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员的生命在广阔天地之中!

2016-07-05柏龙驹

黄梅戏艺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京剧团剧团合肥

○ 柏龙驹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京剧名角王熙春剧照

京剧名角童芷苓剧照

各行各业的出路都在创新,戏曲艺术也不例外。在讲究创新的过程中,对过去的“老瓶子”应该做一番研究,特别是对过去的好传统要进行认真地梳理,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装新酒”,或经过适当改造(包括创新)仍可为新的形势服务?我偏爱戏曲艺术,我认为在京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就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再认识再研究。

徽班进京,经过演化成为京剧。京剧发展的过程,正处于我国战乱不断之际,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比较贫困和落后,特别是在交通、邮电和媒体传播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京剧艺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速度之快,普及之广,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仅成为男女老少都比较钟爱的国粹,甚至成了我国文化艺术的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为什么?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少儿时代的记忆

我祖籍巢县,出生在芜湖。芜湖市中心有个镜湖,过去叫陶塘。陶塘西南角有一块地方,俗称“大花园”,面积不是很大,但颇有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的味道,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各种各样的曲艺杂耍,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光是剧院就有两座。有一个专演京剧,记得好像叫“新华京剧团”,但是,京、津、沪、宁以及渝、汉等地的名角常常轮番来芜登台献艺,所以好戏不断,常常一票难求。我家住在大花园东侧,一巷之隔,上学之余,逛大花园,听说书看京剧,就成了我的第二功课。

久而久之,我逐渐了解到大花园的京剧团只是一个班底式的剧团,主要在日场演出,晚场则为各大城市来的名角配戏。京剧名角应邀到外地演出,有两种形式,一是整团出动,一是只带两三个搭档和一个琴师。配角、龙套及文武场均由当地剧团承包。这种形式俗称“跑码头”,比较方便。名角来了就演,演完包期,拿了包银就走。观众不出“家门”,就能看到许多不同的名角,也相当满意。后来才知道这是京剧界的一种传统演出形式,因为好处较多,所以代代相传。第一便于巡回演出。没有剧团拖累,简单、节约;第二有助交流提高。名角到各地演出,和当地剧团合作,广泛接触各地观众,“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交流必有提高;第三有利普及京剧。观众看戏是一看剧目二看演员。特别是对名角,由仰慕到追“星”,很自然地普及了名剧名角名段。

当然,这种组合演出形式是有前提的。京剧界老艺人高瞻远瞩,为了生存,便于传播,赢得观众,他们从学艺、教学诸方面就考虑到这个问题。首先,他们对每个上演剧目的唱腔、表演和舞台调度,都规划出一个比较合理、比较实用,又比较适应剧场演出条件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相对成熟的程式和形式。在这个程式和形式之内,剧团和演员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心得和体会再赋予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各个剧团(包括各地班底式的剧团)要有一批“戏篓子”,对这类程式和形式都了如指掌,对各种不同流派演员的唱腔、表演习惯、特点都非常熟悉,任何一位名角来都能“一拍即合”。总而言之,这种组合演出形式,对巡回演出、交流提高、普及京剧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普及京剧的同时,京剧名角的艺术素养不仅大为提高,而且知名度也大为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提高了,又大大提高了京剧的知名度。记得新中国建立之初,传说一位国家级领导人曾说,要说知名度,全国非梅兰芳莫属,现在全国人民知道我们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是谁不知道中国有个梅兰芳!这虽是一个传说,不可考,不可全信,但是,这个传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京剧的普及,京剧名角的影响!

两次偶然的实践

第一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九六二年,上海京剧院副院长、荀派名家童芷苓为了筹拍京剧艺术片《红楼二尤》,拿着上海市委一位负责人的介绍信来到安徽求援。一是商请合肥市京剧团的旦角名演员王熙春扮演尤二姐;二是商请给予尚在安徽某地劳改的她的琴师假释,以便能够参加拍摄工作。安徽省委把此事交给省文化局酌办,省文化局派我接待,并负责落实。合肥有关方面和广大观众听说童芷苓来了,都希望能请童芷苓演出一场,以解合肥观众仰慕之情。我也虽有之心,但考虑到童芷苓是一人来肥,演出恐有难处,不便提出。后经各方催促,我只好向童芷苓提出。出乎意料的是,童芷苓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经过谋划,剧目定为《玉堂春》,剧场就在合肥剧场(原地就在原市府西侧,已拆),由合肥市京剧团配合演出一场,童芷苓扮苏三,王金龙由市团当家小生周麟荣扮演,兰袍由市团团长、著名麒派老生徐鸿培扮演。消息传出戏迷轰动,合肥剧场应接不暇。当晚,童芷苓还患有感冒,抱病登场演出。虽说是临时合作,仓促上阵,谈不上珠联璧合,倒也合作无间,无可挑剔。几次满堂彩,把童芷苓的演唱,徐鸿培的道白和周麟荣的帮衬,圆满地记录了下来。这次组合演出使我对“天下京剧是一家”的魅力所在有了新的认识。

