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活动载体研究

2016-07-01吴妍

求知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思想

吴妍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意义深远。那么,当祖国未来的青年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高校如何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值得研究与探索。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现状

目前,在校本科大学生已经全面进入“95后”时代。“95后”大学生在政治观念与政治参与、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矛盾性、务实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的多元选择和疏离状态,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制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方针。各大高校也出台细则,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使用的“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问卷”以江南大学本科生为调研样本,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无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95.5%。数据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度不高,学习氛围不够浓郁,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选项上,45%的学生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意义,会主动学习相关内容;46%的学生承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不排斥;另有9%的同学不感兴趣,没有学生认为无益。关于如何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仅有63%的学生认为在高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26%的学生认为首先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另有11%认为无所谓。

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找寻新的可靠途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共同发挥作用。学术界有关高校职能定位的研究正趋于一致的观点,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高校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是其义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理应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开展创新教育。

其次,有助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成员。面对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和个人意识的高度觉醒的现状,在高校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活动载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和教育方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将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到人们内心,能将人类伟大精神内化于心并实现人类自身超越。

最后,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又强化了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活动载体与方式探索

1.突出价值教育,形成价值认同,贯彻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念

对大学生来说,对价值的理解关系到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活动,无论是目的还是方法,都应该从价值性入手,围绕塑造和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来开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是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载体。”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发展也要求文化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功能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种族的文化精神和实质。要争取和维护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就要不断挖掘文化的价值所在,塑造文化形象,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文化思想引导

(1)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课堂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该发挥课堂教学中各学科的文化功能,提供正确的文化思想导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通过“两课”开展的,而“两课”教材政治性的内容所占比例过重,文化性内容偏少,学校仅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占一席之地。高校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或选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安排专门课时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改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形式。“两课”在校园遭遇尴尬和困境是时下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两课”难以吸引学生的关键因素在于授课方式多为单向讲授,内容较为单调,不免让学生觉得课程魅力不足。仅仅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而不改进教育传播方式依然无法取得效果。反观江南大学思想政治类校园文化脱口秀《宝哥说》,一个思想政治类主题活动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笔者认为无非是因为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将一板一眼的教育讲座变为现场体验和参与感极强的思想“盛宴”,其将博雅教育、“三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以此为鉴,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高校应运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采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为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3.重视隐性教育功能,强化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课堂教学之外有一种教育,统称为“隐性教育”。有意识的教育方式易引起受教主体的排斥抵触;而无意识教育于无形中给主体以刺激暗示,更易被主体理解记忆。隐性教育因其全方位的渗透功能而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针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状况,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形势,在高校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江南大学在积极营造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氛围方面就做出了很多尝试。以生物工程、纺织服装、工业设计等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深挖学科人文内涵,先后筹划建设了校史馆、民间服饰传习馆、设计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一批特色文化展馆,精心培育健康向上、品位高雅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校园文化“硬”环境。

(2)营造利于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高校应该通过组织大学生乐于参加的各种活动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江南大学开展“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笃学江南”名家讲坛、“书香校园,人文江南”读书文化节、“江南雷锋月,青年志愿行”志愿活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集思想性、专业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有力提升了学校人文环境建设“软资本”。

4.优化网络文化环境,新媒体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

首先,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利用主流媒体力量抢占网络空间文化传播流量,增强主流文化的传播和导向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其次,不仅要加强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并且要加强新媒体的内容建设,注重校园新媒体个性化发展,选择一些符合校园自身特色要求的平台。如江南大学筑梦江南平台,摈弃了之前刻板单调的通知功能和教育内容,在进行主流文化宣传的同时,将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青春梦想等最新资讯运用动漫、网络流行语等表现形式,营造与时俱进的宣传氛围,在无形中加强了思想引导和舆论灌输。高校教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理当借鉴此种形式。再次,通过新媒体力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如通过个人QQ、微博、微信推介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开展经典诵读、成语大赛、国学表演秀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5.引导学生参加实践,知行合一,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落地的重要一步。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现而今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仅靠课堂的学习和名师的指导都是空中楼阁;唯有最终付诸实践,才能打好基石,造出参天大厦。如结合时令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江南大学学生社团“汉风社”“纸鸢社”在七巧节举办“穿针引线乞巧活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节“中秋祈福”,元宵节“上元灯会”等活动,师生着汉服,行汉礼,过古节,生动直观的活动形式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大学生通过实践参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因此,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 (11): 35-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files/moe/s5987/201404/166524.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唐忠宝.理论社团和思政课结合的活动居然要抢票?[N].光明日报,2016-01-12.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思想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