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6-06-21刘小丰黎清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胃肠道营养老年人

刘小丰 华 丽 黎清香 黄 琪



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及护理

刘小丰华丽黎清香黄琪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实施术前期肠内营养支持30例为A组,同期30例未进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的同类患者为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判断和测定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各项营养指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A组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与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疗效显著, 能增加手术耐受能力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老年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前准备

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术前准备期的营养支持,是老年外科手术治疗中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老年人患胃肠道肿瘤,由于摄入减少,消耗增加,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又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损害。因此,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改善营养不良状况,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本研究通过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康复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均在60周岁以上,无幽门梗阻及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肠道肿瘤,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60~88岁,伴有一些老年基础病,如高血压病48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的6例。对60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按照术前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选择实施术前肠内营养支持30例为A组,于同期未进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的同类患者30例为B组。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均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1.2.1术前营养支持方法:术前A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5天,每天经口或鼻肠营养管输入肠内营养剂(百普力)1000~1500ml,其中营养物合量:蛋白质38g/L,脂肪34 g/L,碳水化合物138 g/L及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量为1500kcal/L,水和流质饮食不限。对照组(B组)术前常规饮食,不足入量经静脉输注生理需要量。

1.2.2术前准备:首先评估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尤其要注意患者的相关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及评估有无高危因素,并且完善好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肺功能、心电图、肝肾功能等。评估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及患者手术的安全系数。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虽然可以减轻病痛,但又是创伤的经历。患者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如恐惧及焦虑等。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保持平稳,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重视,以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其次术前肠道准备尤为重要,两组患者术前均不口服抗生素;A组术前3天开始无渣饮食(包括肠内营养液),术前1天晚上不给予清洁灌肠;B组术前1天早餐及午餐常规饮食,晚餐流质,术前1天晚上8点清洁灌肠,直至排出水样清便;两组术前均禁饮4小时、禁食8小时。

1.2.3临床观察指标:营养支持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分别判断和测定两组患者的术前1天及术后3天、7天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前蛋白指数,免疫球蛋白IgA与IgM水平及活性。术后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肠瘘、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核算出患者平均住院日。

2.结果

2.1营养指标监测与判断术前1天与术后3天、术后7天的体重、白蛋白、前蛋白,免疫球蛋白IgA与IgM水平及活性。A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临床指标A组患者都能耐受肠内营养液,无出现腹胀、腹泻症状。术后恢复排气A组比B组明显缩短了时间,同时也就缩短了住院时间。A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无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B组术后并发症肠瘘1例、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组与B组术前、术后营养指标结果比照

表2 A组与B组术后临床指标结果比照

3.结论

老年患者具有能量代谢降低,胰岛功能减,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等特点,易发生糖耐量下降、能量及蛋白质代谢紊乱[1]。营养支持主要是维持患者热量需求和氮平衡,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多为营养不良,由于营养不良会影响主要器官功能,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增加患者的营养补充,降低创伤后的应激与高代谢反应,使患者摄入的热量和氮明显增加,较快达到正氮平衡,改善全身营养状况[2]。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促进肠蠕动,能有效防止肠黏膜萎缩,降低其通透性,可预防肠道菌群移位及内毒素吸收,促进内脏蛋白合成,提高机体的免疫力[3]。经临床实践,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和炎性因子,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力,进而减轻患者术后的感染,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术前准备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的、有效的,即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又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保证手术伤口的愈合与生长,减少了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增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加快了患者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顾景范.老年人营养代谢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3,17(3):116-118.

2赵永亮.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8,37(12):1360-1361.

3张凯松.大肠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9,36(3):177-179.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外科330006

作者简介:刘小丰,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老年外科护理专业工作。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20155033)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6.02.059

收稿日期:2016-3-9

猜你喜欢

胃肠道营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