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瓜冲的幸福路

2016-06-22西畴县委办公室李连文

今日民族 2016年5期
关键词:村村通黄泥水泥路

□ 图·文 / 西畴县委办公室 李连文



东瓜冲的幸福路

□ 图·文 / 西畴县委办公室 李连文

“村里已告别了泥巴路,大家赶紧来为家乡点赞!”微信“朋友圈”里热闹非凡,大家都在感叹着最近几年家乡的变化,过去狭窄的村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偶尔听到汽车“嘀嘀”的喇叭声,不远处孩童们愉快地在水泥路上溜着滑板鞋……

东瓜冲是文山州西畴县最大的瑶族村。目前有100余户瑶族人家,人口超过600人,老一辈的村民都靠务农维持生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少困难,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近年来,一条新修的水泥路改变了东瓜冲。

泥巴路

三年前,进入村子的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晴天一身土,抬头望天黄土飞;雨天一身泥,足下黄泥粘着走”。交通路况的不理想,直接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每当雨季来临,生产资料不能及时运进村,农副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去,难怪村民常说:“逢雨季,黄泥路,车难行,人心慌。”

让村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村里盖小学,恰逢持续雨季,路面到处是坑洼,拉砖和石料的车无法进村,眼看就要开学,家长心里急得发慌,在村长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出力,用牛车拉、用马驮,总算把东瓜冲民族小学盖了起来,瑶家孩子终于能按时上学。这件事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种下了奋斗的种子,一定要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把家乡的路修好。后来,村民你一元,我五角,东拼西凑,筹集了一点钱,在黄泥土上铺了一层石头,可是日子一长,又成黄泥路了。何时才能改变这条路呢?村民翘首期盼。

水泥路

东瓜冲的瑶家百姓终于盼来了水泥路。近几年,国家实施村村通水泥路的工程,西畴县作为省级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为更好地抓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老百姓早日实现小康梦,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农村群众自建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补助办法》《西畴县农村主干道自建水泥公路实施意见》《西畴县农村等外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鼓励群众修好“畅通路、致富路”。全县上下都关注着农村公路“何时修”、农村公路 “怎么修”、农民生活“怎么好”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西畴县兴街镇东瓜冲瑶族村在去年底彻底告别了行走了上百年的黄泥路。银灰色的水泥路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在乡间山野延伸,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路边一位年过八旬的爷爷乐着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去买张车开。”我们逗他说,您有驾照吗?他笑呵呵地说:“下个月去报名学上一个月就有了嘛。”逗得大伙都乐了。在通车仪式上,大家穿着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跳着舞,比过节还热闹。

通车仪式

幸福路

要致富,先修路。“村村通工程”为农村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村村通公路,家家好幸福,户户奔小康,生活节节高。”大家都说水泥路是幸福路、民心路。村里的房子,也从百年老土房变成了砖砌洋房,不少村民的家里还装上了电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还是改革开放好呀,还是党的政策好呀!”老大爷深情地感叹道。瑶家妇女们则乐呵呵地说:“这几年好多咯,我们赶街车直接到家门口接,不用等老半天咧,也不怕下雨到处黄泥巴。”

现在,东瓜冲瑶寨的人们住上了小洋房、开着小轿车、用上了互联网,享有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这条路装载着国家的繁荣,还有村里人的幸福、快乐和期盼。

东瓜冲瑶寨的变化是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无数个东瓜冲这样的村庄旧貌换新颜,人们普遍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正如不少老乡所言:“如果跟过去比,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天在过年!”

(责任编辑黄薇)

猜你喜欢

村村通黄泥水泥路
周明扬
黄泥水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赤脚黄泥郎
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
水泥路的面积
挖“黄泥公公”
遵义:顺利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
关于我台站将MMDS做为应急信号源的实际应用
贵州省修文县东门分社 六措施促“村村通”发展 活机率走在信合营业网点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