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分析

2016-06-22戚国勇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浙江临海317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蔡 创,戚国勇(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分析

蔡 创,戚国勇
(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摘 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39例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利加隆,对照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利加隆。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异甘草酸镁;利加隆

综合性抗炎保肝治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重要部分,甘草酸制剂是抗炎保肝的常用药物,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抑制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和具有膜稳定作用。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的单一反式旋光异构体,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抗生物氧化等多种功能的肝细胞保护剂[1]。我们用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9例,均为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乏力,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54岁,平均(32.34±5.6)岁。对照组19例,年龄22~53岁,平均(33.5±6.0)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5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利加隆(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生产)1片、口服、日3次,4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利加隆 (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生产) 1片、口服、日3次,4周为一疗程。

3 观察项目

观察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肝功能ALT,AST,TBIL等,每周复查1次。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压、电解质。

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ALT,AST,TBIL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ALT、AST、TBIL下降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ALT、TBIL下降50%以下。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项目 n ALT(U/L) AST(U/L) TBIL(μmoL/L)治疗组治疗前20160.14±60.64 100.23±87.34 40.65±36.57治疗后 62.33±57.91*40.82±30.48*17.13±15.25*对照组治疗前19165.31±78.61 95.31±89.59  26.75±16.13治疗后 67.9±60.61* 55.30±35.13*16.15±13.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后例数/治前例数(%)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10%。

治疗期间,治疗组血压升高1例及血钾降低1例。对照组血压升高3例,血钾降低1例,轻度浮肿1例,皮疹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6 讨 论

异甘草酸镁具有很高的肝脏靶向性,能抑制机体皮质醇灭活,同时具有类固醇样作用,对靶细胞上的类固醇受体具有亲和力。其药物消除半衰期达到24h,可满足每日1次给药[2]。复方甘草酸苷以甘草中活性物质甘草甜素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和半胱氨酸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节,预防肝纤维化和类固醇样及抗变态反应作用[3]。利加隆主要成分为水飞蓟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稳定细胞膜,激活细胞腺苷酸环化酶,诱导肝细胞线粒体药物代谢酶以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4]。异甘草酸镁联合利加隆静滴联合用药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效果与复方甘草酸苷相当,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

[1] 张喜全,夏春光,万顺之,等.天晴甘美[J].中国新药杂志,2006,16(15):1409.

[2] 吴勤美.天晴甘美联合苦参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8):1137.

[3] 汪俊韬,于少军,肖炜.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02.13 (8):3.

[4] 焦建中,康国瑜,陈林芬,等.利加隆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85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 ,13(1):38-39.

证治集粹

[中图分类号]R549.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79-01

[收稿日期]2016-01-25

猜你喜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37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FibroTouch检测临床观察
补骨脂抑制肝组织NF—κB活性治疗幼龄小鼠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天然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强肝胶囊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分析
白细胞计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