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安市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2016-07-04薛兴利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养老金发展

□文/刘 昊 薛兴利(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



泰安市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文/刘昊薛兴利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提要]本文对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了较快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但也存在诸如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缴费档次划分过多、参保缴费激励不足、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加大上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加强参保激励、增强员工素质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调查分析;养老金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0日

一、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状况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截至2015年底,该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5.91万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17.7%,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关注。该区于2011年7月1日同时启动新农保与城居保的试点工作,并从2013年将二者合并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该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坚持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要求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并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对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近5年来,岱岳区居民养老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1~2015年参保人数从292,743人增加到了531,51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6.1%、4.6%、2.4%、1.9%,平均每年增长18.8%,其中2012年比2011年参保人数增加66.1%,是发展最快的一年。参保率由2011年的49.4%增加到2015年的80.1%,分别比上年增长30.6%、17.2%、2.9%、3.0%,平均每年增长13.4%,发展较快。参保人数和参保率的迅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宣传,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居民的参保意识逐步提高。(表1)

在养老金征收方面,该区从2011年的8,913.16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34.5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8%、13.4%、15.6%、9.5%,平均每年增长29.6%,增速较快。该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筹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缴费;二是集体补助及其他资助;三是政府补贴。其中,集体补助及其他资助金额较少,养老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个人缴费分为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个档次,调查发现,60.5%的岱岳区居民选择了300元的缴费标准,缴费档次较低。该区基础养老金在2012年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2013年提高到每人每月65元,2014年提高到每人每月75元,2015年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每年都有增长。与此同时,该区养老金发放额从2011年的4,597.88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7,955.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8%、18.8%、25.4%、25.6%,平均每年增长44.7%,增速较快。养老金发放人数从2011年的158,271人增长到2015年的170,027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1%、1.2%、0.6%、0.4%,平均每年增长1.8%,稳中有升。在人均养老金发放额方面,从2011年的291元增长到2015年的1,05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8.3%、17.3%、24.8%、25.0%,平均每年增长41.4%,说明该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均养老金发放额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力度不断提高,该区经济平稳发展,参保率不断提升。如图1所示,岱岳区在养老金筹资额和养老金发放额上都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也是人均养老金发放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近5年,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持平稳中高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图1)

二、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1 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历年基本数据

(一)保障水平仍然偏低。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居民养老保险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在基础养老金发放方面,该区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来进行开展,基础养老金从2015年1月1日起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从2011年的55元到2015年的85元,虽然每年都有所增长,但这无论是对偏远地区的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都很难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目前,岱岳区60岁以上人口较多,为15.91万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17.7%。许多老年人近几年才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过去未参加,也没有参加其他养老保险,因此发放养老金时多为基础养老金。根据岱岳区实际情况,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农村居民应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城镇居民应不低于每人每月400元。显然每月85元的基础养老金是远不能满足居民基本养老需求。

在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方面,《意见》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假如一位岱岳区居民按照缴费最多的档次300元每年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15年,在年满60岁后他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为(按照现时银行1年期利率3%计算,每年结算一次):85+(300×15+30× 15+467.39)÷139=123.97元,全年能获得1,487.64元。2015年岱岳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支出为19,71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02元。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村居民应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城镇居民应不低于每人每月400元。无论是从每月基本需求,还是从年人均支出都能看出养老金待遇水平比较低,保障功能弱。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而单纯的依靠养老金,普通居民很难满足老年正常生活的开销。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的群体,政府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并加上30元补助,也就是最低标准的每年130元。对于这些需要重点关照的人群来说,这些养老金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图1 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筹资额与发放额折线图

