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四个重点 助力精准脱贫

2016-06-29包太洋

湖南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精准培训

包太洋



突出四个重点助力精准脱贫

包太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如何充分发挥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愚的教育功能,切实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湘西州教育发展脱贫工程协调小组坚持突出四个重点,助推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一、推进“四大工程”,重在全面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我州坚持思想认识到位、规划引领到位、资金筹措到位、管理创新到位,大力实施了城镇学校班额均衡化工程、农村学校标准化工程、城乡教育信息化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去年以来,我州教育共启动新建城区学校10所,改扩建城区学校43所,全州扩班183个、新增城区学位12293个,城镇学校基本做到新生班额不超过65人、平均班额不超过60人,“大班额”现象有所缓解。改扩建农村学校176所,建设农村学校校舍16.6万平方米,全州学校D级危房和“大通铺”现象全面消除,城乡中小学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乡镇及以上学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教学点基本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骨干培训420人、全员培训6312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招聘特岗教师288名,招收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530名,完成国培、省培计划12296人次,创建名师工作室41个;全州八县(市)偏远学校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均在省定每人每月700元基础上提高至1200元以上,部分县(市)达到1400元,建设公租房及教师周转宿舍3028套。在2015年度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考核中,我州教育“四大工程”被评为2015年度市州教育工作创新(特色)项目,为我省树立了具有示范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均衡发展好模式。

包太洋(右三)深入扶贫村走访调研

二、发展职业教育,重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作为落后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以高职学院为龙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依托,以乡镇农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精准脱贫中的支撑作用,帮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免费培养1名有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发挥职业学校人才、专业和设备优势,面向本地劳动人群和社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库区移民转行、失业人员转岗、复员军人转业、“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农村青年创业以及各类企业员工业务等进行培训,将农村富余劳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第一产业转换到二、三产业,把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去年以来,全州各职业学校、乡镇农校、教育培训机构等平均每年完成职业教育技能培训30万人次,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能力,为我州劳务经济发展、农村面貌改变、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积极为地方扶贫开发服务。坚持以职业学校为培训基地,实施精准扶贫,围绕各县市支柱和特色产业培训种养专业人才,为湘西州柑桔、茶叶、药材、百合、猕猴桃、烤烟、养殖等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人员队伍支撑。三是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我州积极建设省、州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学员1200人次,建立了外派劳务人员储备机制。同时,积极对接外派劳务公司,与长沙汇洋公司、湖南询真公司等外派劳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畅通对外劳务输出渠道,每年有840余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后走出国门,出国务工收入年创汇达1400万美元,为职业培训者找到了新的择业之路,也为我州加快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针对农村“两后生”开展职业培训。我州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扶贫助学,帮扶全州农村“两后生”进入职业院校进行正规职业教育,掌握脱贫致富技能。

三、提高教师待遇,重在激发其工作热情及潜力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第一生产力。作为贫困地区,我州在坚持情感留人、事业留人的基础上,高度统一思想,大手笔、大气力提高教师待遇,坚持待遇留人。一是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特殊津贴政策。依法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班主任津贴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将中小学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特殊津贴和“五个文明”绩效考核奖金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二是建立乡村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采取特殊措施解决长期扎根农村教师评聘职称难的问题。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但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学校教师。三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学校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统筹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5年新建教职工宿舍6000套。建立乡村教师定期免费身体健康检查的制度,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州、县市设立“扎根农村教育优秀人才奖”,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工作20年以上,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四是我州偏远学校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均在省定每人每月700元基础上提标至1200元以上,个别县市高达1400元。

四、资助贫困生全覆盖,重在提高我州人均受教育年限

贫困生受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短板。我州将实施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作为精准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补齐短板,切实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着力提升当地教育发展水平。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帮扶力度,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脐带”,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实行15年免费教育,从2016年秋季起免除全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读高中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从2016年秋季起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所需资金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州、县(市)财政提供。二是提高建档立卡贫困生生活补贴标准,从2016年秋季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乡低保户及特困家庭(包括孤儿、单亲、残疾、大病)子女按学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段每生每年分别给予不低于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进行生活补贴,超过现有国家补助标准部分,按学校所属关系,由州、县(市)财政分别补贴。三是每年对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及城镇低保家庭大学新生发放不低于本科5000元、专科3000元一次性资助。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不低于8000元(研究生12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确保大学生顺利入学。

(作者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精准培训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培训通知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精准的打铁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