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审稿模式的发展研究

2016-06-22冯广清

学会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科技期刊

[摘 要]同行评议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现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清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同行评议审稿方式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在学术型科技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同行评议已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倡导,逐步成为对学术期刊审稿的一种要求。

[关键词]同行评议 科技期刊 审稿模式 发展历史

科技期刊担负着科技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发布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惠及整个科技共同体。同时,科技期刊本身也被作为一种中立的学术评价体系,担当着对学术水准和科学价值进行评价鉴定的重任,科技期刊通过论文发表的形式对科技研究成果进行认可,这种评价作用已经被广泛引用到职称晋升、毕业认定等诸多方面。审稿是决定科技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决定着科技期刊能否较好地担负起学术评价的神圣职责。同行评议(Peer Review)作为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由于同行评议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检索机构和评价数据库,如《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EI),将期刊是否采用同行评议审稿作为选刊标准之一。实践证明,同行评议是当前应用于科技期刊审稿中效果较好、可信度较高的稿件遴选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同行评议审稿模式研究,探析其发展本源,本文特将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发展历程作一回顾研究。

一、同行评议的定义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同行评议还没有被国际上统一的定义,通常根据科学管理工作的不同背景和侧重点给予相应的定义。1990年,英国同行评议调查组给研究理事会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中,将同行评议定义为“由从事该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水平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高级专家储宾(Daryl E. Chubin)和赫凯(Edward J. Hackett)在专著《无同行的科学——同行评议和美国的科学政策》中给同行评议作了如下定义:“所谓同行评议,乃是一种有组织的用于评价科学工作的一种组织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评价科学程序的正确性,确认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对有限资源的分配,比如期刊版面、研究资助经费、公认性和特殊荣誉”[1]。Merrian-Webster将同行评议定义为:适当领域的专家群体对诸如研究、出版方面进行评估、建议的程序[2]。国内有学者认为,同行评议指的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一项事物进行评议的活动”[3]。我国2002年颁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对同行评议的定义为:同行评议专家对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的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这些定义虽然各有各的角度和强调的要点,但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同行评议的特点和要素。同行评议既不是行政评价,也不是公众评价,而是在研究对象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对其学术水准进行的评价,属学术界内的评价。

鉴于以上种种特征,可将同行评议定义为:针对涉及研究工作的某项事物,聘请在该领域或相近领域工作的专家,运用其专业修养,就对象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做出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4]。同行评议既是一种有效的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的评价机制,也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和影响评价。其应用领域包括:学术论著(论文、著作等)的发表与出版的评审;学位、职称和荣誉的评定;申请资助项目的评审;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机构运作和调整的评议;相关政策和研究计划的制订评价等。

同行评议最早始于15世纪初期威尼斯共和国对专利的审查[5]。1416年,威尼斯共和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专利制度,在对发明者提出的新发明、新技艺等进行审查,确定是否授予发明人对其发明的垄断权时,政府邀请同一行业或最接近行业的有一定影响的从业者帮助判断,采用的做法实际上就相当于同行评议。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同行评议既体现了科学自主性,又体现了科学共同体在评价系统中的权威作用。这种权威作用是基于同行评议发挥了学术共同体的专家代表人制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因为同行评议的最佳目的是使所有专家都能参与同行评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形成了这一评议专家代表所有同行专家参与评价的代表人制。在评议过程中,同行专家代表应当遵循学术共同体通行的行为准则,以学术标准作为独立判断的唯一依据,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维护和促进学术的健康发展。

二、科技期刊审稿制度建立与发展

审稿制度的建立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书刊出版单位就开始实行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简称“三审制”)。1997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明确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体系”虽未对“同行评议”做出规定,但在出版实践中,特别是在学术性图书出版中,专家审稿的“外审”环节通常也必不可少。对于学术期刊的“三审制”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一般都在学术性图书出版的审稿制度基础上,根据学术期刊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改良,特别是强调将复审的有关职能交由同行专家来执行。目前主要执行的“三审制”为:由编辑初审,同行(编委、专家、学者)复审,主编(或编委会主任)终审。其中,初审是基础,复审是关键,终审是决策。在大多数学术期刊中,同行评审是审稿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往往决定稿件能否采用。

三、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起源与发展

科学共同体有组织的学术评价开始于17世纪中后期,这也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正式起源。1665年,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创办最早的两份科学期刊先后问世。1月,由法国议院参事登德沙罗在巴黎创办了《学者期刊》(Journal des Scavans);同年3月,世界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正式创刊。这两本期刊都是以同行评议作为参照系统,评审和选择可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752年,英国皇家学会正式建立了论文评议委员会,对投稿的学术价值进行评议,提出相关建议,决定是否刊用。随后这种同行评议的做法在陆续创办的期刊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运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学术期刊审稿的主流方式。一些著名的期刊评价机构通常将审稿中是否采取同行评议作为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公元1792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6]。该书编辑宗旨强调作者撰文需“发前人所未发”,不作“人云亦云”之说。陈修园评论它是“以独开生面,不袭老生常谈为高”。对于有创见的医著,则不拘科别、不分门类、不限卷数,并且“不以年齿次先后,亦不以先后寓轩轾”,凡是佳作均可辑入。在“佳作”的判定上,则进行了同行评议。在《吴医汇讲》第十一卷卷后有唐大烈之孙唐庆耆“附识”:“旧存见闻篇杂及诸公送来佳作,先祖必反复细阅,再商之二三老友,考订尽善,方始付梓。是以采取者果多,存止者亦复不少。缘集行海内,同人之公论系焉。不苟采选,可见仆先祖慎且重也。”其中,“再商之二三老友”,即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同行评议”,这种形式对于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中的一些文献至今仍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7]。

在我国,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型科技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行评议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倡导,甚至已逐步成为对学术期刊审稿的一种要求。例如,教育部就将是否采用同行评议的审稿制度作为其所主管的学术期刊评奖的强制性条件,在评选“名刊工程”的指标中,同行审稿都被作为获得评奖资格的一项硬性指标[8];中国科协推出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同样也将同行审稿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同行评议的审稿机制得到了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认同和推行,现已成为科技期刊界普遍应用的重要审稿方式,已成为科技期刊刊文遴选的主要依赖[9]。

参考文献

[1]CHUBIN D E,HACKETT E J.PeerlessScience:Peer review and U.S. Science Policy[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1-50.

[2]Peer review. In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EB/OL].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eer review,2016-03-12.

[3]胡显章,杜祖贻,曾国屏.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学术的国际化与自主性[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5]张先恩.科学技术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卢德平.中华文明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7]冯广清.医学期刊的公开审稿制度[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4):79-80.

[8]方卿.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实践与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6):89-92.

[9]成方哲,刘素菊,张俊华.科技期刊同行评议问题分析与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4):373-374.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科技期刊
培育世界一流背景下普通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一流编辑学会和一流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叩问灵魂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