(二)缴费档次划分过多,参保缴费激励不足。岱岳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按照全省统一标准设置100~5,000元12个档次。首先档次划分太多,让许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居民,一时难以理解如何选择,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利于制度的广泛宣传。另外,不同档次之间在金额上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补贴却相差无几,《意见》规定最低补贴为每人每年30元,缴费即补,对缴费档次超过300元的,可以适当提高补贴。岱岳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最低补贴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缴费标准500元以上的补贴则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也就是说,缴费再多,补贴也不过是60元,仅仅比最低补贴高出30元。经过调研发现,岱岳区60.5%的居民选择300元的缴费标准,大多数农村居民仅选择较低档次参保,普遍认为这样缴费少,但补贴却不少,买了养老保险只是有备无患,认同度并不是太高。许多农村青年依仗自己年轻力壮,只着眼于当下的经济利益,因为领取养老金时间跨度较长而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甚至拒绝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还有一些传统的农村老人,以养儿防老为荣,这种思想也阻碍了他们参保。这一方面说明人们的参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是在政府补贴还是养老金待遇上对人们缺乏吸引力,年轻人认为与其花钱买保险,不如用钱去投资,以钱生钱。

(三)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地方财政负担过重。《意见》指出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其他资助、政府补贴构成。泰安市在2015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为197.4亿元,在全省17市中排名第10位。岱岳区在2015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为16.1亿元,在泰安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4位,而岱岳区人口排名第3位,可见岱岳区经济欠发达、人口数量众多、人民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岱岳区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不足,集体补助和社会资助一片空白,筹资过程中基本依靠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个人缴费。《意见》中规定,中央和省财政按照统一确定的标准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40%、60%、80%的补助,剩余部分由市、县(市、区)政府承担。泰安市属于中部地区,中央和省财政按照统一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60%的补助。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缴费即补。缴费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共同承担,其中,对选择500元以上缴费档次的,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到每人每年60元,所需资金由县(市、区)政府承担。而对于那些重度残疾或者缴费确实存在困难的群体而言,岱岳区政府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加上30元的补贴,也就是每年130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基础养老金可以接受省级政府一部分补贴外,其他财政支出和缴费补贴均由地方政府来承担。以2015年数据为例,这一年岱岳区政府发放1.79亿元养老金,其中靠地方政府补贴的占到了60.6%,也就是1.08亿元,这对于岱岳区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数字。现在普遍推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人数会越来越多,在上级政府补贴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地方财政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岱岳区农村居民占到了接近一半,如果政府补贴力度不能进一步提高,对于他们参保也是一种心里阻力,这也对岱岳区财政提出了一大挑战。

(四)与相关制度缺乏有效衔接,管理有待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构成的一个制度体系,具有诸多子项目,各子项目之间既有区别又彼此关联,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需要其他项目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意见》提及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具体如何衔接没有给出具体规定,这就导致在具体实施衔接工作时,会导致因为缺乏指导文件而形成工作失误。同样在不同的地区也会产生政策不一的现象,例如有的地区不允许低保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参加,这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没有合理的依据。由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自愿购买的,而且不同险种之间规定、标准不一样,所以重复参保的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这种现象在岱岳区也是存在的,所以应当及时清理重复参保人员,避免重复领取养老金导致发放混乱。

随着人们养老意识和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的不断提高,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对岱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2015年全区参保人数为531,517人,养老金发放金额达1.79亿元,发放人数达到了17.53万人,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19.5%。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而人员编制比较少,很多人只是临时工,工作归属感比较低,并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岱岳区人社局在17个乡镇(街道)设立工作处,又在满庄、汶口等5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分理处,可以说在数量上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这些工作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业务能力比较低,很多工作处信息化水平低。遇到比较繁琐复杂的业务,老百姓还需要不辞辛苦的跑到区人社局来办理。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上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统筹层次。目前,岱岳区的经济实力可以完成对参保居民的养老金支付,但是养老金金额很低,很难满足人们年老后的正常生活开销,需要适当提高待遇水平,但是光靠地方财政会导致地方压力过大,这就要求上级政府的倾斜帮助,提高中央、省的补贴比例。

地方财政压力过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统筹层次太低,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越高说明制度保障性越强,较低的统筹层次容易造成基金调剂功能削弱、制度可持续性下降、逐步拉大各地市养老保险水平等不良后果,因此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不断提高是大势所趋。岱岳区政府应该着眼于这个大趋势,适当提高统筹层次,积极遵循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领导,加强合作,积极反映情况,首先尽快做到市级别的统筹,然后再逐步提高,让养老基金更有保障性。

