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反转剧”中的媒体责任冷思考

2016-06-20宋艺

新闻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宋艺

[摘要]“新闻反转剧”其本质是一种新闻失实,真实性作为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其泛滥正严重威胁着媒体的公信力、恶意消费公众的善意与信任。越是热新闻,越需要冷思考。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需要更多理性和有效的信息,需要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闻反转剧;新闻专业主义;媒体公信力

一、“新闻反转剧”频现

2015年,两例在安徽发生的“新闻反转剧”在网络上引起一片哗然。9月8日晚,淮南某大学生发微博称,当日上午扶摔倒老人被讹,寻找目击者证清白。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并愿意作证。但随后又有几名目击者实名作证,称曾亲耳听到袁某承认撞人。新闻事件随之发生反转。9月21日,淮南警方通报称,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10月13日,毫州媒体刊登新闻《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伤》,文章引述伤者利辛女子李娟的丈夫张宏宇的说法称,9月1日晚,李娟为救被恶狗追赶的一名小女孩,而被咬成重伤,手术医药费已花去40多万元。张宏宇称希望小女孩及家长能站出来证明李娟的确是救人受伤。10月14日起,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该事件,李娟事迹感动了众多爱心人士,短短几天,全国各地网友的捐款数一度达到80万元。然而经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10月20日上午,张宏宇已向警方实交代了整个事件过程:与“见义勇为”形成反转的是,李娟其实是在张宏宇的养狗场内被狗咬伤。最终张宏宇承认撒了谎,并坦承曾主动找媒体“策划”这一事件。

类似的新闻反转事件并非孤例。外国小伙在北京扶大妈被讹、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云南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口出恶言、广东交警打妇女……近年来,一幕幕“反转剧”屡见不鲜。事件发生后,一经媒体报道,先是出现舆论一边倒的情况,后随着调查的深入,经官方披露的事件真相却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大众意见”,令人哗然。

真实性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新闻反转剧”的本质就是新闻失实,“新闻反转剧”屡屡上演正严重威胁着媒体的公信力。

二、思维定势与标签式传播

很多时候,影响大众的判断和态度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思维定势。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最初判断,相信自己的正义感。有一些人物符号就带有特定的思维定式。例如农民工、患者、“宝马车主”等。公众倾向于用自己的惯性思维认定事实,更容易相信和偏向“弱者”,“只论立场,不问真相”,盲从而缺乏理性思考。

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符号标签式传播也经常被采用。一条普通新闻贴上令w人瞩目的标签,就会立刻引发高度关注,并迅速成为搜索热词,在各类网络媒体上榜,新闻随之开始发酵。

同时,这些标签通常以关键词在新闻标题中体现,极易刺激舆论产生。以安徽利辛女子被狗咬事件为例,“被咬”是事实,是惨剧,“为救儿童”是原因,是舍身救人,是正能量,“无钱治疗”直指“英雄”到了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地步。最初报道中的新闻价值因素,充斥字里行间,成功煽动大众的情感,引发了舆论的沸腾。

三、“新闻反转剧”“反转”的是什么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媒体的市场化和商业化不断推进,新闻报道普遍求新、求快、求异,新闻表现出故事化、娱乐化、煽情化,新闻内容追求刺激性、庸俗性、标签性,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精神和谨慎求证往往在所谓的“热点”新闻面前被淡化、被忽略。

那么,“新闻反转剧”真正“反转”的是什么?

(一)公众善意与信任

当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感、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已经逐渐体现,成为社会群体的痼疾之一。由于信任体系的脆弱,原本那些“小概率”的、站在道德背立面的事件,经过媒体的宣传,似乎放大成了普遍现象,这不仅加大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同时更容易传播负面情绪,引发道德恐慌。

在安徽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中,该女生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证人时,微博发布者以及不少网络大号都纷纷转发。在这样简单的“转发式”传播中,虽然没有人验证其真伪,但却很容易形成群体的舆论倾向。而后来,一些都市媒体在发现这个信息后,立即跟踪报道,正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放大了事件的轰动效应。

