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2016-06-20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专利申请量申请人

黄 欢 苏 琦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黄欢苏琦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为大力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以我国专利检索系统文摘数据库(CPRSABS)为数据源,对截至2015年年底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相关中国专利的申请态势就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申请人地域分布、重要申请人的申请变化趋势及申请技术布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申请人申请专利的意愿逐年提升,专利布局意识不断加强,国内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上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开采专利申请申请态势技术布局

修订回稿日期:2016-03-14

0 引言

推进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的供应,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企业对页岩气的勘探开采予以高度重视,大量国企、民企开始涌入页岩气开发领域希望在页岩气开发上占得先机[1]。随着国内页岩气勘探开采热情的持续高涨,相应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专利申请也蓬勃发展[2-3]。为此,笔者拟就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态势作分析研究。

1 中国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

中国专利申请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上扬的,1985-2005年,涉及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年申请量较少,变化趋势较平缓,这与当时国内尚未充分认识到页岩气的重要性,各类机构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研发较少、相关专利布局意识不足有关;2006-2009年,专利年申请量维持在40件左右,变化趋势较平稳;2009年,我国启动“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项目,201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页岩气发展规范(2011-2015)》,鼓励开展页岩气资源评价、储层地球物理评价、水平井钻完井、储层改造及增产等技术的科技攻关,促进油气企业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实质性阶段[4]。因此,从2010年开始,涉及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年申请量快速增长,中国申请人的专利年申请量从2010年的32件猛增至2014年的342件,由此推动页岩气中国专利年申请总量从2010年的52件迅速攀升至2014年的346件(考虑到2014年度部分申请的中国专利尚未公开或公告,2014年的实际专利申请数量应多于346件),表明这段时间各类机构尤其是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校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研发热情高涨,且积极就相关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体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图1)。

图1 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图

2 申请人地域分布及介绍

2.1技术专利申请人地域分布

根据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国家及地区分布情况,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占比为81.9%,位居第一,美国申请人(10.0%)和荷兰申请人(3.5%)分列第二、三位。这表明中国近年来持续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科技攻关和研发力度,并对国内的页岩气市场开展了积极的专利布局。页岩气开发技术最为成熟和先进的美国机构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2专利重要申请人介绍

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专利申请的重要申请人排名见表1。

表1 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专利重要申请人排名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位居前十的重要申请人中,中国申请人占据8席,荷兰和美国申请人各占据1席,这与前述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地域分布情况相符。

虽然美国是页岩气开发技术最成熟和先进的国家,但美国的页岩气开发中,85%的页岩气由中小企业生产,相关的核心关键技术也分别由各中小企业掌握,因此,中国专利申请中美国申请人的分布较为分散,截至2015年底的145件中国专利申请分别由50余家美国企业或研究机构提出。但即便如此,美国传统能源巨头如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25件)、哈利伯顿(19件)公司等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也较为突出,均跻身前二十位,尤其是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申请量排名第九。

而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的中国申请人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158件和121件申请量排名前两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分别排名第三、四位,上述4位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占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总量的一半,为国内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核心研究力量。

3 重要申请人的申请变化趋势及申请技术布局

3.1重要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

外国申请人如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等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在中国申请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相关专利,而此时中国申请人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大学两校区页岩气的研发和专利申请量很少;国内外重要申请人的申请量转折发生在2010年。从2010年开始,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的中国专利申请量急剧下降,与之相反,受益于国家的政策激励和扶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石油大学两校等中国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不断加强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专利布局,在布局数量上已占主导地位(图2)。

图2 重要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图

3.2重要申请人专利布局和研发重点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申请人的研发重点和专利布局多集中于页岩气的勘探技术,这是由于我国页岩气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亟需攻克页岩气勘探的核心技术以尽快落实资源储量,为后续开采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申请人也就页岩气开采技术积极开展研发和科技攻关,以形成适应于国内页岩气开采的技术。相比于国内申请人,壳牌公司等外国申请人的研发重点和中国专利布局集中于页岩气开采技术,而涉及页岩气勘探技术的专利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外区域的页岩气藏分布情况差异很大,国外的页岩气勘探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中国,而美国的页岩气勘探技术已基本成熟,相关的创新活动较少[5];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页岩气勘探,致使外国公司在中国对勘探技术的专利布局强度相对偏弱。重要申请人专利申请技术布局见图3。

图3 重要申请人专利申请技术布局图

4 结束语

笔者针对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态势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国内相关企业了解该领域的专利申请现状和趋势。分析的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研究有较大进展,国内申请人就相关技术研发进展申请专利的意愿逐年提升,专利布局意识不断加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申请人在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上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重要的国内申请人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油气企业和大专院校针对页岩气的研发积极,积累了较强的页岩气勘探技术实力,但在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杨挺,孙小涛.美国页岩气开发对世界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3,32(3):717-720.

[2]武正弯.欧盟页岩气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能源,2013,18(1):23-28.

[3]徐梦龙,伍曌,郭本晓.页岩气行业发展的环境风险及对策[J].环境保护,2014(z1):62-63.

[4]韦先海,王婷,李超,等.渝东南复杂地质区页岩气勘探潜力[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1):24-27.

[5]付斌,顾超珲,冯琦,等.美国页岩气发展的政治经济驱动因素[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3,7(4):8-9.

(编辑:蒋龙)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132(2016)02-0078-03

doi:10. 3969/j. issn. 2095-1132. 2016. 02. 021

作者简介:黄欢(1985-),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专利申请实质审查工作。E-mail:huanghuan@sipo.gov.cn。

猜你喜欢

中国专利申请量申请人
煤炭行业25项专利项目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澳大利亚7月1日起移民签证新规将生效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律师帮忙解惑追讨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先予执行吗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