/kg。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重复6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肿瘤组织P53及SOX17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53以及SOX17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随访试验组复发率13.51%,死亡率5.41%;对照组复发率35.14%,死亡率21.6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较低(P<0.05)。结论 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P53及SOX17的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改善临床疗效与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尼莫司汀;三四期宫颈癌;P53;SOX17

现代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年发病例高达50万[1],其中我国的年新增病例约为14万。宫颈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是我国恶性肿瘤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2],尤其是宫颈癌三四期患者临床用药疗效不佳,预后差。宫颈病变常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再转化为宫颈癌,这期间大约经过十余年,这十余年期间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是能够预防和治疗的[3]。近年来研究显示,宫颈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患病比例增高[4],因此,针对宫颈癌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运用灵敏有效的检测手段刻不容缓。尼莫司汀是一种临床常用抗癌药物,可以通过细胞内DNA的烷化,促使DNA低分子化,从而到达抑制DNA合成的目的[5],临床应用于脑肿瘤、消化道癌、肺癌以及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曾有研究显示,P53以及SOX1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癌症预后有紧密联系,宫颈癌患者SOX17的表达率远低于正常宫颈组织[6],宫颈癌组织p53阳性表达显著上调[7]。因此本实验就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P53及SOX17表达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为阐明尼莫司汀在三四期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提供辅助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收治三四期宫颈癌患者74例,年龄 24~58岁,平均年龄(40.39±4.63)岁,其中腺癌37例,鳞状上皮癌58例,腺癌10例,其余6例;三期宫颈癌患者55例,四期宫颈癌患者19;肿瘤分化程度G1、G2、G3分为是34例、24例、16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配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7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09±4.62)岁,腺癌19例,鳞状上皮癌11例,腺癌6例,其余1例;三期宫颈癌患者28例,四期宫颈癌患者9;肿瘤分化程度G1、G2、G3分为是17例、11例、9例;对照组37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9.69±4.51)岁,腺癌18例,鳞状上皮癌10例,腺癌4例,其余5例;三期宫颈癌患者27例,四期宫颈癌患者10;肿瘤分化程度G1、G2、G3分为是17例、13例、7例。2组患者年龄、疾病分期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诊断符合《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8]中宫颈癌的诊断标准:①患者出现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尿频、便秘、下肢肿痛和贫血等症状;②其中三期宫颈癌细胞侵犯到阴道的下1/3,甚至侵犯骨盆腔,患者常出现双肾积水;四期癌细胞侵犯生殖器官,癌播散超过真骨盆,甚至侵润膀胱黏膜和直肠黏膜,严重者发生远程转移,出现恶病质;③经宫颈刮片以及阴道镜检查等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宫颈癌;患者年龄均>18岁,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曾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近1个月实施重大手术患者;既往内分泌史,营养状态差,消耗性疾病患者;②对输液以及术中用药产生特异性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或心肺功能抑制的患者;③传染血源性肝炎、艾滋病以及其他血液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异常,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入院检查,实施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病毒、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周期第1天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23341,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0 mg/m2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0675,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75 mg/m2静脉滴注,第8天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第1、3、5周期的第1天给予注射用盐酸尼莫司汀(国药准字H20059251,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2~3 mg/kg。2组均21 d/周期,重复6个周期。若病情进展或患者发生严重副反应,医护人员适量给予止吐药物以及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药准字S20003015,上海海济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2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按参考文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指南》[9]的方法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为治疗后观察病灶均完全消失,患者阴道排液、出血、尿频、便秘、下肢肿痛和贫血等症状均消失;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 ,PR)为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之和至少降低≥50%维持4 w,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稳定(steady disease,SD)为病灶最大直径之和至少降低30%~50%维持4 w,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PD)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率+稳定率。

