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五情”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16-07-08詹军伟

关键词:实践与探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詹军伟

【摘要】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三维角度来确定。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情感丰富,就会造就一个美好心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观念。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缺乏必要的情感,课堂上死气沉沉、照本宣科,讲话缺少激情。甚至有些老师依然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陈旧方法,对课文中丰富的人文情感未能有效地激发出来,将课文中应有的情感“洪流”作人为的阻断,减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课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日积月累容易造成学生厌学语文现象的出现。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养成良好的人格的目的?下面就我们现在推行的中学语文“五情”阅读教学模式来谈谈。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02-020

一、导学引情

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因此课文的导入、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是需要教师来带动的。比如在教授毛泽东《沁园春·雪》这一课,当学生看到题目“雪”可能只想着冰冷,让人不寒而悚的感觉,特别是南方的学生未见过雪景,更不会体会雪的景象来。此时我及时引导:一片白茫茫的雪景,宽阔无边,你站在山头上向远处眺望,你会觉得眼前的雪景会怎么样?“洁白、无限、宽阔、无边”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又及时提问:胸中还会有冰冷压抑的感觉吗?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雪是如此之美,河山是如此之美,祖国又是如此之美。”一股豪壮的情感马上升腾起来,学生带着这个情感进入到课文中去,与作者的“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感融为一体。此时课堂情感气氛浓厚,达到了教师、学生、课文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互动激情

在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都集中到课堂中来,学习有了兴趣,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互动环节,带着学生的“豪情”进入到课文中去,展开对课文深度的挖掘,接前面的课堂实录。此时学生沉浸在北方雪景的壮美和祖国大好河山如此多娇的情感中,但课文的教学目标还未达到,因为文章的中心主题是赞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我通过更有效的互动,启发学生对词的下阕的理解,文章由描绘壮美河山转到评价历史人物,学生的情感此时可能还未转过弯来,让学生松一松,了解一下“唐宗”、“宋祖”、“秦王”、“汉武”、“成吉思汗”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江山如此美丽,又涌现出如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心驰神往,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激发,思潮澎湃激荡,发出了战天斗地、敢于胜古人的豪情壮志。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哪些“风流人物”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的抗日军民,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内涵,一节课下来学生依然“余情未了”。这样既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也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探究动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学是关键,互动是手段,探究是办法。我们都知道,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这些文章都是各个时期、各家各派的名家大师的文章,都充盈着作者丰富的时代感情、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生搬硬套,一本经书读到底,那必是事倍功半,因为今天的学生没有以往人生痛苦的生活经历,大家都是甜水里长大的,顺境多,逆境少。古人或作家笔下的那些人物的遭遇和痛苦很难体会得到,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大力提倡探究体验,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进入更深的探究,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体现出来,引发共鸣,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心体会出情感来。将学生的情感调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阅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最高境界。

四、合作共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倡师生互动和合作共情,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感受情感交流所带来的愉悦。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产生成果,在教师的肯定和在同学面前获得好评时就会充满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探讨课文的内涵。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29课《湖心亭看雪》时,由于文章的语调写得低沉,情感不容易体现,特别是写到湖上情景时,作者只用“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这些极小又极少的词语来渲染,学生不容易明白。如果授课时只一味强调湖上的东西和划船的人少,只突出冷清荒凉气氛,未能引起学生往更高层次去思考,此时我及时点拨:文章只是为了写湖面的寒冷、肃静和荒凉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学生在原有情感探究的基础上升华到对作者高洁情怀的理解。教师动情的语言、学生心中聚集的情感及课文中作者高尚的情感汇成一股“洪流”迸发了出来,三点一线,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和蕴藏的情感——寄情山水,表达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问题解决了,学生感到由衷的愉悦,思维得到了创新,也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爱国情怀,开阔了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思路。

五、拓展悟情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超脱课文的领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在更加开阔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增加阅历,扩展知识面,开阔视野。这一点我们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训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中很好的运用。此单元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可让学生从已有的语文知识点出发,联系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语文现象,多层次、多角度地启发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顺着情势,教师此时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丰富情感的熏陶下找到快乐,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让学生顿刻明白“语文天地是多么的精彩啊,我们要努力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也是情,震撼学生的更是情。语文课堂教学是“情感地带”,是最能给人以情感的滋润和心灵启迪。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让“五情”教学模式深入课堂,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向着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迈出坚实的步伐。

【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研究项目《中学语文“五情”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QJK16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究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