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

2016-07-02毛江凡

今传媒 2016年6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

毛江凡?

摘 要:深度报道,是指区别于常规或一般性新闻报道,以深度调查、理性分析等新闻手段,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事件背后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而事件性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突发性、贴近性、时效性,即老百姓身边日常发生的事情。有人认为,深度报道和事件性新闻,二者难以兼顾。其实不然,深度报道做得好,策略得当,不仅能推进事件性新闻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新闻作品创新求变、叫好又叫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一起笔者亲自参与的新闻案例为样本,来阐述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事件性新闻;深度报道;民生关切;报道策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33-02

2015年6月12日,打开信息日报二版,一篇跨版重磅报道《“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超粗黑翻白大标题、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的配图,把南昌城区四大门户主干道破败不堪、车辆出门难行、百姓怨声载道的现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甫一刊出,我们的热线电话就纷纷响起,读者感同身受,纷纷提供线索、表达观点。而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的二次传播,更是吸引众多网友参与互动,并希望我们持续关注,一追到底。而记者也不负众望,连续推出多篇报道,直至引起当地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介入,并拿出解决方案,部署实施。报道至此,有了十分圆满的收官。

那么,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如何进入记者视野的?一起常规的城市管理缺陷引起的事件性舆论监督报道,缘何能引起读者高度关注?这篇深度报道持续推进的背后,记者又做了怎样的采访预案与策略?报道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

一、突破常规,深度报道盯上了事件性新闻

在当下新的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且碎片化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蜂拥而至,传播迅速,却也难掩泥沙俱下,内容庞杂。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媒体中的内容生产者,不得不面临新的变革带来的冲击。特别是作为一个报社的特稿部门,与微博、微信及林林总总的网站拼新闻时效与日常突发,肯定是要败下阵来的,只有另辟蹊径,在新闻的第二落点上下功夫,在深度调查上下功夫,才能反败为胜,后来居上。

本着这样的策略与理念,作为特稿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多抓大稿、好稿,多出有分量、有重大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抢抓第一落点,紧跟第二落点,聚焦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践行媒体人社会责任,把特稿报道打造成报社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牌。

新的要求需要记者以新的思维和姿态,来全力投入工作。在2015年6月初的那几天,笔者及同事立即行动起来,部门一天开多次选题会,大家提出各自的报道议案,进行观点分享与互动,以确定选题与报道方向。

就在一次选题会上,笔者忽然想起,前些天开车路过南昌枫生快速路、庐山南大道一带,笔者的小车就曾陷进一个大坑中,挣扎很久才开出来,而眼前的道路居然是南昌进出城重要的门户,破损如此严重,车辆如此难行,让人触目惊心。由于长期得不到维修保养,大坑小坑遍布,老百姓埋怨声不断。当笔者提出这个选题,很多同事对南昌周边其他主干道的破损情况也感同身受。

然而,这只是一个常规的事件性新闻,如何做到有深度、有力量,值得思考。在报社例行选题会上,笔者报告了这个选题,与会领导们肯定了这个选题,并提出了意见,即零打碎敲地做某一个点,似乎无济于事,也做不出效果,产生不了发响,更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如果能把新闻视角抬高一些,全面体验南昌这座城市四大门户主干道的进出城情况,并进一步观照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这样的话报道更有力度和深度,也更有助于问题的一揽子解决。

说干就干,特稿部几位同事立马进行了分工,有的跑枫生快速路等昌西一带,有的跑昌南门户,有的跑昌东昌北,外围情况掌握后,再合力采访城管委、市政、规划、重点办、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大家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要做就务必做出影响,且要一追到底,要有反响、回应、有结果。

二、全力出击抢占新闻制高点

深度报道是越来越多读者关注的“聚焦点”,这个“聚焦点”是报纸打动读者的突破口,如何将深度报道做得“举重若轻”,如何抢占新闻制高点,做得客观全面,迅捷可读,这就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共同推动。

按照事先布置,当天大家必须完成采访并出稿,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确保稿件质量,实在不轻松,但无论如何也得上。这是因为,这几天,南昌主干道路面破损的问题已经引起有些媒体的关注,特别是江西交通广播,笔者连续两天听到读者打进电话反映问题,其他媒体也有记者在关注。对于纸媒,新闻的生命力往往只有一天,如果当天稿件抢不出来,说不定人家第二天就抢先了,到时只会前功尽弃。

带着任务,大家马不停蹄上路。

西线:在玉屏东大街进入枫生快速路的入口时,记者发现前几天笔者车子深陷的大坑依然在,且面积更扩大了,而前方的另一个大坑,可能实在是太深了,被路面维护方草草倒了一车建筑垃圾临时填补,但仍然高低不平,看上去特别刺眼。随后,在枫生快速路一路行进中,大量的坑洞让过往车辆避之不及,不仅快速路成了慢速路,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北线:记者沿着庐山南大道、双港东大街在昌北、下罗、蛟桥一带开车体验,在庐山中大道,一段破败不堪的路面,把一辆公交车都陷进去了,而下罗一带大部分路段都水深火热,特别是各路口,灰尘漫天。附近因为有财大、华东交大等不少大学,如此状况,让师生们叫苦不迭。

