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6-06-25汪定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优化问题小学数学

汪定洪

摘 要 小学数学离不开“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优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 课堂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让数学走出书本,贴近生活,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不断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1以问题为核心,激发思考

在教学中,笔者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选择题材,进行整理,互相出题,巩固新知。比如,我班组织课外活动前,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每人拿出零用钱,一起到商店购物后,再把其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同学间相互解答,有的学生编成“我们小队有7位同学,每人拿出5元钱去商店购物,买掉矿泉水7瓶,每瓶2元,还可以买什么?”“我们小队8位同学,一共有50元钱,买了面包8个,每个1元,买了橘子3斤,每斤2元6角,买了……”在学生们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中,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这是他们在玩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兴致颇高。让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由两位同学从教室的两端面对面地行走,之后提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求。

2分层训练,培养能力

数学既能锻炼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主体思维善于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三个层次的操作,即三个层次的思维训练。第一层,动手操作后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教学公式中“除以2”奠定基础;第二层,让学生抽象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三层,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讲出是如何推导的,公式中“底€赘摺笔鞘裁匆馑迹裁匆?。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操作活动中的“想一想”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3适当设置开放题练习

以往的教学,我们曾给学生这样一个误区:题目中有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学习数学,并逐步形成思维定势,碰到有多余条件或不同种解答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作为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开放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先设计了“某水果店有苹果6箱,橘子18箱,……?”通过让学生补充不同的问题,先明确两数之和(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还设计了一个条件不足的题目,如“商店有红气球21个,……,黄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通过思考添加条件解答,如此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问题设计有梯度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例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0.56€?.4=?再向学生提问:①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②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道理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认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即:0.56€?.4=56€?0=1.4。围绕这一点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针对性的练习,会使学生在复习有关旧知识时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长进。

5掌握好收与放的火侯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才能实现课堂的优化,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猜你喜欢

优化问题小学数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