第二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天津京剧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厉慧良来合肥,到省艺校探亲访友。当时我在安徽省文联工作。有一天,他和省艺校两位同志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合肥观众演出两场,希望省文联予以协助和安排。对这个厉家班的厉慧良,早闻其名,如雷贯耳。长靠短打,真可谓是“文武昆乱不挡”的大师级表演艺术家。据传建国十周年,苏联元帅伏帅来访,原来安排中国京剧院演出《野猪林》招待,不料李少春临时生病不能上台,有关方面权衡再三,只有请天津的厉慧良替代李少春扮演林冲,厉慧良临危受命,上场救火,和中国京剧院的杜近芳等联袂演出完成任务。一时传为剧坛佳话。“文革”中受尽磨难,可谓九死一生,如今复出,来肥探亲,主动提出为合肥观众演出两场,实在是求之不得。我当即表示感谢,尽力安排。经过具体商谈,剧目定为《长坂坡》带《汉津口》,厉慧良前赵云后关羽;剧场定在长江剧院。我一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只提两点:一是从天津京剧院商借一位扮演马童的演员来;二是糜夫人请安徽省京剧团曹婉秋扮演。因为《汉津口》的马童和《长坂坡》的糜夫人都要有很棒的功底。这些要求当然照办。其他角色和文武场均请安徽省京剧团安排。结果两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事后我写了一则短评,除了赞扬厉慧良作为一个老艺术家的风采之外,也对他和省京剧团的合作进行了肯定。许多戏迷朋友都为这种京剧组合演出的传统形式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天下京剧何止是一家,真是血肉相连,筋骨一体。”这也显示了京剧比较成熟的一面。

“巡演”方式之一种

“四人帮”覆灭,文艺界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戏曲艺术欢腾了十来年。形势在飞速发展,有些剧团又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矛盾现象:新剧本严重匮乏,新演员青黄不接,新观众大量流失,有些剧团想上山下乡,想巡回演出为广大观众服务,却又因多种原因下不去,再加之影视等流行文艺的冲击,这些陷入十分尴尬的剧团通过实践认为,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接地气,融入群众之中,把剧团先搞“活”起来,才是冲出重围困难的突破口。

剧团下不去,动不了,原因很多。“文工团”时代过去了,自背行李,睡在后台的时代也过去了。现在剧团队伍庞大,服装、道具、布景又十分讲究,动一动,人要坐包车、要住宾馆,东西也要几辆卡车,开支太大;所到之处,接待也感困难,没有企业界、金融界的赞助,没有相关部门的补贴,根本免谈。何况有些市、县的剧场设备不全,电力不足,根本无法演出那些大制作的新剧目。剧团不能“动”就“活”不了,不仅困扰剧团和演员,也使得广大观众很不满意,特别是中小城镇和边远地区的观众,看不到戏看不到著名演员的演出,更为不满之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近几年,相关部门对剧团的处境,特别是对剧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的困境,很为重视,提出了许多办法,对送戏下乡的剧团给予鼓励和奖励,特别是在财政上给予优惠政策,极力支持剧团走出家门,走出城市,到广阔天地去经风雨。现在大家都已知道:剧团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不仅仅是便于群众看戏,而且也有助于剧种的普及和剧团、演员的提高,这是一举两得,双向共赢的幸事!

我在上面写的都是有关京剧方面的事项。现在京剧界在京、津、沪等地举办过一些“强强联合”的演出,互相简行流动,大受欢迎。可惜没有广泛推广,更没有惠及到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各个地方戏曲。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各个地方戏曲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有多种形式。整团流动是一种形式,名角简行也是一种形式。希望各个戏曲剧团在讲究创新的同时,研究一下京剧组合演出的这个传统。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更快普及和更好发展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各个地方戏曲艺术!最后再啰嗦一句:一个著名的戏曲艺术家不考虑自己剧种的普及和流传,不考虑自己演出剧目的普及和流传,也不考虑自己唱段和表演的普及和流传,是绝对不可思议的!

猜你喜欢

京剧团剧团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梨园蓓蕾初绽放,百年灯小薪火传
铭记来时路 赓续永向前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遵义的京剧传播者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