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整对称线韵浓 心如止水禅机定
——简论“线韵六方壶” 的对称形态、禅理意蕴与线条韵律

2016-06-16陈依群

中国陶瓷工业 2016年1期

陈依群

(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 宜兴 214221)



工整对称线韵浓心如止水禅机定
——简论“线韵六方壶” 的对称形态、禅理意蕴与线条韵律

陈依群

(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 宜兴 214221)

摘要:以传统成型工艺的规范要求进行衡量分析,以传统的文化理念和美学思想进行论证,通过对“线韵六方壶” 的品赏解析,阐述紫砂光素方形器创作需遵循的工艺原理和能展示出的艺术效果。“线韵六方壶” 以工整对称的形态与心如止水般的意蕴,将深奥的禅机哲理与端庄的线条韵律涵于内又溢于表,内外呼应,同心合一,让紫砂光素方形器作品焕发出别具一格的神奇魅力。

关键词:线韵六方壶;对称形态;禅理意蕴;线条韵律

E-mail:646930952@qq.com

0 引 言

紫砂壶的造型变化无穷,其光素方形器以竖直线、横直线为主,规整曲线与自由曲线为辅架构,纵向的轴线居中,平衡线对称,由线条构成的各个板块挺括,所组成的壶体层次明朗,平稳庄重,透出一股阳刚大度的端雅之气。

“线韵六方壶”(见图1)运用大量的竖直线与横直线进行结构组合,壶的嘴、把、钮及盖面的转折递进处则以曲柔过渡,从盖面壶钮中心点到壶底的垂直轴线居中,六块对应的板面整齐划一,形成工整对称的六方壶体。它的姿态稳重踏实,与壶身的书画装饰融会贯通,蕴涵着心如止水、安详平和的禅机佛理,通体的线条排列有序,折射出刚健、坚实、和谐的韵律美感。

图1 线韵六方壶Fig. 1 Hexagonal teapot “Rhythm of lines”

1 六方结构的对称形态

“线韵六方壶”采用紫砂光素方形器传统工艺成型,首先将泥片切割成六片相等的块面,然后再进行镶接拍打成型。这六块泥片一头宽一头略窄,呈不明显的梯形,形成的壶体底部略宽,更显稳重踏实之势,壶身往上渐收,成梯形六方柱体。壶肩转折时顺势略倾,将水平面抬升形成坡面,然后与六方矮颈衔接。壶身中上部设两道腰线,既可为壶身的装饰线条,又将上、下两个部分作明显的分隔,使原本为一体的壶身形成似上下相接对合的两体,两相若分即离、若合即连,层次更趋丰富。六方形的克盖与六方形的壶口吻合,平整贴切又可通转,盖面层次叠加,六方柱钮处于中轴点位,形方寓圆抒发挺拔灵气,上粗下细呈现变幻多姿,并与壶身上下对应。从壶身底部向上穿过两道腰线的棱角线条藏锋于润,向壶肩、颈、口、盖进发直达壶钮,气韵贯通。六方形的壶嘴曲折升展,与六方体的耳形把遥相呼应,两者刚与柔并存,收与放自如。从“线韵六方壶” 造型的整体结构中,可让人领略到工整对称的艺术美感。

1.1沿中轴线的整体对称

紫砂光素方器诸如四方、六方、八方等器形的完美,首要条件是工整。其工整与否,具体体现在齐整性上,需双双并举,前后左右完全对称。“线韵六方壶”从下往上的壶身、腰、肩、颈、口、盖、钮,均围绕中轴线双双对称,即便是左右相邻的块面,也是整齐划一相互对应的,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线条与线条齐整,块面与块面和谐,彰显形态的端庄与形式的优美。

1.2沿平衡线的局部对称

体现在“线韵六方壶”上的局部对称,是沿平衡线的上下层次相对与左右结构相对。在纵向上,壶身主体上下部分、腰间部分、肩颈部分及口、盖、钮部分,尽管大小不一,但六方的基本形式完全统一,在层次叠加的结构中相互映衬,相对相应。在横向上,六方体壶嘴与六方体壶把作为两个功能不同、独立存在的个体,在个体的局部范围内,它们的六个块面也呈对称之态,虽然按照自身要求两者走向不同,实则受壶身主体的制约,且是其功能的特殊性使然,故只是大致对称,所显示出的是一种非工整对称的形式。非工整对称在规整方器作品中的应用,在避免僵化刻板、产生灵活生动效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线韵六方壶”正是因为有了沿中轴线整体对称的齐整美,又有了沿平衡线局部对称的灵巧变化美,作品才能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动感丰富、气度豪迈。

2 心如止水的禅理意蕴

“线韵六方壶”的形态端正、庄重,尤其是沿中轴线抬升的“塔”形结构,在平衡、平稳、平和中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配之以壶身刻绘的充满禅机佛理的书画装饰,是对“茶禅一味,壶佛一体” 哲理的又一诠释。

