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不止诗与远方

2016-06-22张澳齐

小溪流(成长校园) 2016年5期
关键词:活色生香柴米油盐笔友

张澳齐

十六岁是个蠢蠢欲动的年纪,渴望流浪,渴望万水千山走遍。

那时的我正上高中,耽于幻想,写了许多诗,交了许多笔友。我曾与笔友约好参加某个大型作文竞赛,争取在决赛现场见面,结果我们都成功进了决赛。不料我的笔友因腿部摔伤,放弃了决赛,我也没拿到一个好成绩。母亲打来电话,感叹一等奖都没拿到,语气失望。我将头埋得低低的,眼泪打湿了衣领。

高晓松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如今想来,那时的我也算是不苟且于现实生活,完成了一次对诗与远方的追寻,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那时,我心里装了太多远方,沉默寡言,给身边的人留下了孤僻的印象。

这世上可以放下生活直接去往远方的人,并非没有,三毛大概可以算作其一。然而,追寻到了真爱荷西,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三毛,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在沙漠里开起“中国饭店”,当起“素人渔夫”。毕竟,诗与远方是涤荡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而柴米油盐才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东西。

最近,国内著名的文艺网站豆瓣网拍了一部短片《我们的精神角落》。

片名中的“角落”二字,我深以为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我们的精神世界”,而只是一个“角落”。那个角落,是我们在这烦扰世界里的一块自留地,是日常生活的一剂调料。它不会让我们抛弃生活,直抵诗与远方,但却能让我们保持好奇心,将柴米油盐的生活经营得活色生香。

十六岁那年以后,我与身边同学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不过,许多面对他们难以启齿的事,我仍会写信寻求远方笔友的建议,抑或写在笔记本上,以求心灵释然。犹记得朱光潜的一句忠告:“慢慢走啊,欣赏啊!”如今我依然心怀远方,但是,我知道:路在脚下,风景也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活色生香柴米油盐笔友
活色生香
雷人画语
一室一食
“活色生香”的语文课堂
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
我想和夏天交个笔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s 1—2重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