(二)拓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目前,岱岳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现有筹资渠道过窄,基金积累不足,基本上只依靠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在《意见》规定的集体补助及其他资助等方面一片空白,应采取一定措施积极扩充基金积累。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总量提高了,自然养老保险基金也会提高。岱岳区在蔬菜产量和奶产品产量位居泰安市各县区之首,可以进一步创新生产技术,投入人才科技力量,让其发展成为岱岳区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其次,可以大力发展福利彩票和慈善事业,通过政府引导,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福利彩票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最后,可以让社保基金与国有资产联系起来,建立国有资产划拨制度,具体说明划拨程度和划拨方式。

(三)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积极借鉴其他地市区发展经验。在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之后,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形成长效机制,基础养老金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随着经济的提高,基础养老金也稳步提高。如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在2015年由每人每月645元调整至每人每月660元,增长幅度为2.3%;北京自2015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加40元,从每人每月43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增长幅度为9.3%;广东省则在2015年将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00元,增长幅度为25%。通过这些不难看出,岱岳区与其他许多地市区差距较大,应加大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大力提高基础养老金与参保补贴力度,财政收入提高得越多,基础养老金也应提高得越多,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借鉴其他地市区发展经验。

(四)加强参保激励,提高居民参保档次。岱岳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共设12个档次,从100元到5,000元不等,其中100元档次只适用于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档次之间差距较大,从长远角度来讲,缴费档次越高,自然到了年龄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换句话说,缴费档次越高对居民越划算。但是很多人由于意识的欠缺,没有认识到这一情况,根据岱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的调查统计情况,有60.5%的人选择较低档次的标准,也就是300元的标准。确实有许多经济困难的居民,迫不得已选择低缴费标准。从短期看,低缴费标准可以缓解居民的经济压力,可能也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缓解政府的压力。但是从长期看,缴纳较低档次的养老保险,在居民步入老年后,同样会获得较低的养老金,进而不能满足他们的老年生活需要,养老保险的养老功能也就大打折扣,影响社会稳定,为解决养老问题还需要政府花费更大的财力为其埋单。因此,一方面应当从源头上鼓励居民适当提高参保档次,可以推出一些激励措施,不同档次的补贴标准不一样,缴费水平越高获得的补贴也就越高,而不是一刀切,普遍给予30元和6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也需要实行“长缴多补”,比如超过15年之后,每多交一年养老保险,其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这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五)缩小制度间差距,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城乡居民的月人均基础养老金水平仅为80多元,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相差二三十倍,与公务员的差距更为悬殊,要逐步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通常意义上的养老金“双轨制”强调城镇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金之间的制度差异,而没有考虑城乡居民,也即农民、城镇失业居民。这本身就是对居民养老保险的一种忽视,不利于制度的健康发展。如今养老金并轨改革已经启动,4,000万公职人员将缴纳养老金,这也是社会保障不断公平化的一个体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应该不断提高养老金待遇,缩小与“职工险”和“机关险”差距。岱岳区政府要着眼于人民福祉,一是积极落实养老金并轨;二是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让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企业职工、政府官员,还是农民都能感受到养老保险的普惠性。

(六)增强员工素质培养,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社保卡制度,让广大岱岳区人民形成“一卡在手、处处养老”的心理认同感。通过社保卡,人们可以查询到自己的个人账户余额等详细信息。增加信息化管理,将许多需要手头完成的工作换成用计算机完成,并开设全自动的账户查询和缴费信息化窗口,这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直接和参保人接触,因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影响群众对政策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应加强对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强化其服务群众的思想理念,尽量简化经办流程,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感受到制度的便利性和优越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元新,张文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因子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7.

[2]钱小丽.浅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人力资源管理,2016.1.

[3]徐春淑.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 6.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养老金发展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