2.1紫砂壶与佛家

据史料记载,紫砂壶最早出自庙堂,明代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创始》有:“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位于宜兴南部的丘陵山区,与丁山地区象牙山南制作后烧造的陶窑相距仅三五里,寺里的和尚为了解困消乏以静心参禅,始创紫砂壶。当时的紫砂壶制作简单形态简陋,仅为泡茶之用。现在的紫砂壶,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不仅具备泡茶优良的实用功能,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过其中蕴含的禅机佛理之根从未断绝,与古相连的禅意反倒更浓,与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联系更紧,使得现今的人们在品茗赏壶的同时悟道、修身、养性。

2.2紫砂壶与禅理

现世社会生活丰富却繁杂,人们常常感受到精神的焦虑。面对尘世的纷争、世态的炎凉,人们渴望获得摆脱心灵羁绊的灵丹妙药。作为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禅学,在解决生命问题与提高生命境界诸方面,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它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对世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禅的智慧,运用禅的方法,或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线韵六方壶”上镌刻的铭文:“意静似水,心闲如云”,与壶的造型形态表露的“心如止水”意蕴,即是对禅机佛理的一种解读与昭示。

泡上一壶香茗,从形到意静静地品、静静地赏,也许能得到一种启示,进入别一种境界。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心静如水,无忧而恬然。保持一颗平常心,清静淡泊,达致超凡脱俗的境界。“静水” 、“闲云” ,即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最贴切的写照,也是禅机佛理所引导下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生命意义透彻的领悟。文所言,壶所意;人所感,情所系。

3 端庄典雅的线条韵律

“线韵六方壶”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层次明朗、规整挺括、平稳庄重,这是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轮廓分明给人带来的第一直觉感受。沿水平方向运行的横直线具有平静与安定、沉稳的性质,垂直方向的线条则具有高耸与雄劲、挺拔的性质。而微倾的斜直线以成双成对的形态出现,在相互支撑发生作用力之际,则将独立存在时的不安定化解为轻巧与活泼、生动,促使整个“塔”形结构变得更加扎实与稳定、牢固,而具体形象则更加丰富,艺术效果更加鲜明。

“线韵六方壶”的线条结构多为板块与板块衔接时留下的转折棱角线,唯有两道腰线是镶接拍打完成后附加上去的装饰线。这两条装饰线从嘴根起止隐于内,横穿耳把浮现于表,双线并行,随壶身转折隐现起伏,朴实无华中凸显均匀轻灵,装饰作用与功能作用兼备,给整器带来了节奏起伏与律动的良好效果。于是,在处于平面状态下板块与板块之间左右相接的竖棱角线、叠合层次上下相接的横棱角线,辅之以凸于壶面的腰间装饰线与起承转折过渡处的微曲线的共同作用下,一起构勒出了“线韵六方壶” 那平静中现灵动,踏实中显挺秀的韵律美感。

4 结 语

综上所述,紫砂壶中的光素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一的直线组成,标准要求是必须符合线条流畅、规整挺括、轮廓分明、稳重端庄等规范。它的艺术形态富于变化,可集实用、欣赏与人文于一体,又可以壶为载体,结合镌刻、书画装饰等艺术形式,使紫砂壶与传统文化融合后的形态更完美,意境更深远。“线韵六方壶”注重直线的广泛使用,在齐整对称的原则指引下,使器形到达了规范工整、高超完美的标准化高度。又通过壶体镌刻的书画装饰,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禅学思想融入其中,引发了“品壶品人生”的哲学思考。外在形态与内在意蕴的步调一致,使作品的创意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由此可见,但凡紫砂光素方器作品,表面看似简单,真正要做到工整对称、结构简约、层次富有变化、嘴把钮与主体搭配协调等,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上档次,就需有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美学功底,这样才能把握住要领;要想有品位,就需能把线条韵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让方器作品既具有素朴纯净与安定高洁的气质,又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端庄典雅的艺术神韵。

参考文献:

[1]周明. 论陶瓷美术对偶手法[J]. 设计.2014(07): 147-148.

[2]赵文明. 禅里禅外悟人生[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

通信联系人:陈依群,女,高级工艺美术师。

Received date:2015-10-03.Revised date: 2015-10-05.

Correspondent author:CHEN Yiqun, female, Senior Crafts.

From Symmetrical Form of Lines Arises Self-mastery of Zen: A Review of Hexagonal Teapot “Rhythm of Lines”

CHEN Yiqun

(Yixing Purple Sand Arts and Crafts Factory, Yixing 214221, 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purple sand hexagonal teapot “Rhythm of lines” has been reviewed in terms its craft,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aesthetic conception. It's concluded that the undecorated regular form fnely-crafted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has incorporated the idea of Zen in the symmetrical form of lines to represent the composure and tranquility tha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self-mastery.

Key words:hexagonal teapot “Rhythm of lines”; symmetrical form; Zen; rhythm of lines

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874(2016)01-0055-03

收稿日期:2015-10-03。

修订日期:2015-10-05。