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6例失眠患者实施心理帮扶的效果分析

2016-06-17信中贵

现代交际 2016年10期

信中贵

[摘要]根据对26例失眠患者提供的心理帮扶及其效果反馈的分析,将失眠患者归为自我暗示型、空想型、习惯影响型、压力与环境制约型、生理及情绪反应型五类,对每一类失眠者进行了心理特征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分析了失眠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心理帮扶方法。

[关键词]失眠患者 心理帮扶 认知改变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38-02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成人群中失眠发生率为32%—35%,英国10%—14%,西德15%,日本为20%。[1]我国一般人群中患有失眠症高达20%。[2]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7%—28.6%。[3]随着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18—40岁之间的青壮年是主要人群,年长者和中学生也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本人共接访26位失眠患者,其中17位大学生,6位25—40岁之间的社会青年,3位50岁以上男性。在对这些患者提供帮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的暗示、放松、认知和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引导他们逐渐恢复良好睡眠,取得了较好的反馈效果。

一、失眠患者的类型及其心理特征

(一)自我暗示型失眠患者

自我暗示型失眠患者属于假性失眠患者,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失眠,只是怀疑自己失眠而产生了“自以为失眠”的假象,如一位患者描述:“午睡,一直觉得没有睡着,心理十分着急,因为昨晚失眠,中午再睡不着,下午上班肯定没有精神,正在期望尽快入睡的时候,闹铃突然响了,惊醒的瞬间感觉到自己睡得很香,且嗓子也因打鼾而十分干燥,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睡着了还在担心睡不着。”在26位患者中有1位社会青年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失眠是这种假性失眠,有8位大学生称自己经常和周围的人说失眠时,周围的人都不信,别人都说患者鼾声很响,睡得很香。这类患者心理特征表现为敏感、紧张,压力感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过分夸大失眠的后果。

(二)空想型失眠患者

空想型失眠患者躺下来就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浮想联翩,一旦起床又回忆不起刚刚在想什么,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会想很久,莫名地担心,无法抑制,越是着急睡不着,越是感觉天亮得很快,而且有时总是闹铃响了才有困的感觉。在26位患者中有13位经常表现如此。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犹豫、幻想、内心脆弱、多愁善感、想象力丰富、敢为性不足、对现实有很多不能接受、表达与沟通交流的能力不强等心理特征。他们内心丰富,而表达苍白,思想富有,而行动短缺,有时找不到应对问题的方法,总是纠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

(三)习惯影响型失眠患者

习惯影响型失眠是指受不良习惯影响而生产的失眠,如长期睡眠不规律、熬夜、看易致兴奋的书籍或影视等。如一位患者描述:“高中时,数学老师让我们每天晚上睡前留几分钟回想一下当天数学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消化,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慢慢地形成了对其他学科也是睡前回想一遍,现在上了大学,晚上没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可想,失眠。”在26例患者中有10位大学生和2位社会青年表示失眠是受坏习惯的影响。这类患者表现为压力感强、自主性差、自控性低、依赖性强、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

(四)压力与环境制约型失眠患者

受压力与环境制约而失眠者多集中在年轻人之中,如26位患者中有7位学生和3位社会青年表示睡眠易受环境影响,如换个床铺或是出差旅行不能很好地入眠,大部分学生患者都表示周围有光或声音,或周围环境让患者感到不踏实就不能入眠。有5位学生每到期末快考试时就会失眠,4位大四毕业生表示在各种就业考试或面试前几天就失眠。在6位社会青年中,他们都认为是压力造成了失眠,因为每到放假或周末就会睡得好。这类患者具有抗压能力较低、内心脆弱、敏感、依赖性强、易受暗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等心理特征。

(五)生理及情绪反应型失眠患者

中医认为阴阳失衡导致失眠。[4]咨询中有部分患者是因为生理或情绪问题而产生失眠,如疾病、饮食或饮水过量、情绪和生理失调等。如一患者在第四次咨询时说最近服用了六味地黄丸,睡眠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一位大学生说经常因为耳鸣而失眠,后检查发现是中耳炎,通过治疗不再耳鸣,从而恢复正常睡眠;其中5位大学生表示每次和别人生气或冲突或应激反应都会失眠。有2位社会青年和2位学生表示经常因为睡前担心憋尿而反复上厕所影响睡眠。这类患者常具有烦躁、痛苦、不舒服感等心理特征。

