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探讨

2016-06-18路军锋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高中物理生活化

路军锋

【摘 要】理论源于实践、源于生活,物理知识当然也不例外。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掌握知识,而非死记硬背或搞题海战术。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43-02

高中物理是高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日常生活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应将物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大有裨益。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1. 高中物理学科的性质要求

高中物理是目前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该学科的性质决定着物理教学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适当地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课改的需要

根据高中物理课改要求,以及课程标准之规定,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断增强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性。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生活参与度,因而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实现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新课导入时,多运用生活中的事例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新课导入时,应当多结合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些事例。例如,人们更换手机的周期不断缩短,从过去的3至5年,到现在的1年,这些更换的手机电池如何处理?如果丢到垃圾箱,会污染环境;如果将旧电池再利用,则可变废为宝。新课导入的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手机电池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测量电池电压、容量的有效方法;分组实验,探究手机电池放电性质,为手机旧电池的有效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利用电脑查询新旧电池信息;②设计电路图,测量电池的电压和容量;③分组讨论、设计旧电池的应用方案。分组实验过程中,对新旧手机电池的电压、内阻及容量分别测量。结论:旧电池空载电压远小于标称电压,而新电池的空载电压略小于标称电压;旧电池的内阻大于新电池的内阻,内耗能量多。手机容量测量结论是:经实测,手机旧电池电量约为原来50%左右;旧电池仍可以输出电流,但电量减小至原来的二分之一,通过反复充电才能再利用,比普通的碱性电池更加耐用,而且具有体积小、能量大等优点。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实验表明:手机旧电池的内阻变大,标称电压、储存和释放电量的能力都会减弱。所以,旧电池不能在手机上继续使用,但它可以用在电流较小的电路上。

2. 优化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的很多教学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优化课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学《圆周运动》时,学生对“离心运动”感到非常陌生,教师可提问:“家里的洗衣机是何原理,衣服怎么脱水?“这时,有些学生会说离心运动的作用;趁热打铁,再向学生追问其中保护的物理原理和知识,最后总结说明,衣服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与脱水桶表面之间相互垂直,根据力学原理可知:竖向重力和摩擦力一致,摩擦力、支持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其中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启动洗衣机时,水做圆周运动会产生向心力,当转速比较慢时,衣服附着水的力量提供向心力;随着转速的不断加快,该向心力不断增大,衣服对水的附着力逐渐变小,最后脱离衣服。通过解释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主要是从知识理论、具体教学方法入手。高中物理课程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难度较大,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应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转换成学生较为熟悉的现象。比如,在讲解电路布局及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向学生提及家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房里的同盏灯既可用门口的开关控制,又可用床头的开关控制,这就是常见的单联双控式开关。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很多学生会饶有兴致地讨论,还会尝试着画出线路布局图。

此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直观的线路布局图(如图1),学生顿时眼前一亮。通过对单联双控式开关线路布局的研究,学生明白了电路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而且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事实上,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属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部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生活化,是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的生活氛围。对于稍显沉闷、乏味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多媒体集声、像、图于一体,可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乐趣。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更多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在最熟悉的生活中探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以此来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观察与认知周围的环境,真正达到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金兵.培养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4).

[2] 李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5,(8).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高中物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