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2016-06-21王红霞薛加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医护依从性护士

王 丽 王红霞 薛加玲



※为通讯作者

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王丽1王红霞1薛加玲2※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138例老年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对医护综合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医护联合老年患者肿瘤放疗

医护一体化是指医护密切合作、充分沟通、共同决策,以高效率的团队精神为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服务的过程[1]。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共同讨论,制定疾病的诊疗和护理,才能满足患者的各个方面要求,从而提高医疗和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2]。2015年我科对老年肿瘤放疗患者实行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2015年1~12月,我科老年肿瘤放疗患者138例,男性76例,女性62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7.4±2.6岁。肺癌62例,乳腺癌18例,食管癌42例,鼻咽癌16例,按患者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15年1~6月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的7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标准:患者确诊需要接受放疗,均为首次放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所有患者卡氏评分(KPS≥60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有智力障碍及沟通障碍。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文化、临床分期方案、放疗时间、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责任护士按照疾病护理常规给予病情观察、健康宣教,按时给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接受放疗,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2试验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具体为:①成立医护一体化诊疗小组:医护小组共同分管患者, 由2名副主任医师、2 名护师以上职称的责任护士和1名临床药师组成。团队成员均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表达能力,医生负责患者放疗情况的记录和不良反应的处理;责任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等护理指导。临床药师做好用药指导及用药不良反应的记录。②建立“一体化”患者治疗记录表:根据接受放疗患者的一般护理常规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情况来进行医护风险评估与宣教,表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时间,开始放疗的时间,照射的部位,照射的剂量,放疗前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实施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疲劳、口腔黏膜损伤、皮肤损伤、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出院指导实施情况,采用打钩形式记录[3]。③共同查房:医护小组的医生和护士每天晨会共同交班,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发症、进一步治疗等主要由医生分析、讲解,护士反馈、评价和记录;患者饮食、用药、放疗后不良反应的自护措施由护士评估、执行,医生指导、补充,临床药师做好用药跟踪及指导。④落实一体化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针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及放疗知识,合理饮食、心理调节及户外活动等知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乐观积极的心理,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进行言传身教与互动交流,使身心放松,改善自我认知[4]。⑤医护一体化出院随访: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及存在问题,制定出院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主要内容有复诊时间、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血常规等。每周电话随访1~2次,根据随访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保证患者居家时段的护理及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1)患者健康教育达标评分:采用科室设计的放疗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健康指导第3天和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价(共10项),具体内容包括:①放疗的基本知识,②放疗的不良反应,③放疗的注意事项,④皮肤的护理,⑤不良反应的症状处理,⑥复查血液指标的重要意义,⑦口腔黏膜损害的处理方法,⑧服药的注意事项,⑨自我护理的要点,⑩饮食的注意事项。每项10分,满分为100分。(2)患者的依从性:依从性包括诊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5]。诊疗的依从性是指患者按医生的规定进行治疗,如服药与医嘱一致的行为:护理的依从性主要表现为饮食、生活方式与护嘱的一致行为。(3)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主动告知、主动服务、基础护理实施情况、健康教育指导宣教等10项内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满意10分,较满意7分,较不满意5分,不满意3分,很不满意1分,问卷满分100分。出院时由患者或家属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后交至护士长处,由护士长统计得分情况并记录。

2.结果

2.1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得分的比较(分,±s)

2.2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护依从性比较[例(%)]

2.3提高患者对医护综合服务的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医护综合服务满意度比较(分,±s)

3.讨论

3.1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由表1可见,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达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 )。在传统的医护工作模式下医生和护士有各自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存在内容不统一,缺乏针对性,投入时间不足等问题[6]。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下每位患者的健康教育由医生护士共同完成,弥补了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差的不足,有效避免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信任度偏低造成的影响。在医生的参与下,避免了医护内容重复或不统一,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

3.2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由表2可见,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中,医生积极参与,患者及家属能及时地对疾病的治疗、并发症、转归有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而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系统地健康教育指导,医护双方合作,使患者及家属能更好的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进行[7]。

3.3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由表3可见,试验组患者对医护综合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共同讨论和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共同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让医生、护士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更加系统化,使医护患关系由以往的“你说我做”转变为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的新型关系,让医护患三者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降低医疗护理纠纷[8]。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需求,密切了医、护、患的关系,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静 ,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6-1139.

2邱彬彬,苏娅丽,王丕琳,等.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4.

3蒋艳,曹华, 彭小华,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5-407.

4马军霞,徐凤,薛云.延续性护理支持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061-3064.

5陈楚,郑翠红,赵敏,等.家庭访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86-190.

6翁红亚.影响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5):452-453.

7刘继红,张喜维,魏淑霞.医护合作单元在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97-898.

8徐荣红,田茂,王斌,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心衰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96-1498.

作者单位:1.青岛市肿瘤医院2660002.青岛市中心医院266042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55

收稿日期:2016-1-26

猜你喜欢

医护依从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