②患者均取肿瘤组织进行活检,实施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对各个患者组织内P53及SOX17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制作细胞蜡块,进行脱水以及石蜡包埋处理。采用由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浓缩型兔抗人P53及SOX17多克隆抗体以及由深圳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二步法免疫组化广谱检测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选择2组的阳性和阴性组织相,采用XSP-63XDV倒置荧光显微镜进行200倍和400倍的显微照相,阅片医师对制成的免疫组化片结果进行判读,寻找染色清晰、阳性细胞分布广的区域,并于每张切片中随机选择5个不同视野,每个视野内不低于200个细胞数,按照显示的阳性细胞占有率以及着色深浅程度进行结果判定。其中阳细胞占有率低于5%标记为0分,阳细胞占有率5%~25%标记为1分,阳细胞占有率26%~50%标记为2分,阳细胞占有率51%~75%标记为3分,阳细胞占有率超过75%标记为4分。

③实验中阴性对照为阴性,阳性对照为阳性时,证实检测结果可信。阳性:肿瘤细胞内存在强的颗粒状包浆染色,呈棕黄或紫蓝色染色,并排除已知染色因素,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巨噬细胞内颜色较淡的胞浆点状染色;神经来源细胞,如神经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腺状上皮染色以及浸润的淋巴细胞;排除出现正常黏膜内以及坏死组织区域的背景染色。阴性:肿瘤内未发现强的颗粒状胞浆染色。按照视野内显示的染色程度进行评分:阴性为0分,颜色显示为淡黄色或蓝色为1分,中度黄色或蓝色染色为2分,显示为棕黄或紫蓝色染色标记为3分。总评分=阳性细胞数分值×染色强弱分值,其中总分低于1分为阴性表达(-),≥1分为阳性表达(+)。

④患者治疗后6个月随访,嘱其回医院进行复诊并记录复发例数并计算复发率,计算死亡率,即死亡患者占总人数的比例。

⑤不良反应事件参考《国际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系统——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4.0版》[10]进行评定。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n(%)]

*P<0.05,与对照组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2 三四期宫颈癌组织中P53以及SOX17的表达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53以及SOX17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见表2、图1。

表2 2组患者P53以及SOX17半定量判定结果[n(%)]

*P<0.05,与对照组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图1 三四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及SOX17的蛋白表达(×400)Fig.1 Expressions of P53 and SOX17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400)

2.3 安全性以及预后评价 试验组白细胞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1例,恶心呕吐4例,头晕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3%(11/37);对照组白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3例,恶心呕吐6例,头晕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4%(16/37);2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年后随访试验组复发率13.51%(5/37),死亡率5.41%(2/37);对照组复发率35.14%(13/37),死亡率21.62%(8/3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较低(P<0.05)。

3 讨论

我国女性宫颈癌的患病率仅次于智利等宫颈癌高发国家的患病率[11]。文献报道以及临床研究等对于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这造成了本病治疗的困难性,临床针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加化疗的方法,但针对于三四期宫颈癌无有效治疗方案,此阶段的患者均存在转移,更多医疗人员选择化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尼莫司汀是一种嘧啶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曾有研究人员[12]通过对脑胶质瘤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尼莫司汀对小鼠脑胶质瘤具有很广的抗肿瘤谱;此外对宫颈癌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尼莫司汀的抗肿瘤活性较强[13],有延长生存时间效果。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 (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较低(P<0.05)。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治疗结束后,尼莫司汀有效改善三四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在疾病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明显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P53基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人体抑癌基因,可以预防肿瘤细胞突变转移,还能够促进正常细胞基因的修复,并参与机体内许多健康信号的传递。一旦机体出现细胞损伤,P53蛋白即立刻参与细胞的修复。现代研究显示,P53阳性表达疗效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证实此基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14]。SOX17基因是SOX基因家族重要一员,参与各种生物细胞发育以及生物活性过程,其在血管生成、胚胎内胚层构成和干细胞分化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X17基因于癌变过程中仍具有关键作用。在机体不同基因来源中,SOX17可受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使基因于此组织内表达减低,丧失其抑癌基因的功能,加速癌变的发生。在大部分宫颈癌组织内SOX17基因处于甲基化状态,并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15]。曾有研究显示[16],宫颈癌中DNA甲基化促使乳腺癌细胞SOX17基因表达受抑制,对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53以及SOX17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阴性表达率较低(P<0.05)。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P53以及SOX17测试,结果表明证实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P53及SOX17的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肿瘤科收治三四期宫颈癌患者74例的病理染色临床疗效、P53及SOX17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和死亡率进行研究,证实了尼莫司汀对三四期宫颈癌患者组织中P53及SOX17的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侵润和转移,改善临床疗效与预后,对患者延长生存更有价值。

