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地”诞生记

2016-06-18王鲲程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谷草木棍李家

王鲲程

“开工!开工!”雪野里响起了田宇迫不及待的喊叫声。远远望去,四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正在被雪覆盖的田野上忙碌着。穿红色冲锋衣的是田宇,他手中拿着一把军用铲,刨着厚厚的积雪;李家奇戴着军绿色的棉手套,拿着一把玩具砍刀正在劈着树枝;乔炳祯和我则寻来了几根木棍——我们要在这里搭建一个“营地”!

虽说大家对此“蓄谋已久”,可真行动起来还是一筹莫展,大家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望着白茫茫的一片雪地发愣。过了一会儿,乔炳祯提议:“先用木棍搭一个框架吧!”大家纷纷赞同。欢乐在我们身上点燃了,激情蔓延着,我们干劲十足。我与李家奇留在原地清理积雪,乔炳祯和田宇冲进附近的一片树林,去找一些既长又粗的木棍。积雪近几天被太阳晒得有些融化,并不难清理;树林里有不少枯死的树木,木棍也很容易找到。我们迅速准备着这一切,进展看起来很顺利。

“坏了!”乔炳祯的惊叫声打断了李家奇哼着的小曲。我们三个急忙靠过去。“咱们没带钢锯!”一句话宛如晴天霹雳落在我的心头:没有锯便不能截断木棍,没有合适的木棍就不能做出框架,连一个框架都没有,又何谈建什么营地?大家的心头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凉水,热情被浇灭了许多。初升的红日对正在发呆的我们挤出半个嘲弄的笑脸。半晌,李家奇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能不能用别的材料?”“你说用啥?”田宇气急败坏地怒吼着,然后大家再次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中。“咱们去树林里看看吧,总比空想要强些。”我无奈地用商量的口吻说。这次大家没有反对,默默地跟着我走。

我们在小树林里漫无目的地游荡着、寻思着。不一会儿,乔炳祯瞥见几根像是树枝的棕色棍子,随口懒懒地问:“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李家奇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蹿了过去,拾起一根又粗又长的向日葵秸秆。“看起来还不错啊。”我和乔炳祯兴致勃勃地凑过去,田宇耸耸肩,也跟了过来。这是一根普通的向日葵秸秆,比我们高很多,却十分轻巧,外面有黑色的硬皮,而且只要用铲子用力铲几下,甚至用手便可以折断,能完美解决没有锯的问题。“用它代替木棍!”我们四个异口同声,希望的火花再次被点燃了。

向日葵秸秆固然不少,可能达到我们要求的却少之又少,找起来十分麻烦,不过大家兴致不减,毕竟有一线希望了。我从这些辛苦找来的向日葵秸秆中挑选出三根最长最粗的秸秆,去掉首尾,使它们大致等长,用帆布绳在顶端绑好,又用一根细麻绳缠了几圈,生怕它们不结实,所以用力拽了拽,直到满意为止。绑好后,把三根秸秆向三个方向打开,一个简单的框架算是制作成功了。接着,再以这个“三脚架”为基础,在它的空隙中捆绑上其他秸秆、木棍,渐渐就有了完整的框架。就这样,一个圆锥形的营地成型了。

乔炳祯、田宇、李家奇又抱来了许多材料,我们坐在地上,盯着即将成功的劳动成果,相视而笑,心中充满成就感。我们激烈地讨论着该给框架的外面披点儿什么。李家奇异想天开:“给它外面铺一层瓦片吧!”可在这雪野里,显然找不到材料。“用布料?”田宇问道。但是布片很容易被风吹走,也不结实。望了一眼空荡荡的原野,我提议:“用谷草怎么样?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好主意!”说干就干,谷草到处都是,树林旁有不少没人要的谷草和一些韧性足的玉米秸秆,把它们均匀地铺在营地的框架上,使它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喂,看我找到了什么!”李家奇在不远处激动地喊着,他的手中挥舞着一张草席,“这里还有不少!哈哈,这回可发了一笔‘横财……”用草席把铺上的谷草压实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之后再用木棍搭放在草席上,一个并不美观的小草庐诞生了。

还没来得及欣赏,我们四个就迫不及待猫着腰钻了进去,勉强挤在一起,静听外面北风呼号,享受着寒冷世界中难得的惬意……

佳作点评

文章充满了趣味,内容新鲜有趣、生动活泼,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四个小男孩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雪野上搭建了一个“营地”,这中间,有分工有合作、有快乐有沮丧、有胆识有谋略、有乐观有坚毅,内涵极其丰富,将“营地”诞生过程、人物情绪变化、人物精神风貌等多方面内容都表现了出来。中学生当写这样的文章!

(鑫源)

猜你喜欢

谷草木棍李家
木棍的长度
草树(散文)
“称霸”试衣间
复合菌剂对干谷草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小木棍的无限联想
一根木棍
图形前线
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李家正 釉·画
谷草青贮注意事项及品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