南线:记者开车沿生米大桥往南,下桥约3公里处,发现昌南大道的路面的坑洞越来越明显,有的直径达1米,深度也有15厘米以上。在一处路面较为明显的大坑旁,为取得理想的图片效果,记者甚至蹲在路中间的坑洞旁拍照,而昌南大道车速较快,可以说非常危险。用记者自己的话说:“并不是想‘用生命拍照,当时一心只想获取最佳的图片效果,表现出路面破损的严重程度。现回想起来,汽车就在身边飞驰,仍心有余悸,只是告诉自己,采访还需安全第一。”

东线:记者走完了富大有堤、昌东大道一带后,发现路况同样非常糟糕,而相关部门也是长时间未对路面进行修复。

掌握了各个点上较为全面的情况后,参与调查的记者又对涉及的各个面上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获取了大量信息。回报社后,大家进行了交流、会商,统一了写稿的主旨、方向,各负其责,稿件立马开写,最后经过统筹,一篇近4000字的深度特稿终于出炉了。

三、连续追踪下报道圆满收官

6月12日,经过晚班精心编辑,带着油墨芬芳的焦点报道《“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在信息日报2、3版跨版刊发,版面编排大气,有冲击力,成为当天本报报道的一个亮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非常正面的反响。不少读者打来热线电话、发来短信,表达自己对报道的认同,认为记者关注及时,监督有力,并希望记者持续推进报道,切实解决反映的问题。信息日报官方微信也在第一时间制作专题推送,引来大量转发与点赞,使报道在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形成了一个较高的热度。

头篇报道打响,如何持续推进报道,成了部门当天的头等大事。四大门户多条主干道坑坑洼洼现象,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缘何没有进行及时巡查、管护、维修?责任单位为何频频缺位?相关部门对道路维修有无时间表?

经过部门会商收拢的消息,有的道路管护部门看到报道后,已经行动起来,对破损路面展开了抢修,有的主管部门领导主动联系记者,回应相关问题。经过大家商议,笔者认为,第一,当天道路维修现场记者一定要到位,做好采访;第二,争取联系采访分管城建的南昌市副市长,通过领导高位推动协调,对于一揽子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才更有力度;第三,对涉及的城管委、重点办、规划局等单位领导,逐个分工采访,要他们表明态度,拿出举措,作出承诺。

在记者努力下,13日,信息日报刊发了后续报道《道路有埋伏,险情何时除》,对有的部门正在抢修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也对更多的路段分工不明、各自为阵导致道路修复无从下手的情况进行了督导。13日当天,通过不断努力,记者终于联系上了主管领导南昌市副市长刘建洋,其看了记者给他的报道后,非常重视。刘建洋第一时间协调南昌市规划局、城管委、重点办、交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记者对接,要求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回应百姓的民生关切。

有了地方主管领导的态度,16日,第三篇报道《副市长刘建洋就本报“南昌四大门户道路破损”报道协调相关部门,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拿出解决方案》,对南昌市各主干道的最新维修方案进行了翔实的报道,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让南昌市民吃了定心丸。报道至此,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四、事件性新闻可做深度报道

现在回顾起来,《“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系列报道整体上是较成功的,作为一个事件性新闻,通过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延伸角度,叠加力度,使报道策略得到一一呈现,稿件层层推进,扎实完整。这其中,也有几点思考,笔者与大家分享:

1.总编室编排得当,版面编排打破常规,跨版大标题分外抢眼,现场多视角组图彰显气势。这说明一篇报道在版面语言表达上的重要性。

2.本报微信、微博第一时间整合推送,使新闻的影响力呈几何式扩散。记得第一篇报道刊出前的深夜及次日早晨,我们和新媒体编辑多次交流稿件情况,并重点强调一定要做好微信微博的二次传播。第二天一早,微信编辑即对报道二次创意整合,因版面原因大量未能刊发的图片,被有效利用。经过“互联网思维”重新打造的这篇报道,在微信迅速爆棚,朋友圈转发量飙升。这样的操作模式,也为记者以后采写类似重大题材报道,提供了借鉴。

3.这篇报道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遗憾。比如外省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他们在道路规划、维护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的好经验与做法,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加以分析;另外就是没有随文刊发一篇能统领全文、有高度、有立意且建设性强的评论,使这篇报道更立体更有说服力。当然,新闻是遗憾的艺术,所有的缺憾,都是为下一次更完善而准备的,我们愿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1] 洪怀峰,李征,叶景顺.“坑”就一个字,还要说几次?[N].信息日报,2015-06-12.

[2] 张仕洪.深度报道与事件性新闻[J].新闻前哨,2006(9).

[3] 巩国强.客观理性造就深度——关于事件性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些想法[J].新闻采编,2006(5).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
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策划特色研究
新闻策划让新闻报道深一度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以读者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深度报道策略
地方高校《深度报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遇与变革:网络媒体深度报道新动向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