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评价

2016-06-28李玉停漳州正兴医院麻醉科福建漳州363000

中外医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剖宫产麻醉

李玉停漳州正兴医院麻醉科,福建漳州 363000



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评价

李玉停
漳州正兴医院麻醉科,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苏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吗啡进行麻醉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鼓肠、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0.00%、2.2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6.67%、13.3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苏芬太尼;剖宫产;麻醉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一种分娩方式,是挽救难产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改善围生结局[1]。剖宫产手术实施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直接影响[2]。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方便选取该院9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不同的麻醉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28.64±3.54)岁,平均体质量(70.58±3.21)kg;对照组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28.38±3.61)岁,平均体质量(70.61±3.35)kg。上述研究对象均属于单胎、足月妊娠产妇;无重度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并且无椎管内阻滞禁忌症的产妇,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前病情评级)Ⅰ~Ⅱ级;排除胎儿发育迟缓、先天发育畸形者。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取左侧卧位,用腰硬联合穿刺针在L2-L3间隙行腰麻穿刺,有脑脊液流出后向头侧推注0.75%的盐酸罗哌卡因1.2mL(生产批号1B150706),在7~10s内推注完成,随后向头侧放置硬膜外导管,患者取平卧位,将右侧臀部抬高20~30°。合理调整麻醉感觉平面,并将其控制在T8以下。在麻醉期间对产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胎儿胎心进行全程监测。胎儿娩出后硬膜外腔给药,对照组给予吗啡2mg+生理盐水至8mL处理;观察组给予苏芬太尼10ug(生产批号1150720A2 8)+生理盐水至8 ml进行麻醉处理。手术实施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于术中心率低于50次/min的产妇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对于血压下降20%的产妇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调整血压。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牵拉反应主要包括疼痛、鼓肠、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并详细记录两组产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疼痛、鼓肠、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2两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呼吸抑制1例,恶心呕吐1例,皮肤骚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呼吸抑制3例,恶心呕吐4例,皮肤骚痒1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比具有差异性。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人们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也越来越重视。由于剖宫产术需在产妇盆腔深部进行操作,手术为了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疼痛程度,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对麻醉药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麻醉效果理想,还要求对母婴安全有良好保障[3]。单纯硬膜外输注局部麻醉药物用于术后镇痛可避免阿片类药物相关副作用,但是通常分离阻滞程度有限,运动功能保持良好时镇痛不全,镇痛效果较好时运动障碍和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并不及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与局麻药物不同,阿片类药物产生镇痛作用,但不影响感觉、运动或交感神经功能。与全身给药相比,硬膜外给药时仅需要小剂量即可产生很好的镇痛效果,减轻阿片类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椎管内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和局麻药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还可使各自的用量都减小,不良反应减少。目前这种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电生理研究认为这种增强作用可能是通过两种药物抑制不同的离子通道所致:局麻药抑制钠离子通道,开启钾离子通道,主要阻断高频率的神经刺激;阿片药物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减少环磷酰胺的产生,关闭N型电压控制型钙通道,开放钙依赖性内控型钾通道,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的释放,产生直接的突触后效应,导致细胞膜超极化和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主要阻断低频率的神经刺激,从而共同抑制全部神经元的兴奋性[4-5]。

硬膜外腔给药后,阿片类药物必须透过硬膜和蛛网膜,弥散至脑脊液,透过软膜,穿过白质,才能与脊髓背角灰质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同时与硬膜外脂肪结合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研究表明:脂溶性高的药物如苏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后大部分快速与硬膜外脂肪结合或被血管吸收进入全身循环。而水溶性药物如吗啡不易被硬膜外腔脂肪或血液吸收,单次给药后脑脊液的药物量显著高于其他脂溶性阿片类药物,而在脑脊液中滞留时间相对较长。可产生强效镇痛作用,但是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常见有呼吸抑制、皮肤骚痒、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6]。

苏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亦是强效麻醉药物,药理作用与吗啡类似,但其镇痛效果约为吗啡的75~125倍。而苏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却是芬太尼的5~10倍,相较于吗啡镇痛,苏芬太尼的效果更为显著,且起效较快,麻醉和换气抑制恢复亦很快,不良反应比吗啡也更小,是临床上常用的复合麻醉主药,或辅助麻醉的镇痛药[7-8]。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在30~60min内完成,在探查腹腔及关腹膜时无牵拉反应,术毕病人双下肢可以活动,可以平移到转运床上,运动神经阻滞已基本恢复,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永辉[9]将72例剖宫产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麻醉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牵拉反应Ⅰ级34例,Ⅱ级2例,Ⅲ级0例,与对照组的22例、14例、0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较为相近。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信玉,葛三才,黄晶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21(3):112.

[2]金淑凡,缪项慧.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180.

[3]闫飞,王晓霞.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63-66.

[4]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5:2322-2323.

[5]朱妹.罗呱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3,11(10):111-112.

[6]张佩军,张庆,王建波,等.小量舒芬太尼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1):38-41.

[7]浦翠芬.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141-142.

[8]耿雪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24(3):214-215.

[9]周永辉.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10,38(5):520-522.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Evalu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Anesthesia

LI Yu-ting
Zhangzhou Zhengxing hospital,Zhangzhou,Fujian Province,3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cesarean section anesthesia.Methods Convenient collection rom January 2015-2015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9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pivacaine plus sufentanil anesthesia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pivacaine + morphine anesthesia trea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ull reac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led by th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in,nausea/vomiting,drum,intestinal muscle tension and intraoperative traction reaction rates were 0%,0%,2.22%,2.22%,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89%,6.67%,13.33%,8.89%,the difference was statically stgnificant(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6.67%,lower than the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anesthesia in caesarean operation is good,recommend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Ropivacaine;Suventa Ni;Cesarean section;Anesthesia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6(a)-0130-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6.130

[作者简介]李玉停(1972.10-),女,河南辉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25)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剖宫产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