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推进山东省乳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

2016-06-16徐英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调整

徐英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乳山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当前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解决乳山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必须围绕产业政策、放大自身优势,制定符合市情、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工业为主导、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协调、指导和服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与变动,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乳山市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乳山市全面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积极推进工业振兴、农业突破、旅游提升、文化繁荣、养生转型,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增创发展新优势,稳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占比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从“一、二、三”逐渐向“三、二、一”转变,到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7:52.2:39.1。

1.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特别是九十年代后,第一产业的比重出现稳步快速的下降,1995年的比重为38%,比1990年下降了9.8个百分点,2000年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9.6%,比1995年下降了18.4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增快。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1年的18.8%下降到2009年的8.81%。此后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均在0.1-0.2个百分点之间。

2.第二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成为第一大产业。由1990年的32%迅速增长到2000年46.1%,十年二产比重增长了14.1个百分点;更为迅猛的是2007年二产比重达到59%,较2000年增长了1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8个百分点;2007年至今二产比重逐步下降,2014年底下降至52.2%。

3.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合理化。九十年代,乳山市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90年的19.8%增加到2000年的34.3%,平均每年比重的提高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从2001年的35.2%逐渐下降到2007年31.7%,但最近几年又有小幅增长,到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占到39.1%。

二、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的过速发展抽调了大量资金,制约了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我市产业比例失调,与上级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比,与先进市区产业提升的态势比,差距较大,后劲仍然不足。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整体层级低。2014年,我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依次为8.7:52.2:39.1,产业结构同期趋优,但仍不够合理。一产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而三产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层次也不够合理,批发、零售、餐饮、运输劳务等传统行业占44.1%;房地产业占比高达12.9%;服务业占比为36.6%,比重偏低,其中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传输、教育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仅占6.64%,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特色生产规模小且分散。我市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维仍占主导,农业生产投入高、产出低,特色种植和养殖生产规模小且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很低。据测算,农业初级产品的价值量只占农业最终产品价值量的10%,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精品养殖较少,品牌影响不够,整个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少,农业经济效益没从根本上提高。

3.工业层次低,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我市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差,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科技、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产业集群大多为零散的加工业,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企业链,缺乏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传统工业产业,特别是一般性的加工业,仍是我市的工业主体力量,金属冶炼、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八成以上,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94%,低于威海市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

4.产业集群程度不高,整体竞争力较弱。乳山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比较缓慢,而且集群内企业间的构成不够合理,产业集群弱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分工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生产优势不明显,无法起到引领促进作用;二是集群内企业间关联程度较低,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竞争,缺少较为完善的分工合作体系,缺乏整体竞争力;三是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企业研发投入较少,而且缺乏品牌建设意识。

三、对策建议

解决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必须围绕产业政策、放大自身优势,制定符合市情、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推动“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工业为主导、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协调、指导和服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1.全力以赴振兴工业。强化“突破产业必先振兴工业”的理念,加快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科技、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年内确保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两大产业产值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强化“强工业必先强龙头”的理念,实施好21个威海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完成30家以上企业主辅分离工作,推进市内企业的协作发展,膨胀壮大福喜农牧、恒邦化工、正洋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

2.发展高效品牌农业。围绕苹果、花生、茶叶、蓝莓、大姜、肉鸡、牡蛎、葡萄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3万亩,新建和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园50个。按照“纵向延伸拉长链条,横向融合块状突破”的原则,引进培育一批“补链型”龙头项目,膨胀发展一批“复合型”农业园区,形成链条式发展、融合式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加大农资“一卡通”推广力度,加强“乳山三宝”推介,全面打造“乳山产”品牌。制定加快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发展高效养殖增殖产业、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培育远洋渔业产业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以做强渔业精深加工、开发海洋生物保健产品、培育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加快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以提升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完善港口物流、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积极培育海洋服务业,全面推进海洋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增创海洋经济新优势,打造“海上粮仓”样板区。

3.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孵化器招商,瞄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孵化器在孵和毕业项目,完善综合支持体系,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好的高新产业项目。强化企业合作招商,引导市内企业采取资产重组、参股兼并、产业协作等方式,挂强靠大,借力发展。强化产业基金招商,发挥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引进各类产业基金、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做到引项目与引资本并重。强化电商经济招商,依托现有电商产业园区,加大与电商经营企业、经营业户和第三方代运营团队的对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鼓励大众创新创业,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实现以线上虚拟经济交易带动线下实体经济发展。强化重点区域招商,抢抓中韩自贸区建设和威海进入高铁时代的机遇,加强与青烟潍等高铁沿线城市的对接,搭建对韩合作“五大平台”,探讨设立中韩FTA专用工业园区,着力打造蓝黄“两区”建设的先行区和中韩自贸区建设的示范区。

4.加快项目建设。健全项目评审机制,引入专家参与项目评审,严把项目规划关、建设关、用地关,切实提高项目评审效率和评审质量。加大项目分包推进力度,定期筛选重点开工、签约和在建项目,逐一落实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及时协调解决瓶颈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提升园区配套水平,按照“产城融合、区镇联动、突出特色”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既重当前又重长远,既重地上又重地下,既重硬件又重软件,集中精力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调整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工位大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