在人人都有发言权的互动性网络传播中,多几起老人故意倒地“碰瓷”、好心扶老人被讹等这样的新闻,老人就成为了“倒地不能扶”的“特殊群体”。在“救人前留下证据、找好目击证人、最好视频记录”等调侃中,隐藏的是社会对善意遭遇不良因素侵扰的担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通过社交媒介向社会求助的信息与案例日渐增加。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部分媒体的不严谨报道常常让人们看不清真相。在利辛女子“见义勇为”的事件中,80万元善款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对伤者的爱心以及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然而当真相浮出水面,剧情反转,消费的是公众的爱心、同情心。在媒体独有的舆论放大和聚焦作用下,主观“策划”新闻的涌现,误导了受众,损伤了社会信义,令人深思。

(二)媒体公信力与理性

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便捷的互动性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失真、网络谣言剧增、浅阅读等负面影响。我们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也更容易陶醉于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表达带来的眼球效应和快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的责任首先在于营造健康的传播环境。

记者的议程设置和片面化采访,容易扭曲损伤事件真相;利用舆论“固定的成见”对新闻内容进行主观性暗示,突出事件中的人物或价值标签,很容易以偏概全;通过戏剧化和煽情化的方式包装策划新闻、加工悲情故事,消费慈善资源,会透支社会信任……

在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中,虽然最终警方调查结果令事件反转,谁是谁非姑且不论,不采访、不求证的媒体无疑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加了一把火”,造成了公众舆论和情绪的“次生灾害”。如此报道社会“热点”,百害而无一利。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新闻报道,但每一次“逆转”的出现,新闻当事人、读者和新闻媒体本身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

四、冷静审视媒体责任

“新闻反转剧”的频频出现,将网络环境下的媒体责任,以及如何避免谣言传播的问题再次抛到大众面前。

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都大大增强。参与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个体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2015年,半数以上的安徽网络舆情事件首曝媒介是新媒体,由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曝光,然后再由传统媒体跟进形成的。有些事件倘若不通过网络,影响往往只能囿于一地;而借助于网络,它们就可能迅速演变为有着巨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记者不能逾越的职业底线,这条特性适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包括“正能量”的新闻策划。媒体应培养核实真相的基本新闻观念,形成一种敬畏真相的共识。在探究真相的新闻报道中,作为“把关人”,媒体从业人员更需要有最起码的质疑精神。

在利辛女子被狗咬事件中,求证并不困难,但在首发的报道中,记者只单方面采访了女子丈夫。其实,在后期的反转报道中,警方的调查就让事件水落石出,有120急救司机的“救人现场”不一、当事人首次承认撒谎等更多细节,倒逼真相显露。因此,此稿在沦为“反转剧”前,就犯了第一大忌,“听信单方面信源”和“未加求证式客观主义描述”。

遏制“新闻反转剧”可谓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乱发、抢发、误发,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和整治措施,客观上也纵容和助涨了“新闻反转剧”的发生。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需要更多理性和有效的信息,呼唤新闻专业主义的回归。在采写方面,记者应该坚守职业责任,多方求证,不偏听偏信,独立思考而不盲从。在管理方面,媒体应坚持新闻自律,坚守社会责任,严把新闻“出口”关,提高公信力,重建信息信任。

越是热新闻,越需要冷思考。面对舆情反转,相关部门不能“装聋作哑”,更不能“不知所措”,应第一时间发声,及时引导舆论。一切谣言、谎言都将止于信息的公开透明。此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新闻的“发布”、“转发”、“信源”等方面制定操作规范,对编辑记者使用社交媒体制定严格细致的使用规范,以减少对未经证实消息的传播,并根据新闻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对媒体议题设置进行前瞻眭的监控。同时,着力培养大众的媒体素养,提高大众面对传媒报道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猜你喜欢

新闻专业主义
新记《大公报》:闪烁新闻专业主义光芒的中国近代报刊先行者
浅谈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
浅谈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
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全民记者”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报道应引入刑事证据规则规避法律风险
公民记者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