二、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心理帮扶的方法与效果

(一)认识和接受睡眠,顺其自然

对于自我暗示型失眠患者,他们有着明显的对睡眠主——客观评估不一致的特征,自我报告睡眠与记录睡眠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患者许多特有的心理认知活动造成的,如情绪焦虑不安,对已经过去的睡眠时间做出不正确的时间判断和错误的体验。[5]一方面,患者并不是真的失眠,而是因为对失眠的担心,造成了他在睡眠状态中依然错误地感觉自己是失眠的。另一方面,当事人焦虑的情绪和错误的观念反复作用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由于失眠者对睡眠的错误认识,他们在入睡前经常会为睡不着而担心,这种担心又会引起人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加强,影响大脑皮质的抑制,使其抑制不完全,以至于左脑失去对右脑想象的有效控制,其结果就是感觉一直处在失眠中。事实上,他们在生理上已经完成了睡眠,已经达到了神经系统休息的需要,只是那种认为自己是失眠的心理标签影响了患者日常行为和顺利地入眠。因此,引导患者认识和接受睡眠是克服这类失眠的最佳方法,顺其自然即可。

(二)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调控

空想型患者睡前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陷入循环性思维的漩涡,产生神经兴奋和紊乱,从而引起入睡困难。针对这类患者,转移注意力是最佳方法,如上厕所,也可在厕所稍微蹲一会,或起身坐一会或大幅度地翻身保持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调整生理循环并有助于转移注意力,摆脱漫无目的的空想,从而促进睡眠;也可以用笔简单记录一下所想的主要事情,梳理一下思路即可避免思维循环纠结;也可以根据提前准备的计划,做一些时间短且不易引起兴奋的事情,如打坐,看一些比较苦涩难懂的书等,均能起到帮助睡眠的作用。但不建议使用数数或数绵羊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也可能会使患者兴奋或陷入无限制性的数不停。

(三)养成良好习惯,保持睡眠一致性

受习惯影响型的失眠者,因为不好的习惯破坏了睡眠的节律性调节作用,或良好的习惯没得到坚持而产生节律性调节失调,从而产生失眠。因此,去除睡前不良的行为习惯,克服心理负担并摆脱依赖和易受暗示的心理,以坦然、放松的心情接受入眠,养成并坚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促进人们规律性睡眠的形成,有利于排除内外的干扰,保持睡眠的一致性,按规定时间段内入睡,睡前不做易引起兴奋的事情。

(四)接受环境,学会放松

对于易受环境影响的失眠患者,因为难以控制环境,只有调整心态,接受环境不求睡眠结果,才能达到顺其自然的睡眠效果。应该明白只要睡,即使没睡着,也能达到休息或闭目养神的作用;即处在不同阶段的睡眠对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相似的,深睡眠和浅睡眠时间的长短不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担心”和“分心”使得自己感觉没有得到应有的恢复,是“担心”和“分心”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不是睡眠本身影响了社会功能。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则会使患者不会过多地考虑睡眠本身的事情,并接受睡眠环境。学会放松,避免神经功能错乱和失调。如散步、泡澡、泡脚、深呼吸及改变认知等达到放松的目的。

(五)控制生理及情绪反应,保持身心健康

由于生理或情绪的失衡,造成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失调而产生失眠。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6]做情绪的主人,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影响自己的生理反应,不让情绪控制自己的内心,保持情绪健康稳定,消除疼痛、不舒服、生气、郁闷等现象,避免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不稳定,维持身心功能平衡,避免睡眠错乱而失眠。如睡眠时保持温度适宜,睡前控制饮食饮水,避免胃胀憋尿等生理反应,平息情绪反应。

三、心得与启示

人们常常会认为是最近睡眠不佳或是昨晚严重失眠造成了现在这样糟糕的结果。一方面是博取别人的同情和体谅;另一方面可减轻内心的压力和内疚,同时也助长了患者无意识地积极寻求并渴望失眠以回避潜意识中的不自信心理。因此,引导失眠者认识到对失眠的看法和潜意识心理特征才是真正影响失眠和行为效果的主要原因,让患者明白,造成行为表现糟糕的不是失眠,而是对失眠持有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效果,是担心失眠或是认为失眠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而产生的烦躁不安所造成的。如果认为失眠对人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么失眠就会产生负面心理导致糟糕的结果;如果对失眠报以无所谓或积极的看法,也许影响并不明显。如认为失眠的人是聪明的、想象力丰富的、精力旺盛的人。且由于睡眠的补偿作用,连续几天失眠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几天的睡眠不足可以从以前或以后的睡眠中补偿过来。因此,人们在考试前几天的睡眠不足或失眠是不会影响其神经系统正常工作的,也就是说考试前的失眠是不会影响考试正常发挥的,而是“担心”“烦躁”使人“分心”无法正常或超常发挥。所以,消除失眠的潜意识心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库宝善等.失眠与睡眠[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9.

[2]邓施凭等.认知行为疗法辅以药物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06):77-79.

[3]张林等.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5(01):515-517.

[4]滕飞燕等.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进展综述[J].世界中医药,2013,7(08):836-839.

[5]Viens M,Dekonick J,Lorrain D.Trait-anxiet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sychphysiological insomnia[J].Sleep,1992,19(02):163-168.

[6]赵久波等.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07):627-628.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