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高楼的安全通道

2016-07-06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幼儿园林巧珍

早期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滑梯高楼积木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幼儿园 林巧珍



搭建高楼的安全通道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幼儿园林巧珍

案 例

这天,女孩A和女孩B相约来到建构区游戏,两个女孩合作用清水积木搭建了一个无顶的12层高楼。高楼建好后,她们又用雪花片在顶部的积木处,垒出类似花坛的装饰物。完成后,两位女孩找来另外一些清水积木,想在高楼顶部加一层遮盖,给大楼封顶。但是试了好几根,都有些短,经历了6次尝试后,她们放弃了封顶。

女孩A开始用积木在高楼的一侧外墙搭建类似滑滑梯的滑道,从楼顶直达楼底。接着,她拿起一块小的方形积木放在楼顶的滑滑梯入口,一松手,积木就顺着滑道滑下。小积木速度很快,冲出了滑道,掉落在一旁的垫板上。女孩A又进行了4次尝试,整个过程中,女孩B一直在旁边观看。我意识到女孩A可能是想要让小积木自己停下来,但是她一直没有找到方法。我思考着是否要直接告诉她,可以把手或其他障碍物放在出口处挡住,这样就能成功。

正当我准备开口时,女孩B突然拿起几块小积木,放在了滑滑梯的底端,一个延伸的滑道出现了,类似一个缓冲带。于是,女孩A重新尝试让积木滑下,可积木还是冲了出去。女孩B又拿了几块小积木,这次滑道延伸得更长,并且在结束的地方加了一块略高的小积木。在女孩A第6次尝试后,小积木停在了缓冲带上,两个女孩相视一笑。然后女孩B接过了女孩A递过来的积木,也开始尝试“滑梯游戏”,一直反复了很多次。

我说:“两位建筑师,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想来采访一下,请问这个从高楼顶上一直到地上的东西是什么呀?”女孩A说:“这是滑滑梯。”我追问:“这么高的楼墙外面,为什么要造一座滑滑梯呢?”女孩B回答:“因为发生了火灾,这就是安全通道,可以快速撤离。”“你们想得真周到!”两个女孩高兴地笑起来。

我继续追问:“住在楼中间楼层的居民,要爬到楼顶才能乘滑滑梯,会不会不太方便?”女孩B看了看我,思索了一下,对A说:“我们在高楼中间后面再造一个安全出口吧。”很快,两人一起合作,在建筑物后方造了一个楼梯形状的出口。“现在,这幢高楼遇到火灾不怕了,两位建筑师,你们真棒!”两个女孩击掌庆贺。

我继续追问:“那么,如果遇到雨天,会不会有麻烦?”两个女孩马上点点头,女孩A快速回应道:“是呀,没有屋顶,会漏雨的,我们刚才就想造,可是没有找到造屋顶的材料。”接着她对女孩B说:“我们再试试吧。”说完,她们又开始摆弄起积木。果然,剩下的积木都有点短,无法架空起来。

“哦,你们都试过用积木搭,能不能用其他东西替代呢?”女孩们开始寻找,很快,她们找到了替代积木的材料,用报纸给高楼做了个屋顶。

反 思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那么,在上面的案例中,我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呢?

首先,案例一开始,当两个女孩尝试封顶失败后,女孩A改为搭建“滑梯”并一直尝试玩滑滑梯游戏。当时我的心理是有疑问的:“真实生活中,建筑物外墙通常都是比较光滑的,不太会有突出物。难道是孩子受不了挫折,开始乱玩了吗?”但在后来和孩子的交流中,我却发现,原来她们搭建的是大楼的“防火逃生通道”。而之所以她们没有用手或积木直接挡住滑梯的底部出口,是为了方形小积木滑下时有缓冲,避免直接碰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而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女孩A很可能是受到学校刚刚开展的消防演练活动的影响,才迁移出搭建“防火逃生通道”的行为。而她们也可能将方形积木模拟为正在逃生的“人”,因此才设计了“缓冲带”,为了避免碰撞引发受伤。幼儿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游戏中,看似缺少方法的行为,恰恰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有表现。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要充分尊重,不要急于盲目解读。

其次,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指南》中提出要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也体现出这一基本原理。今天的案例中,老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曾多次对幼儿的行为予以积极评价。比如在孩子发明“逃生通道”时,教师评价:“你们想得真周到!”当孩子们想出高楼中间楼层的“安全出口”时,教师评价:“现在,这幢高楼遇到火灾不怕了,两位建筑师,你们真棒!”从幼儿的反应来看,两次评价让孩子们很受鼓舞,她们更加投入游戏了。我想,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同伴或教师及时的、积极的评价,就能体验到快乐的情绪。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利。

再者,幼儿在游戏中是主体,同时也是主导,教师尽量不要去打扰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但是适宜的支持性介入还是必要的。比如在今天的案例中,当我发现孩子反复进行“滑梯”游戏,没有新的行为产生时。我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从而想要引发幼儿的新行为。我一直觉得我的介入是适宜的,对幼儿发展有帮助。然而,在一次和骨干教师的案例研讨中,有老师提出了和我不一样的意见。他们认为,重复性行为是幼儿游戏的一个明显特点。当幼儿刚获得一种新的经验或技能时,他们就会通过游戏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重现,而这种重复行为是可以的。碰撞使我产生了疑问,我重新翻阅《指南》,“游戏具有一种自发练习的功能,只要幼儿还在重复某种行为,这一行为就是幼儿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知识和能力,他们的每次重复,对他掌握和巩固的这一知识和能力都有极大意义”。一个好老师应该确立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反思自己的介入行为,我并没有在分析幼儿当前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上,心中只装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幼儿的发展目标。看来,我的介入时机的确需要重新考量。

既然我介入的时机值得商榷,那么,我的介入又是否有效呢?翻阅《指南》,发现它给出了三条检验标准:1.你的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2.你的介入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游戏水平;3.幼儿对你的介入是否积极响应。如果有效就是“正效介入”,如果无效就是“负效介入”。重新审视我介入幼儿游戏后提出的几个问题,它们没有影响幼儿的游戏兴趣,反而丰富和延伸了游戏情节,推动了幼儿新的建构行为和替代行为的产生。而且,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都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回应。看来,虽然我介入的时机不对,但是我的介入是比较有效的。

成 长

通过和老师们的互动碰撞,我发现了自己在解读幼儿行为上还存在问题。重新翻阅并研读《指南》后,我意识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都要有清晰的理念来支撑。而有时,我们只抱着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来作为依据,缺少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那么,我们的教学行为就会变成“无效”甚至“负效”的。因此,从这个案例中,我理解了:“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离不开对幼儿行为的深入观察,离不开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深入了解,更离不开教师对理念的深度剖析。”只有在不断的观察、反思和分析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才会更加合理,我们的教育理念才会走向正轨,我会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滑梯高楼积木
劈木头,盖高楼
高楼搬家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高楼万丈平地起
星钻积木
暑假就像爬滑梯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