[1] 陈黎萍,张燕.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保健[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83-184.

[2]殷建林,黄俊星,刘海,等.Ⅱb、Ⅲa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C]//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全国肿瘤化疗进展学习班.2006:1220-1222.

[3]章文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治进展[C]//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第六届学术大会.2002.

[4]卜照香,刘晓昱.年轻妇女子宫颈癌169例临床分析[C]//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

[5]李莉莉,陈薛钗,赵丽娇,等.尼莫司汀和卡莫司汀导致细胞中DNA股间交联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研究[J].质谱学报,2014,35(5):405-412.

[6]顾晓荔,孟跃进,廖予妹,等.SOX17及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2012.

[7]瞿秋婵,成晓燕.P53及VEGF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70-3675.

[8]李晶,罗祥美,林仲秋.《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2):166-169.

[9]刘秋华,林榕波.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指南1.1版[C].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09年CSCO学术年会.2009.

[10]皋文君,刘砚燕,袁长蓉.国际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系统—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4.0版[J].肿瘤,2012,32(2):142-144.

[11]马丁.中国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变迁[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2012.

[12]兰川,李飞,陈图南,等.高压氧对脑内种植GL261胶质瘤C57小鼠尼莫司汀化疗后生存期的影响[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12(6):707-710.

[13]虞云,张卫华,张继平,等.尼莫司汀局部应用于大鼠正常脑组织对其血象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8):672-675.

[14]张晓明,梁英,董颖,等.子宫内膜癌中p-AKT与PTEN、P53、HER-2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1):135-141.

[15]高艳萍,王泽华,李敏,等.宫颈癌组织中DNA修复基因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8):569-572.

[16]王利,张庆华,黄磊,等.DNA甲基化介导Id4在宫颈癌中的表观遗传沉默[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3):410-413.

(编校:王俨俨)

Effect of nimustine on tumor tissue P53 and SOX17 expressions in treating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

HOU Li-hong1Δ, CAO Fang-lei2, WANG Ai-juan2

(1.Operation Room,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inzhou 121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imustine on tumor tissue P53 and SOX17 expres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MethodsA total of 74 case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both two groups were given regular examination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based on each cycle were given d1 gemcitabine 1000 mg/m2intravenous drip,cisplatin 75 mg/m2intravenous drip,d8 gemcitabine 1000 mg/m2intravenous drip;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nimustine hydrochloride 2-3 mg/kg injection d1 of 1,3,5 cycle.Two groups with 21 days for a cycle,for a total of 6 cycles.After treatment, the 2 groups of clinical efficacy,P53 and SOX17 expressions,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follow-up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9.19%)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4.86%) (P<0.05);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53 and SOX17 positive expressions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P<0.05) .Compar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between 2 group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after 1 year follow-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13.51%)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5.14%),the mortality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5.41%)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6.12%) (P<0.05).ConclusionNimustine could regulate the P53 and SOX17 gene express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 and inhibit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oncocytes,thus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and prolong survival time.

nimustine; cervical carcinoma stage Ⅲ-Ⅳ; P53 ;SOX17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7.22

侯丽红,通信作者,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手术,E-mail:hlh19731973@163.com。

R737.33

A

猜你喜欢

司汀尼莫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漂亮的蝴蝶鱼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顽皮的小海豚
顽皮的小海豚
危险的美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